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第11屆混凝土超塑化劑及其它化學外加劑國際會議暨第13屆混凝土技術新進展及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圓滿閉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0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孫振平 水亮亮
核心提示:2015年7月12-18日,第11屆混凝土超塑化劑及其它化學外加劑國際會議(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plasticizers and Other Chemical Admixtures in Concrete technology, 簡稱“超塑化劑會議”)暨第13屆混凝土技術新進展及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Concrete Technolo

2015年7月12-18日,第11屆混凝土超塑化劑及其它化學外加劑國際會議(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plasticizers and Other Chemical Admixtures in Concrete technology, 簡稱“超塑化劑會議”)暨第13屆混凝土技術新進展及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Concrete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簡稱“先進混凝土技術會議”)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成功召開。這兩個國際會議是由美國混凝土協會(ACI)和加拿大礦業能源技術中心(CANMET)聯合舉辦,已先后在加拿大、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及捷克等國成功舉辦過往屆,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是混凝土外加劑及混凝土技術領域的盛會。


值得慶賀的是,第12屆混凝土超塑化劑及其它化學外加劑國際會議將在中國舉行。


下面簡要介紹本次會議情況。


1. 超塑化劑會議


參加本屆超塑化劑會議的人員中,有從事外加劑領域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如國內同行熟悉的J. Plank教授、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的R.J. Flatt教授以及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的E. Sakai教授等;也有世界知名化學建材公司的代表,如德國BASF、瑞士SIKA、意大利MAPEI及美國GRACE等,他們在會議報告中介紹了一些產品應用技術以及一些產品研發新理念,這些對國內的外加劑應用與研發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同時,包含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等在內的近三十名中國代表也參加了本屆會議,如中國建筑材料研究院郭京育高工、北京工業大學王子明教授、同濟大學孫振平教授、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王偉山博士和王紹華、上海固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蔣國寶高工及江蘇奧萊特鄭春揚總經理等。


從此次學術報告主題來看,涉及超塑化劑的報告多集中于聚羧酸系減水劑方面,主要包括:聚羧酸系減水劑的合成技術、應用技術及其作用機理、聚羧酸系減水劑與其它外加劑復配使用的相容性研究、不同類型粘土對聚羧酸系減水劑作用效果的影響等,而關于其它外加劑的報告涉及范圍較廣,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助磨劑、粘度調節劑、減縮劑、膨脹劑及防凍劑等。值得關注的是,在本屆會議上,中國代表受邀完成了十多場精彩的主題報告,向國際同行展示了中國混凝土行業及外加劑行業的研究應用現狀及廣闊的發展前景,并受到了參會人員的高度肯定與關注。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做了四篇報告,分別是《聚羧酸系減水劑不同化學結構對吸附性能的影響》、《合成工藝對聚羧酸系減水劑共聚物組成及性能的影響》、《聚羧酸系減水劑及PVA與膨潤土的作用機理及其在砂漿、混凝土中的應用》和《用劣質原材料配制清水混凝土》。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水亮亮博士在大會上做了題為《早強型聚羧酸系減水劑的合成、應用及作用機理》的報告,其研究成果表明,通過對聚羧酸系減水劑分子結構進行合理的設計,能夠顯著提高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早強性能,利用該聚羧酸系減水劑配制的高強混凝土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及經濟效益,且能保證蒸養制度下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展,應用前景廣闊。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混凝土技術水平及化學外加劑應用技術水平,同時為我國行業內人士提供更好的交流與學習機會,中國代表團向大會組委會提出了申辦下屆會議的請求,并最終獲得成功,這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國際認可。


2. 先進混凝土技術會議


在先進混凝土技術會議上,與會人員就混凝土耐久性問題展開了激烈而深入的探討,涉及的主題包括:混凝土抗滲性、混凝土抗凍性、混凝土抗侵蝕性及混凝土堿骨料反應的產生與抑制措施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會議最后一天上午的報道中,拉瓦爾大學的師生就“混凝土堿骨料反應的產生與抑制措施研究”這一主題做出了詳盡的介紹,并在當天下午組織與會人員參觀了由加拿大礦業能源技術中心建立的“含堿活性骨料的混凝土長期性能觀測暴露試驗站”。我們在該站點真切的認識到堿骨料反應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危害,以及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對堿骨料反應的抑制效果,這些試驗設計看似“簡單”且試驗結果“顯而易見”,但應當注意的是,這些試件的齡期大多已超過20年,建立這一暴露試驗站并堅持至今表明了外國學者及相關部門對混凝土耐久性問題研究的高度重視。




從這次的參觀經歷中我們應當有所反思,混凝土耐久性問題研究是一個長期的且系統的工程,而我國混凝土需求量巨大,應用范圍廣且服役環境復雜多變,生產混凝土的原材料品質差異又大,為了實現混凝土的高耐久性,我們應當充分重視混凝土耐久性問題的研究。


讓我們共同期待2018年將于中國舉辦的第12屆混凝土超塑化劑及其它化學外加劑國際會議。希望國內學者繼續開展深入的研究工作,更好地展示中國在混凝土外加劑研究、生產和應用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