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去年三月施行后,貫徹落實情況如何?20日,陜西省西安市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帶領部分市人大代表對西安市建筑節能工作進行了視察。據了解,西安市2014年建筑節能工作順利通過了全國性綜合檢查且排名在全國省會城市前10名之列。
項目設計階段施行強制節能標準
據悉,《西安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實施一年多來,全市建筑節能工作在法律法規引領下取得了豐碩成果,全市建設工程項目設計階段強制性節能標準執行率已達到100%,施工階段已達到99%;既有建筑外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去年完成27.8萬平方米;創建了38個建設項目累計544萬平方米綠色建筑項目,全年全市申報和被評定為綠色建筑項目的總數占全省總量的80%以上;完成了太陽能光熱、光電、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項目17個,累計建筑面積達到350萬平方米。
西安市綠色建筑達1000多萬平方米
在綠色建筑推廣方面,西安市出臺了“西安市建筑節能示范項目補助政策標準”,編制了全國第一部地方性《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技術規范》和全國第一部《公共建筑能耗統計監測系統技術規范》,調動和發揮了設計單位、開發建設單位、施工和監理單位的主觀能動性。其中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利用集成超低能耗、非傳統能源系統等19項新的節能技術,成功榮獲了住建部“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證書”,成為西安市綠色公共建筑項目的標志性建筑;位于高新區的博思格建筑系統(西安)辦公及廠房項目,以智能照明、自然采光、燃氣紅外輻射采暖等新技術,獲得全國首個“三星級工業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工業綠色建筑的楷模。截至2014年底,西安市綠色建筑已達到1000多萬平方米,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目標任務。
去年對25個建筑進行能源審計
去年,西安市還建成了全國第二長度近21公里的秦嶺北麓環山公路太陽能光伏路燈照明工程,消除了夜間行車及通行的安全隱患;依法完成了25個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審計和公示工作;建立了“西安市既有建筑基本信息數據庫”和“西安市民用建筑能耗統計數據庫”,實施了西北地區第一個遠程能源自動化監測和控制的試點項目。農村節能工作也得到加強,高陵縣東樊村、何村、周至縣殿鎮建成了1000多戶集中連片的村民節能型住宅,受到當地村民的贊揚。
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穩步推進
近期西安市還申報了周至縣為陜西省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縣,組織實施了一批太陽能光伏國家和省級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建筑產業現代化是住建部近期推廣的一項朝陽產業,實行建筑產業化可縮短施工工期,改善作業環境,促進農民工向新型產業工人轉變,市建委聯合西安建工集團已全面啟動西安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成立了西安建構實業公司和建筑產業化標準設計所;市建委、西安建工集團聯合西安大專院校及相關企業主編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暫行)已作為地方標準在陜西省頒布實施,基本建立了產、學、研一體化體系,西安建工集團渭北工業園區基地,近期也被省住建廳確認為全省第一個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基地將為西安市實現節能降耗、減少施工現場二次揚塵、治污減霾作出積極貢獻。
近日,市建委還起草了“推進西安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將待市政府審議后實施。同時市建委還正在編制《太陽能路燈照明技術應用技術規范》,彌補了全國此類規范的空白;正在起草“全市建筑節能‘十三五’規劃”,并計劃與英國駐華使館聯合舉辦“綠色建筑與可持續發展城市”研討會,推進綠色建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