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鐵路建設將帶來新一輪改革紅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4-0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山東網
核心提示:李克強說,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但政府不唱“獨角戲”,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

李克強說,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但政府不唱“獨角戲”,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的改革紅利分布不均也是不爭的事實,相比而言中西部省域經濟的發展遠落后于沿海省市區域,究其原因,政策傾斜以及港口經濟優勢是兩個重要原因。


伴隨著近37年改革之后,如今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步入經濟轉型與升級的重要關口。興建鐵路對于區域經濟拉動與輻射作用影響巨大。“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便捷的交通運輸線,相比而言,海陸空,對大宗貨物的運輸,鐵路優勢尤為明顯。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土地資源以及工資分配,相比沿海的大省市有極大的優勢。在這些地方設立投資生產,最急需解決的就是貨物的物流以及成本,而這些,隨著鐵路的興建以及中國鐵路總公司貨運改革的逐步推進,憑借國家發展政策的調整以及鐵路的廉價與快速,未來的改革發展道路上,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這些省份將會從新一輪改革紅利收獲更大的份額。


以去年建成通車的杭長高鐵對江西經濟發展的影響為例:據有關人士分析,由東而望,極大地消除了江西到長三角發達地區的空間壁壘,為將來承接東南沿海的產業轉移,在硬件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等到合福線建成通車,兩線交匯,處于交匯地的上饒,將可能成為國內區域性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向西而看,處于贛西大門的萍鄉,這個通往珠三角等發達經濟區域的大門,也不必再望路長嘆;對于江西省省會南昌的構建省內一小時經濟圈,同樣助力巨大; 再者而言,江西資源豐富的旅游業,將最先受惠于杭長線的建成。


當然,任何區域的經濟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現在的經濟實力也是從改革開放后慢慢積累下來的,鐵路建設對區域經濟的拉動必然也是如此,最多只是有些區域快速明顯一些,要知道早上剛播下的稻種,不可能中午收獲稻谷。國家經濟版圖隨著改革的發展與深入,產業的轉型升級,都會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鐵路的建設得益與當今國家的經濟實力,同時也會助推我國經濟的發展,推動地域經濟版圖走向更均勻化,中西部地區發展提速化,內需拉動擴大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