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產能過剩,無序競爭——湖南株洲混凝土行業的自救之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7-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株洲日報 胡文潔
核心提示:從2014年底開始,不少業內人士預計到了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將可能出現的結果:混凝土企業資金鏈斷裂、部分企業低價傾銷產品、行業內大批從業人員失業甚至影響到房屋質量安全。“經過十年的發展,株洲的預拌混凝土質量位居全省前列,這塊牌子不能倒。”“混凝土安全關系房屋質量安全,關系每一個家庭,行業必須規范起來。”……必須迅速自救,成為株洲混凝土行業內的廣泛共識。



每天,株洲數百輛運載著預拌混凝土的槽罐車,向一個個建筑工地輸送產品。


然而,目前的株洲混凝土行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6月,行業內企業共有約10億元應收賬款未收回。10億元是什么概念?要知道,2015年,整個行業內企業的總產值是11億元。


從2014年底開始,不少業內人士預計到了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將可能出現的結果:混凝土企業資金鏈斷裂、部分企業低價傾銷產品、行業內大批從業人員失業甚至影響到房屋質量安全。


“經過十年的發展,株洲的預拌混凝土質量位居全省前列,這塊牌子不能倒。”“混凝土安全關系房屋質量安全,關系每一個家庭,行業必須規范起來。”……必須迅速自救,成為株洲混凝土行業內的廣泛共識。


去年下半年,一條消息傳出:“鵬達”停產了!


曾經風光一時的株洲鵬達混凝土有限公司,一度以原材料融資數千萬元擴大產能。近年來,因墊資成本不斷加大、行業內無序競爭等原因,導致資金鏈斷裂,企業生產終于難以為繼。


從那一刻開始,行業“生存危機”壓在了每一家混凝土企業頭上。


發展:預拌混凝土,讓城市建設更環保、安全、高效


2005年,株洲市第一家預拌混凝土企業營業。從此,城市項目建設所需混凝土,不再只能在工地上現場配置生產,而是可以實現在工廠集中配置生產后,高效運送到建筑工地上。


預拌混凝土,不僅可以減少城市揚塵污染、加快項目建設速度,還可大幅提高混凝土質量,助力建筑質量安全升級。


在全面推行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大背景下,一大批市級重點項目實現了“早建成、早見效”的目標,其中包括神農城、河西湘江風光帶、株洲方特歡樂世界等株洲“地標性”項目。


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0余年來,株洲市預拌混凝土質量、配送效率等均居全省前列,它的推廣應用,不僅滿足了株洲市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建設的需求,也成為株洲市經濟建設的一個增長點。


然而,11年后的今天,伴隨著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的快速提高、房地產行業的持續低迷等,諸多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因素逐漸顯現。


現狀:10億元應收賬款未收回,不少企業面臨關停風險


“2014年前,行業發展還算正常,后來就出問題了。從2014年開始,公司每年業務量下滑30%左右。”張智源是株洲昌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他認為,新商品房開建量減少固然是導致公司業務量下滑的原因之一,但首要原因,還是產能過剩情況下無序的市場競爭,“同時還有不少無資質的企業涌入市場。為了‘攻城略地’,行業內盲目墊資、惡性壓價情況十分嚴重,這將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安全。”


“我們作為混凝土供應商,會與業主單位簽訂合同,約定房屋建到指定樓層時支付一定比例的貨款,可業主單位對合同的執行率基本為零。”張智源告訴記者,這時候,如果他依照合同約定,不再為業主繼續提供混凝土,“市場上,自然有許多企業爭相接手。業主方始終居于有利地位,混凝土市場已變成徹底的買方市場,業主方拖欠貨款顯得肆無忌憚。”


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株洲市共有有資質的混凝土企業21家(其中2家未納入協會管理),年產能超1800萬立方米,遠大于目前每年約350萬立方米的市場需求。因拖欠墊資款幾成“行規”,截至6月底,這21家企業均有大量應收賬款未收回,總計約10億元,不少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停產關閉的風險,行業數千從業人員或將失業,極易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困境:無序競爭,將影響建筑質量安全


“一些企業為了補充資金鏈,冒著風險低價傾銷部分產品,有些甚至是低于成本價傾銷,令資金鏈斷裂陷入惡性循環。更為嚴重的是,此舉極易影響混凝土質量安全。”上述協會負責人認為,盲目墊資風險加大后,無序低價惡意競爭,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發展,最終影響到的是產品質量,“這事關城市建筑質量安全問題。”


在株洲市的混凝土行業中,不乏一些需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大型國企,在不斷加大的經營風險面前,他們同樣無法“獨善其身”。“在行業亂象叢生,守法依規經營被‘排斥’的背景下,比之于民營企業甚至無資質的企業,我們既無市場競爭力,也無法拓展贏利空間。”7月6日,株洲市一家從事混凝土生產的國有企業負責人說,“目前的株洲混凝土行業,市場秩序已處于失控狀態。為降低成本,一些企業以不合常理的低價搶市場,個別預拌混凝土企業、上游原材料企業甚至存在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情況。”


據了解,目前株洲市相關職能部門也已注意到部分企業在混凝土生產、配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改變配比、試塊造假等漏洞。今年4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株洲市混凝土質量追蹤及動態監管系統管理的通知》,明確在混凝土質量管理工作中,將引入“黑匣子”和無線傳輸技術,實現對攪拌投料數據進行實時采集上傳,確保混凝土質量安全。


探索:依法有序經營,如何“突圍”?


近一個月的時間,株洲市有資質的混凝土生產企業負責人,全部聚到了一起。一場自覺的行業自救行動,在艱難中開始。


“必須首先加強行業自律,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走規范化發展道路。”上述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21家企業中,無論國企、私企,思想上都已走到了一起,“就是不希望因無序的競爭、惡性的墊資,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危及株洲的建筑質量安全。”


目前,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已向相關職能部門提交了加強對混凝土企業的布局規劃和價格調控,嚴格控制預拌混凝土產能規模的建議,既要保證城市建設需要,又要消化過剩產能,推進產業重組、淘汰落后企業。


多次開會討論后,日前,21家企業已基本達成一致意見,將對城區混凝土企業率先進行有效整合,集中分塊布局。


“初步設想是整合所有資質企業資源,對城區建設方,實行混凝土分塊就近供應。”上述國有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舉不僅可以使混凝土配置更高效、減少運輸距離及城市交通壓力,還能避免無序競爭,解決企業產品同質化問題,并逐步消耗過剩產能,淘汰部分生產能力低、無序經營的落后企業。


愿景:一次行業自律嘗試,能否“開花結果”?


無序競爭背景下,各企業之間互相傾軋、惡性墊資,“我們希望大家能一起向不規范的行業亂象說‘不’,減少墊資尤其是杜絕惡性墊資,維護資金鏈安全,依法有序誠信經營,最終實現企業生產的良性循環。”上述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不少業內人士的愿景中,整合發展后,未來的株洲混凝土企業,應該更有產業地位及創新發展能力,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此前長期被企業忽視的技術研發及產品創新項目,也將提上日程,“目前,預拌混凝土產品劃分越來越細,各種類型尤其是環保型產品層出不窮,企業要適應時代發展,應該有相應的技術儲備。”


上述國有企業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次行業自律行動,核心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探索原本粗放型發展模式遇到困境時,如何創新轉型開辟一條新路,“最終目的是要讓企業發展得更好,也讓每一家混凝土企業承擔起保障城市建筑質量安全的社會責任。”


【記者手記】


給行業自律多點掌聲


對于混凝土行業的了解,多數人停留在“街頭飛馳的槽罐車”這一淺層印象。萬丈高樓平地起,作為城市建筑的最基礎材料之一,混凝土安全,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安全。


行業發展之初,各混凝土企業跑馬圈地,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產生后,惡性墊資、相互壓價成為常態,這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發展,也威脅著城市建筑的質量安全。


混凝土行業的發展與居民的安居追求并不相悖。只有良性的行業發展路徑,才能夠實現持久優質的盈利;只有產品真正過硬了,市場需求才能不斷釋放,人民的安居夢才能更具保障。


所以,不妨給此次混凝土行業自律行動多點掌聲。從現拌混凝土到預拌混凝土的改革,是抓住了環保生產、房屋質量安全、高效生產等釋放的紅利,不少企業成功了,而此次探索,相信株洲的混凝土企業,最終也將抓住規范化經營、創新發展所釋放了另一波紅利。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