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2020年碳排放強度將比2005年下降40%-45%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0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發展門戶網
核心提示: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要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要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意見》指出,2020年,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進一步優化。經濟、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發展,陸海空間開發強度、城市空間規模得到有效控制,城鄉結構和空間布局明顯優化。


資源利用要更加高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資源產出率大幅提高,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


生態環境質量要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減少,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0%以上,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濕地面積不低于8億畝,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35%,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國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


生態文明重大制度要基本確立。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和用途管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關鍵制度建設取得決定性成果。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