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836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11%),增速1-5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5%。
而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僅為2.8%,創出近年來增速的新低。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60%多,其增速下降,帶動投資增速由升轉降。
“民間投資的回落,提醒我們需要全面認識投資增長由落轉穩的過程。如果民間投資增長穩不住,下半年投資增速仍可能下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仍會加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對記者表示。
民間投資仍存隱憂
民間投資持續低溫,與全國固定投資增速的“喇叭口”不斷擴大。1-6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僅同比增長2.8%,增速比1-5月回落1.1個百分點。相應 地,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缺口已由1-5月的5.7%擴大至1-6月的6.2%。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 戶)的比重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個百分點。
對于民間投資下滑的原因,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對記者表示,主要是目前實體經濟中缺乏好的投資機會。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民間投資一般比較集中在制造業,現在制造業本身投資機會越來越少,而且民間投資進入上游行業的成本較高高。加之上游行業往 往需要有大規模的資金予以支持,這是大部分民間投資本身所不具備的。
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放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此前分析稱,民間投資增速的回落,跟經濟結構調整有關系。
他表示,民間投資中50%左右是制造業投資,中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新階段以后,傳統行業由于產能過剩比較嚴重,所以需要進行市場出清。市場環境偏緊,加之工業品價格持續走低,所以企業投資意愿不強。這是民間投資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
近期國務院九個督查組對中國各地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存在對民間投資進入準入門檻過高、改革不到位的情況,還存在不少“玻璃門”、“彈簧門”,這些門檻的限制也不利于民間投資增長。
另外,跟民間投資的融資成本有關,民間融資主體很多都是小企業,存在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影響了投資的增長。
不過,盛來運表示,目前一些先行指標表現不錯,如:固定資產投資的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上半年增長25.1%,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同時,近期市場 環境有所改善,尤其是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的降幅在持續收窄,這一點對企業利潤有好處,同時也有利于刺激或者吸引民間投資。
近日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針對民間投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影響因素,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和具體政策。
民間投資企穩回升成為經濟企穩的關鍵,張立群認為,除了穩住基礎設施投資以及房地產投資之外,對整個民間投資相關制度的完善、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也會帶動民間投資回升。
“要使民間投資恢復增長,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穩定市場需求,也就是要穩定制造業的銷售條件。隨著銷售形勢的穩定、企業的開工穩定、企業的預期穩 定、再加上去產能工作的推進、一些創新驅動政策的落實,整個民間投資增速下降的態勢就會穩定下來,增長勢頭就會逐步恢復。”張立群說。
蘇劍認為,主要應當給予民間投資希望,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投資機會。比如:加強產業保護,給他們吃定心丸,讓他們能夠放心地進行投資;打破上游壟斷,取消一些準入的門檻等,通過這些舉措的實施來促使民間投資恢復增長。
“基建+地產”仍將維持雙輪驅動
對于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走勢,蘇劍認為,目前還找不到能夠讓固定資產投增速回升的理由。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或將處于穩定狀態,或將繼續下降,他個人認為繼續下降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張立群持不同觀點,他認為,若抓住穩定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這兩個環節堅持下去,同時大力落實去產能的相關任務,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回穩回升應該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張立群說,“穩投資”是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一個重點。具體而言,首先應當為此增強基礎設施投資作為投資穩定器的作用,基礎設施投資現在的增長勢頭不錯, 其在各類投資當中的增長水平應該是最高的,那么下半年應該進一步把基礎設施投資與新型城鎮化,包括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的補課、城市群之間的互聯互通建設 等結合,與“一帶一路”等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結合,保持持續較快增長態勢,穩定投資增速。
其次是穩定房地產投資。盡管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局部的過熱現象,但是經過因城施策調控,第二季度房地產市場開始趨向平穩。與之相聯系的房地產投資 也出現了一定的增速回落,張立群認為,這個變化可能對保持房地產投資更可持續的增長是積極的。下半年要結合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進一步改善房地產發展環境。 目前,多個城市群規劃已經批復,那么在城市群的發展過程中,應當探索如何讓大中小城市聯合發展,如何通過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來使得周邊的中小 城市產城融合更快更好地發展,如何落實城市群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同城化的任務等。這些方面工作落實了,中小城市的人氣度就會有效提高,房地產去庫存的任 務就能更快完成。此外,在一線城市,包括一些熱點的二線城市,也要在建設用地的供給方面進一步做好工作。
“總之,一方面,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以實現中小城市人氣度的提高來拓展房地產的市場和建設空間;另一方面,在人氣度偏高的大城市,要有效增加建設用地的供給。這些工作抓實、抓好,就能夠促進房地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張立群表示。
張立群說,由于民間投資和制造業關系緊密,而制造業的投資又和基礎設施、房地產投資有密切的關系。但制造業投資是一個滯后的變量,因為它取決于產能利 用的水平。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是制造業重要的訂單來源;當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持續恢復以后,制造業的訂單水平就會恢復,它的產能利用率就會逐步提 高,這時如果和“去產能”措施結合起來,就會使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的水平有所改善、提高,進而推進制造業投資逐步恢復。因此,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 持續平穩增長,是穩投資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