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習近平“兩座山論”的三句話對骨料行業有何意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0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新華網
核心提示:“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這“兩座山論”,正在被海內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和接受。很重要一個原因,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國際很多場合,以此來闡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為美麗中國指引方向。可以說,“兩座山論”已經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者按:“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這“兩座山論”,正在被海內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和接受。在實踐中對兩座山的認識不斷變化,從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第三個階段是認識到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砂石骨料行業在粗放操作中一直停留在第一階段,以犧牲環境獲取經濟利潤,目前行業發展到第二階段,少數走在前端的企業向第三階段邁進。我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砂石企業認識到環境和經濟的關系,共建和諧家園。


辯證的邏輯·歷史的擔當·實踐的自信——習近平“兩座山論”的三句話透露了什么信息


“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這“兩座山論”,正在被海內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和接受。很重要一個原因,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國際很多場合,以此來闡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為美麗中國指引方向。可以說,“兩座山論”已經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些論述中,又以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的闡述最為全面、經典——“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三句話從不同角度闡明了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二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既有側重又不可分割,構成有機整體。在習近平心目中,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一條不能逾越的底線,任何再以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許,也不能原諒的。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遵循辯證的邏輯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提出,“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在亮明觀點后,習近平接著寫道:“我省‘七山一水兩分田’,許多地方‘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擁有良好的生態優勢。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么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既會產生矛盾,又可辯證統一。”


“兩座山論”的形成,符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對此,習近平在2006年時就有過一段精彩的論述——“在實踐中對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這‘兩座山’之間關系的認識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第三個階段是認識到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揺錢樹,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形成了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系,這一階段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品味。很多人在談到“兩座山”的辯證關系時,總是習慣講“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習近平關于“兩座山”的思想,一開始就是建立在“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之上的。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在習近平心中是一條不能逾越的底線,而不是用來做表面文章的漂亮話。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此后提出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由此可見,在認識和把握“兩座山”的辯證關系上,習近平是“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


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體現了歷史的擔當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出,“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他的這一論斷,在公開報道中尚屬首次。這清楚地表明,在習近平看來,一旦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發生沖突矛盾時,必須毫不猶豫地把保護生態放在首位,而絕不可再走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的老路。


在2005年,習近平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懂得機會成本,善于選擇,學會揚棄,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在另一個重要場合,習近平指出:“我國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但不能在我們手里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做出這樣的宣示,充分表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也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今年兩會期間,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對“兩座山論”的內涵又做了進一步闡發。“環境就是生命、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


他嚴肅指出:“生態等到污染了、破壞了再來建設,那就遲了。對于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絕不能手軟,不能搞下不為例,要防止形成破窗效應。”


有學者指出,習近平把生態與生命等量齊觀,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問題上表現出高度覺醒和深謀遠慮,這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中是不多見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來自實踐的自信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時隔整整十年,今年5月,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前往浙江考察調研。


習近平對大家說,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建設美麗鄉村,一部分是吸收了浙江的經驗。浙江山清水秀,當年開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確實抓得早,有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厲,繼續走在前面。


2003年,習近平履新浙江不久便提出要“用城市社區建設的理念指導農村新社區建設,抓好一批全面建設小康示范村鎮”,“使農村與城市的生活質量差距逐步縮小,使所有人都能共享現代文明”。浙江由此全面啟動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


如今,置身舟山的這個農村社區,人們感受到的是欣欣向榮、安居樂業。2014年,這個社區旅游接待人數突破20萬人次,經濟總收入35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2000元。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告訴總書記,“我們這里空氣好啊,老人都長壽”“城里人來這里把水帶回去泡茶喝”“青山綠水可以發財”“以前我們窮,現在辦農家樂致了富,蓋新房、買了車。”當聽說這里正在規劃建設綠色生態旅游景區,習近平高興地說:“這很好。我在浙江工作時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話是大實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這個觀點,這就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我們就要奔著這個做。”把樹葉子變成了鈔票子——老百姓的形象說法,一個村落的發展變遷,正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好的詮釋。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


環境如水,發展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辯證關系的三句話,是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作出的一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科學論斷。深入學習、準確把握“兩座山論”的科學內涵與精神實質,有利于我們進一步增強“美麗中國建設”的使命感與自覺性。


編后語:正如習近平所說,生態環境問題是利國利民利子孫后代的一項重要工作,現階段各級政府加強對環保治理,環保問題成為砂石骨料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點。在中國砂石骨料網組織的”骨料·中國——南昌礦機長江流域調研“活動中,很多砂石企業負責人在交談中指出,礦山整治力度不斷加大,不少企業因為環保等問題被勒令整改,停止批復炸藥。從無序開采到認識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需要一定的時間,從認識到實踐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但是行業發展并不遷就企業行為,大型骨料企業在綠色、環保等方面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執行,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強烈的沖擊,也加速了行業洗牌的進程。中國砂石骨料網在此呼吁行業從業者,認清行業發展趨勢,盡快完成轉型升級,促進行業快速發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