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民間投資乏力:基建被擠出 地產難分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2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
核心提示:4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減速,累計同比增長率下降到5.2%,只相當于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5%)的一半。這引發了人們對民間投資的更多關注,分析其減速的原因,并尋找促進民間投資的對策。例如,最近中金公司研究部的一份報告對民間投資進行了解析,其中揭示了制造業對于民間投資的重要性。

4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減速,累計同比增長率下降到5.2%,只相當于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5%)的一半。這引發了人們對民間投資的更多關注,分析其減速的原因,并尋找促進民間投資的對策。例如,最近中金公司研究部的一份報告對民間投資進行了解析,其中揭示了制造業對于民間投資的重要性。


制造業、房地產、基礎設施這三大塊投資是當前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主體,根據2015年的數據,制造業投資占比為32.7%,房地產投資占比為23.0%,基礎設施投資占比為18.4%。而在2015年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中,制造業投資占比高達44.7%,基礎設施投資(缺乏相應數據,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投資替代)占比只有7.6%。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我們沒有找到民間房地產投資的數據。根據其他數據來源估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投資的占比可能高于23%。


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能夠穩定在10%以上,主要是靠基礎設施投資的拉動,1-4月的同比增長率為19%,高于去年全年的水平。但在政府主導、PPP模式助力的基礎設施投資中,民間資本今年分得的蛋糕減少了,民間基礎設施投資1-4月的同比增長率約為7%,遠低于整體水平。與此同時,占民間投資近一半的制造業投資1-4月僅同比增長6%,相比去年進一步減速。民間資本有優勢的制造業發展陷入困境,又在沒有優勢的基礎設施領域被“擠出”,這就是民間投資減速的主要原因。


民間資本在房地產領域遇到了與基礎設施領域差不多的情況--一定程度上被“擠出”了。1-4月,民間制造業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速都高于民間投資總體,這說明,同期民間房地產投資的增速應該低于總體增速的5.2%,而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率為7.2%。有媒體報道,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按照總價來計算,最高的50宗地王里,27宗地被國企獲得,42宗為上市公司獲得。顯然,在融資能力越來越明顯地起決定作用的房地產業,民間資本變得越來越弱勢。


可能有人會認為,民間資本在基礎設施領域被“擠出”,是因為準入問題。那么,相應地,促進民間投資的關鍵在于放寬準入,使民間資本有“門”可入。但我們認為,準入問題并非當前民間投資減速的主要原因。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但之前并未成為阻礙民間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的因素,何況這些年一直在“開門”,例如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而且,即使放寬準入,由于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經營風險大,并不適合大多數民間資本進入。大多數民營企業規模小、實力弱,我們不能一說到民間資本就只想到那些大資本。對于大資本來說,放寬準入可能是迫切的問題,但對于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制造業穩步發展才能有更多機會。


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制造業的發展前景很不明朗。這幾年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持續下降,今年一季度僅為5.5%。但人們似乎對此不以為意,甚至樂觀地認為這是經濟結構的改善——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減少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增加(其實第三產業中多數行業增加值的增速也不高)。也因如此,對于如何使制造業復蘇,并沒有太多具體的規劃和行動,這突出地反映為制造業投資增速不斷降低,進而影響了民間投資的增長。


與制造業增加值低增長形成對比的是金融業增加值高增長,其去年全年的增長率為15.9%,今年一季度也有8.1%。這是依靠擴大融資規模穩增長思路的體現,不僅靠信貸高增長,還靠各種金融創新,因此,金融業迎來大發展。同時,擴大融資規模還有利于政府主導(容易獲得融資)的基礎設施投資,有利于金融化的房地產業(收益率高),而制造業則很難從中受益,反而可能在資源競爭中處于劣勢。依靠擴大融資規模穩增長,帶來了一場金融、地產和基建的“盛宴”。大資本(包括一些國企)是這一場“盛宴”的主要分享者,而融資渠道少的大多數民間資本卻難分一杯羹。


因此,促進民間資本發展,關鍵在于改變擴大融資規模的思路,遠見卓識地通過產業規劃和落實為中國經濟培育長期增長動力,包括支持制造業的長遠發展。那樣,民間資本自然就能從中發現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