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尾礦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江西省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協會主辦,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科學研究設計院承辦的第二屆“井岡山論壇”——“固廢在混凝土中的應用與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開始報到。
據了解,本次會議為期3天,6月11日全天報到,6月12日至13日為會議時間,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將在資源政策解讀、高性能混凝土與固廢協同化利用技術應用、建筑垃圾應用技術等展開深入討論,會議還將同期舉辦混凝土材料、新技術、設備展覽。
根據有關預測,在“十三五”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我國每年工業固廢排放量仍將保持在20億噸以上,工業固廢和建筑垃圾的填埋或堆存,不僅浪費寶貴的土地資源,還可能引發區域性、復合性環境污染,并累積成為重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有基于此,固廢的充分消納和資源化“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而與此同時,2014年,我國混凝土產業的總產值突破萬億,超過了水泥而成為建材行業的最大產業;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過萬家,總產量超過了40億立方米。在固廢消納和資源化利用方面,混凝土行業的作用將日益增大,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藝水平的提高,預拌混凝土行業將成為我國固廢資源化利用的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如今粉煤灰、磨細高爐礦渣等已經在混凝土中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和消納,成為工業固廢資源化應用的典范,但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和大規模建設,我國的自然資源以及應用技術成熟的固廢資源日漸匱乏,亟待開發利用更多品種工業固廢、建筑垃圾等,支撐混凝土生產的可持續性。
值得指出的是,我國固廢品種多、成分復雜,因此將固廢轉變為混凝土可以使用的礦物資源,需要新思路和發展新技術,需要可靠的工藝技術、裝備技術、有效質量管控,確保混凝土性能和工程質量,使固廢資源化利用與混凝土可持續發展相互支撐、穩步前進。
而本次會議也將旨在為預拌混凝土企業、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廣大從業人員搭建一個平臺,分享交流固廢利用的技術與經驗,研討如何促進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必將為推進工業和建筑固體廢棄物在混凝土中安全、高效、合理的應用發揮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