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京津冀三省市分別審議通過本地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方案,三地新的功能定位也隨之浮出水面。
據報道,《規劃綱要》明確了京津冀三地的具體功能定位:
北京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天津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和改革先行示范區;河北為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這意味著爭論了多年的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有了定論。”援引中國社科院工經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分析,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京津兩地競爭的北方經濟中心概念并沒有出現。
北京和天津的功能定位中都沒有提“經濟中心”,這是因為經濟的外延很廣,經濟中心的概念難以界定。“我認為,現在的處理方式是妥當的。”
稍早前的1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經市委全會審議通過。北京市委全會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重大國家戰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
“北京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人多,而人多的背后是功能太多。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優化提升首都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必須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先導和突破口。”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全會講話中說。
當時還提到,未來北京將聚焦通州,加快推進市行政副中心建設。
15日,《天津市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15—2020年)》也獲官方通過,涵蓋提高先進制造研發水平、構筑交通網絡、改革開放、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構建現代城鎮體系五方面。其中“提高先進制造研發水平”被置于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措施首位。
當天,河北也通過了貫徹京津冀規劃意見建設,提出具體要抓好六個關鍵點。一是建設一批現代產業園區;二是建設一批明星衛星城鎮;三是建設一批生態標志工程;四是建設一批交通骨干項目;五是建設一批新的產業引擎;六是建設一批生態脫貧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