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一帶一路” 打開中歐關系“再升級” 新空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報 毛莉
核心提示:5月6日,中國與歐盟迎來建交40周年紀念日。“四十而不惑”。40年來,隨著中歐關系從“合作伙伴”發展為“全面合作伙伴”,再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到確立以“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為主要內涵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歐關系的全面性、戰略性和穩定性日益彰顯。在建交40周年的更高起點上,中歐關系面臨令人振奮的發展新機遇,中歐關系的“再升級”尤為可期。

5月6日,中國與歐盟迎來建交40周年紀念日。“四十而不惑”。40年來,隨著中歐關系從“合作伙伴”發展為“全面合作伙伴”,再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到確立以“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為主要內涵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歐關系的全面性、戰略性和穩定性日益彰顯。在建交40周年的更高起點上,中歐關系面臨令人振奮的發展新機遇,中歐關系的“再升級”尤為可期。


40年,中歐合作成就斐然


回顧1975年中歐建交之初,雙邊全年貿易額僅為24億美元;而現在,中歐平均每天就有15億美元的貿易往來。歐盟已連續10年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歐盟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伙伴?!爸袣W關系相互依存的程度已經如此之深,一方的經濟增速放緩、出口減少會直接影響另一方?!睔W盟駐華大使史偉在此前舉行的中歐建交40周年慶祝活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中歐經貿合作的驚人發展只是中歐關系40年來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側面。記者從歐盟駐華代表團了解到,僅在過去4年里,大約就有十幾個中歐對話與合作機制相繼建立或重新啟動,涵蓋的領域包括外交政策、安全與防務、網絡、高科技、創新、人員遷移與流動、人文交流等。目前,中歐共在60多個領域建立了對話磋商機制。


“中歐關系已經從集中發展經貿關系拓展到密切加強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環保等多領域合作?!痹谀祥_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吳志成看來,中歐在協調互動中不斷化解矛盾推動雙邊關系向前發展,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互利合作格局。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經濟體聯盟,中國和歐盟是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的主要力量,中歐關系在40年的發展歷程中早已超越雙邊范疇,而具有了重要的全球性意義?!爸袣W在全球治理領域的合作大于分歧。”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陳玉剛舉例說,為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中歐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霸趤喍匙o航行動中,中歐間的銜接、互動之成功出乎許多觀察家的預料。”記者了解到,正是得益于這樣的國際協作,索馬里海岸的海盜行為在過去兩年里已經減少了95%。


“一帶一路”為中歐關系發展注入新動力


當前的中歐關系進入到了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打開了“再升級”的廣闊新空間。


陳玉剛認為,在中歐關系發展的新時期,最為顯著的新特點是中歐合作具有了更強的平等性和對等性。“歐盟對中國的需要有了顯著提升和新的表現?!标愑駝傉f,中國為幫助歐洲應對債務危機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就極具象征意義。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更將把中歐在平等基礎上的共同發展推高到新水平。吳志成表示,歐洲應當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的難得機遇,成為這一倡議的參與者、推動者、建設者和合作者,在共商、共建、共享中共同促進雙邊關系的全面深化。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可以與歐盟發展戰略實現對接。”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王明進舉例說,歐盟在2014年底出臺了一項規模逾300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以小額的公共資金吸引高額投資,為中國向歐盟地區的投資融資創造了機會。這項投資計劃與“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兩者可以實現對接,從而為中歐密切合作創造機遇。


王明進補充道,中歐都致力于推動多邊合作,而“一帶一路”恰好是一個多邊合作戰略規劃,將催生新的多邊發展機制,同時也會增加該地區現有區域國際組織的開放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江時學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的合作領域事實上大部分已經涵蓋在了《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之中。這一規劃在近百個領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雄心的合作目標,從航天航空到反盜版、從城市化到能源,是“上天下海入地”的全方位合作。“如果能落實好規劃的每一項合作,中歐關系將提升好幾個臺階?!苯瓡r學說。


把中歐“兩大文明”連接起來


在中歐人文交流的多個領域中,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合作是重要內容。吳志成介紹,歐盟多年來通過在中國推動中國—歐盟高等教育合作項目、歐盟—中國歐洲研究中心項目,增強了中國學界對歐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歐盟提出的加強歐盟在華影響、提升在華形象的目標。吳志成建議,為切實提升中國在歐盟的形象,應進一步拓展中歐學術文化交流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指出,無論是中國的歐洲研究,還是歐洲的中國研究,很多尚且停留在較淺的技術層面,缺乏深層次的文明視域?!皻W洲學者如果不從幾千年中華文明史的角度出發,就無法看懂今天的中國道路,就無法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么會實現中國化。”王義桅表示,中國學者研究歐盟亦是如此。“不能只從地區一體化的角度來認識歐盟,而應將其置于歐洲文明史的背景下進行考察?!蓖趿x桅強調。


受訪學者認為,必須進一步密切人文交流、擴大交流互鑒、增進文化認同,把中歐“兩大文明”連接起來。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