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3年內淘汰5億噸水泥落后產能完全可以實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2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網
核心提示:“只要嚴格貫徹《指導意見》,完全可以實現在3年內淘汰5億噸水泥落后產能和2億重量箱落后玻璃產能的任務和目標。”中國建材聯合會負責人說。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是國務院近20年來首個專門為建材工業制定的文件,不僅是行業當前降本增效實現脫困發展的政策指導,也是行業“十三五”期間化解產能過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堅決去產能


“控制新增產能和壓減過剩產能是建材工業能否真正穩增長的關鍵。”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指導意見》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堅決去產能,在嚴禁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聯合重組、推行錯峰生產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措施。


2015年我國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產量分別達到23.5億噸、7.4億重量箱、101.8億平方米,行業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凸顯,尤其是水泥、平板玻璃產能嚴重過剩。《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并在政策上首次要求在2017年底前暫停不同實際控制人企業間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置換,即產能置換只能在同一個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集團內進行。


“這將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新增產能,嚴防借用其他名義來新建產能。”中國建材[-1.20%]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說,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固廢項目、新上工業玻璃項目,必須依托現有生產線進行不擴產能的改造。


這位負責人表示,《指導意見》采用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國家強制性標準,強調依法依規進行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執行“四法一目錄”,即《環境保護法》《節約能源法》《產品質量法》《安全生產法》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修正)》,并明確了“立即、按日、3個月、6個月”等期限規定。


“只要嚴格貫徹《指導意見》,完全可以實現在3年內淘汰5億噸水泥落后產能和2億重量箱落后玻璃產能的任務和目標。”中國建材聯合會負責人說。


著力補短板


綠色建材、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和礦物功能材料等發展滯后,部分高附加值產品仍依賴進口,已經難以適應消費結構升級和重大工程、國防軍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建材工業的“短板”。補短板、增加新需求,是解決建材工業結構矛盾的主要手段和基本出路。


培育壯大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推進非金屬礦精深加工、發展礦物功能材料,產業發展瞄準中高端和高端產品,也是建材行業補短板的重要方向。


25日,工信部公布《建材工業鼓勵推廣應用的技術和產品目錄(2016-2017年)》,目的就在于引導建材行業補短板,發展綠色建材和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推動傳統建材升級換代,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增長點。


“我們將全方位地制定發展與推進新興產業、新材料和推進綠色建材生產與應用的目錄和實施辦法,要在四個方面擴展、創新、延伸與發展新興產業,即:在篩選的基礎上將成長性好、有帶動性、有需求的新興產業向規模化發展;發展高檔碳纖維、高檔石墨烯加工產品等一批技術含量高的新興產業;拓展現有優勢產品向電子、軍工、交通、能源等應用領域延伸;將傳統建材產品改變功能與性能成為新興產業的產品。”中國建材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說。


降本增效益


產能過剩,適應生產消費升級需要的產品缺乏,導致建材行業增速放緩、效益下降。2015年,盡管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3%,但實現利潤總額卻同比下降6.9%,尤其是產能嚴重過剩的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利潤大幅下降、銷售利潤率大大低于全行業平均值。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再壓減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量排名前1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60%左右;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銷售利潤率接近工業平均水平,全行業利潤總額實現正增長。


“對于水泥行業來說,完成目標任務不成問題。”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說,2015年前10大集團的水泥熟料產能已占全國總量的54%,前50家占到75%。到2020年,隨著停建新增產能、落后產能退出和企業兼并重組,實現60%以上的比例是可能的。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