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拌砂漿中水泥假凝現象的研究分析
陸金標1蔣金明2堯煉1杜華機1
(1廣州浪淘砂建材有限公司 2 廣州協堡建材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實踐中濕拌砂漿開放時間內性能穩定性變化異常,分析和實驗驗證濕拌砂漿中水泥假凝現象,總結概述了砂漿假凝現象的特點和現場簡單的解決措施。并且提出一個觀點:水泥中的摻合料的不穩定對于濕拌砂漿開放時間內性能穩定性影響大,所以選用摻合料少的水泥,有利于避免濕拌砂漿假凝現象的出現,減少濕拌砂漿性能穩定性影響因素
關鍵詞:濕拌砂漿 假凝現象 開放時間 解決措施
Analysis of the wet mortar setting false phenomenon
Abstract:Through the practice of wet mixing mortar performance stability change abnormal opening tim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validation in the wet mortar cement false condensation phenomenon, and to summarize characteristics of Outlines the mortar false condensation phenomenon and live simple solutions. And put forward a view that the cement in the unstable for wet mixing mortar admixture affect the performance stability, open time so choose admixture of cement, less conducive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wet mixing mortar false condensation phenomenon, reduce the wet mixing mortar performance stability influence factors.
Key words: Mortar; False coagulation; Opening time;The measures
1前言
濕拌砂漿是預拌砂漿中的一種,它是由砂、水泥、填充料及各種外加劑在攪拌站經過準確稱量,攪拌均勻后用混凝土攪拌車運到工地使用的一種建筑材料。隨著濕拌砂漿技術的研究深入,濕拌砂漿開放時間(可操作時間)可達24小時以上,適合于現代建筑規模化施工模式,大大提高了一線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相對于干混砂漿來說,濕拌砂漿具有低能耗、減小二次粉塵、避免二次攪拌和現場噪音污染等有利條件。所以,由于濕拌砂漿的顯著的環保和技術優勢,逐漸被越來越多行業人士認可和關注。
當然,開放時間是新型濕拌砂漿一個重要的參數。其定義為:自濕拌砂漿加水攪拌起,拌合物保持其施工及力學性能持續穩定的時間。具體表征為濕拌砂漿從在攪拌站生產、運輸到在工地存放、二次運輸、抹灰操作的全過程的施工特征和力學性能的綜合性指標。在開放時間內,濕拌砂漿性能的穩定性是對于施工質量重要保障,作者結合實踐的經驗,提出砂漿中假凝現象,以供行業中的專家借鑒和研究分析,希望濕拌砂漿技術更加成熟和穩定,為促進預拌砂漿行業做出一點努力。
2水泥假凝現象
水泥假凝現象是指水泥的一種不正常的早期固化,發生在水泥用水拌合的前幾分鐘內。假凝不發生大量的熱量,而且經劇烈攪拌,水泥漿又可恢復塑性,并達到正常凝結,對強度亦無不利影響,但給施工卻帶來許多的困難。 一般認為,假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泥粉磨時受到高溫(有時超過150℃)影響,使部分二水石膏脫水生成半水石膏,當水泥加水調和后,它們又重新水化為二水石膏并析出晶體,在水泥漿中形成二水石膏的結構網,從而引起水泥漿的固化。但由于不是水泥組成的水化,所以不會放出大量的熱。這種假凝的水泥漿經劇烈攪動破壞二水石膏的結構網后,水泥漿又能恢復原來的塑性狀態。
在生產預拌砂漿時,也發現預拌砂漿也有假凝現象,但是砂漿的假凝和水泥的假凝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相差的地方。故在這里對砂漿假凝作如下定義:砂漿在剛生產出來時,各項性能指標都達到給定要求,但是在未達到開放時間時,砂漿在1--3個小時內,砂漿的稠度會變化降低80%以上,失去和易性,但是在加大量的水后經過劇烈的攪拌砂漿的各項指標能夠恢復,這種現象定義為砂漿的假凝現象。
砂漿的假凝雖然對砂漿的各項的指標影響不大,但是給施工帶來很大的影響。對于濕拌砂漿企業來講,不僅僅是造成濕拌砂漿成品的損失,而且企業還得承擔高昂的設備耗損以及維修費用。砂漿假凝的出現給生產企業帶來了龐大的額外開銷。故應該避免生產的砂漿出現假凝現象。
3 案例研究分析
根據四川某商混站出現過的一次砂漿事故,砂漿在開始剛生產出來的砂漿各項性能指標都達到生產要求,但是送到工地在開放時間內,砂漿在1-3個小時內就出現了砂漿的稠度損失很快達到50%以下,失去和易性。
為了分析和研究其中的原因, 根據JGJT 70-2009 《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設計了以下對比試驗。
3.1 原材料
水泥:拉法基P.O 42.5水泥,亞東P.O 42.5R水泥
砂漿外加劑:路加A樣和B樣;浪淘砂LD-206、LD-203、LD-10N
粉煤灰:“雙信”粉煤灰II級
細砂:細度模數: 1.3~1.6; 含水率:12%;含泥量: 3.5 %
機制砂:細度模數: 2.2~2.4; 含水率: 5.5 %;含泥量:1.3 %
3.2不同外加劑的對比試驗
試驗一選用了三組外加劑:路加A樣和B樣、浪淘砂LD-206和LD-10N、浪淘砂LD-203和LD-10N做為外加劑,探討對假凝現象對砂漿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一:

表一
由表一所得,三組砂漿外加劑用于試配砂漿時,大概在兩個半小時稠度缺失都超過50%,基本沒有什么和易性。加時劇烈攪拌后和易性都基本能復原,但是砂漿粘性有所下降。
3.2不同水泥的對比試驗
試驗二選用了亞東P.O 42.5R、拉法基42.5、浪淘砂LD-206和LD-10N、浪淘砂LD-203和LD-10N,進行不同廠家的水泥 對假凝現象影響的探討。試驗數據如表二:

表二
由表二得出,對于拉法基42.5水泥來說:
A、稠損小于50%時間遠遠小于亞東P.O42.5R;
B、在相同的時間內(2.5h),亞東P.O42.5R所表現出的砂漿狀態有明顯的優越性能。
4總結
綜合上述探討得以下推論:砂漿假凝現象的出現是不同廠商生產的水泥摻合料組成和數量的差異引起的,水泥的假凝會讓外加劑在砂漿里的作用容易失效,從而導致砂漿的在短時間沒有和易性。在目前的技術手段來說,砂漿外加劑還不能解決假凝現象在濕拌砂漿中出現的問題。對于目前濕拌砂漿來說,選用合適的水泥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途徑。
5參考文獻
[1] 李從波,陳均僑等,淺談濕拌砂漿的發展之路(J),廣東建材,2013.8
[2] 皺其,馮中軍等,水泥假凝問題的研究及解決措施初探(J),商品混凝土,2012.11
[3]石保莉;殷鈺;劉俊浩;;關于水泥假凝問題的探討[J];水泥;2009年01期
[4] 喬齡山,于萍;國內外水泥實物質量的比較[J];水泥;1998年10期
[5]楊義;不同粉磨時間及不同窯型的熟料共同粉磨對水泥性能的影響[D];廣西大學;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