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未來十年有什么樣重要的發展特點呢?
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來十年增長的格局是前低后高。中國目前的人均GDP不到八千美元,按照購買力評價是美國人的五分之一,這意味著我們內部市場的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比如說安徽省緊鄰江蘇,可是安徽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是江蘇省的一半。
第二個判斷是,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結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概在五六年前,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了美國,而今天奔馳、寶馬、凱迪拉克也都如此,凱迪拉克甚至有60%的市場在中國。中國內地有相當大的消費群體,他們的要求很高,要求高質量的產品,其中有一部分人在滿足溫飽以后還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務、保險服務,這就是需求的改變。比如,這兩年金融業的發展遠遠超過我們的實體經濟,有人講是泡沫,我不同意。由于成本的變化,我們的產業也發生了變化。我們突然發現買煤比自己挖煤合適,從國外運來的鐵礦石又便宜又好,在沿海一帶用從德國進口的最好的煉鋼機器產生的污染比我們內部交通的揚塵還低。
中國經濟未來十年將會有三個新增長點:第一個是消費。從2007年起,消費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每年上升1%。官方統計是38%,但我們通過計算,發現消費占GDP的46%,而且每年上升,到2020年消費一定能夠占據GDP的半壁江山。現在所有和生產相關的產業,你看水泥、鋼鐵、煉油,都不太樂觀;但和居民消費相關的行業,一般利益都會增多,比如旅游、餐飲、酒店、養老、醫療都還有增長空間。
第二個是產業的升級改造。過去是在內地煉鋼鐵,現在都在沿海;過去是到內地挖煤,以后都是進口煤。假如每年改造一個億的鋼鐵生產能力,就能拉動約11.8%的GDP。短期內,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是消滅過剩產能,把鋼鐵價格抬上來,政府加強環保要求,就自然有人到沿海投資。
第三個是城鎮化帶來的基礎建設投資。我有一個觀察,我們的大部分百姓家里條件不錯了,住房面積也不小了,私家車也挺好,但是出門環境臟兮兮的,空氣質量也不好,這說明公共設施建設還比較差,還有優化的空間。
企業如何在時代變化中抓住機遇?
有三個機遇。第一個機遇是,在結構調整中抓機會。比如剛才說的金融服務,老百姓至少有3億多人跨入了中高收入階層,關心自己的資產能不能保值、增值,退休養老有沒有保證。
第二個,在技術變遷的過程中抓住機遇。現在我們趕上了新一輪技術變遷,自動駕駛恐怕還得十年,我們現在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互聯網。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大大提高溝通的效率,減少很多勞動力的成本。這一輪中國經濟必須抓住當前信息革命的機遇。
第三個機遇是國際化。我們的資產應該布局到全球各地去。道理很簡單,我們未來的消費,我們未來的生活,大量是來自于國際其他經濟體提供的產品。比如煤、鐵礦石、高端消費品、高科技產品研發,這些國家的很多企業是被我們的消費拉動的。
怎樣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呢?我經常給大家講一個道理,你買第一輛寶馬車之前,先去買寶馬的股票,寶馬股票平均升值200%,原來是80元,現在都超過100元了,怎么來的?不都是中國人拉起來的。蘋果股票也是一樣的,蘋果是世界第一大市值,不都是中國人搞起來的,我們又給它生產又給它升值,所以不買寶馬股票、不買蘋果股票也虧。
總的來說,未來十年應該是充滿了期待的十年,也是充滿挑戰的十年。作為企業家,作為我們大客戶,建議大家不斷地把握時代的變化。要感恩時代、認識時代,還要在時代變化過程中抓住機遇,讓我們的事業再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