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砂石是建設工程基礎材料,2015年上海砂石需求總量1.2億噸。目前上海砂石行業有礦山開采、黃砂開采企業(都在上海周邊和長江沿線),這類會員有65家。砂石經銷企業、上海本地機制砂生產、人工石子再生產企業(含再生骨料),這類企業會員55家。砂石應用單位,包括攪拌站、構建站、砂漿企業,這些企業不是砂石協會會員,但與協會保持業務上的緊密聯系,我們內部成為榮譽會員。其他還有一部分機械、科研、信息服務等機構入會。目前砂石這塊業務協會會員共161家。
二、現狀與問題
1、2015年上海砂石使用總量
上海砂石市場需求跟上海地區宏觀經濟發展和建設工程量成正相關,2012年同比2011年增長15%,2013年同比2012年增長12%,2014年同比2013年增長5%,2015年同比2014年下降7%,總體上不容樂觀。
表一:2012-2015上海市場砂石使用情況表
2、2012-2015年上海砂石價格情況
2012-2015上海砂石價格總體先揚后抑,而且起伏幅度較大,給上海混凝土價格市場帶來很大的困擾。因為砂石作為流動產品是一日一價,而混凝土供料有一個穩定的持續時間,砂石又在混凝土中占據最主要的價格組成。2013年底到2014年初,上海砂石價格在2個月增幅75%,讓上海市場措手不及(而且價格漲必然質量差)。2014年中之后持續走低,到2016年春節前為近5年的新低。但值得特別關注的是,2016年春節后砂石市場價格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升溫和鋼材、水泥等價格的上漲而迅速上漲,黃砂從過年后的35元/噸,到4月初達到50元/噸(黃浦江碼頭價);石子從過年后的42元/噸,到4月初達到60元/噸(黃浦江碼頭價),一個月的漲幅超過50%。上海近周地區陸續關閉砂和石的開采,一方面是環保因素,一方面是價格市場因素。一批老礦山和采砂企業退出市場,但更遠地區、一批行業新兵無序加入,使得上海地區的砂石產地非常多,非常亂。所以,建立上海砂石市場價格監控分析平臺、建立一批穩定的砂石供應商并實施長期供貨協議、積極發展機制砂和再生骨料,是上海管理部門、行業要積極爭取和努力實施的方向。
3、2015年上海砂石供應情況
上海砂石市場的供應企業多分布在江河流域,例如:長江中下游流域等。隨著價格上漲和資源開發,長江縱深沿線安徽等各地砂石企業進入上海。有些企業沒有相關單位開的砂石備案和質量保證證明,而是經過一批經銷企業充當中介通過借證手法,瞞天過海進入上海砂石市場。其中,有些企業的砂石存在質量問題,達不到國家砂石質量標準。根據調查,目前上海市場砂石外省市生產開采企業超過200家,備案企業只有58家;經銷企業在200家左右,而實際備案資格的只有42家(含一部分機制砂企業)。其他都是通過港口碼頭直接私人交易運輸至建設用地。上述因素導致了上海砂石市場部分砂石質量不合格、管理不規范。
根據協會評定,上海砂石行業合格供應商生產企業48家、經銷企業41家。安徽省合格35家,其中,蕪湖市及周邊縣鎮31家,宣城市及縣鎮3家,合肥縣域1家;浙江省合格12家,其中,湖州4家,舟山3家,富陽市2家,其他3家;江西省九江縣鎮1家合格。從合格供應商的分布情況得出運輸方式大部分是河運、海運,長江流域供應商分布廣泛,運輸方式決定供應商產地的距離和砂石價格的高低。供應量、需求量的變化影響著砂石價格的變化。在砂石供應中有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湖州駝山塢礦業有限公司等有限幾家大型供應商,其他都是經營部、砂石供應站之類的中小型供應商。
三、協會工作
1、對砂石企業進行備案。受市住建委委托,目前協會對砂石開采、經銷、再生骨料企業實行備案管理。截止到2016年3月底,共計備案企業58家。
2、由協會印制質保書。為了建立砂石質量追索,質保書采用定企業抬頭、定編號、動態管理的辦法。為便于數據積累和查詢防偽,下一步正在開發電子防偽質保書并推廣使用。
3、由協會根據黃浦江船上交易價每周采集發布上海市場砂石交易價,為外省市砂石生產企業、經銷企業、攪拌站提供交易參考。
4、由協會和市工商局聯合發布《砂石交易示范合同文本》。
5、由協會開展砂石質量管理員培訓。在砂石、混凝土攪拌站市場化推廣,約550名經過了培訓。
6、由協會推薦砂石合格供應商。
7、由協會給每個砂石企業頒發誠信手冊,進行誠信考核,年底公布誠信30強。
四、建議對策
目前砂石市場比較混亂,價格起伏較快,歷年質量抽查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附近產地湖州、蕪湖、溧陽、舟山砂石資源枯竭,更遠的江西、重慶、湖北、福建砂石進滬。
根據砂石進滬流通的現狀,為保證上海砂石供應,維護價格穩定,確保砂石質量,建議:
1、在砂石開采、經銷、機制砂、再生骨料生產基礎上,對砂石質量保證書、交易合同文本、誠信手冊納入管理并實行過程采信,在攪拌站、砂石企業推行砂石質量管理員上崗和簽署“質量保證書”的制度,保證砂石產品質量的可追溯。
2、建立建設方、施工總包方、攪拌站、砂石企業的價格協調機制。在行業協會、專家的參與下,政府能否出面制定管理辦法,確定價格警戒線,當市場價格漲幅超過一定幅度的時候,容許砂石供應價、混凝土供應價、總包造價同比例上漲;當然,價格跌的時候也一樣,大家風險共擔。
3、建立價格調查發布機制。目前上海造價、浦東混凝土交易中心、上海砂石協會都在發布上海市場砂石價格,不統一。是否由政府管理部門牽頭,整合協會、專家,編制統一的價格調查和發布機制,通過價格透明,引導市場有序供應;也作為產業鏈各方協調價格利益的大家都認可的依據。
4、建立上海市場砂石供應基地。目前上海市場砂石供應由產地、經銷商、攪拌站使用三個主要環節串聯,處于當中環節的經銷商總體分散較小,行業信息不對稱,主導能力弱。所以通過協會調查,直接開發一批較大的砂石開采企業,與上海建工、上海城建等龍頭攪拌站對接,或在上海建立儲存基地,這樣對保障上海供應是有積極意義的。
5、有關再生骨料生產。根據協會掌握的不完全資料,再生骨料(石子)目前市經信委批了4家,有較大補貼(一年上千萬),但在做的企業超過300家。按照市住建委備案文件,完全符合條件,主要是營業執照“生產”兩字,又的確具有實際生產能力的,微乎其微。建議還是從實際出發,以企業實際生產能力為準,建立目錄,實行從緊備案制度,并且建立扶持政策。不符合條件的要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