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謝橋街道唐家寨村村民向記者反映,自建安置房過程中,因自行修建的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被認定為違法建筑,遭到政府強拆。萬山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1月21日向記者回應,沒有對唐家寨的自建安置房進行拆除,但規劃要求多層建筑修建須采用磚混結構,混凝土框架結構不符合規劃要求。
村民李翔(化名)告訴記者,位于銅仁市萬山區謝橋街道唐家寨村的原房屋被用作房地產開發。2014年3月,謝橋管委會陸續將安置小區的宅基地交給村民,村民開始自建安置房。
但2014年5月,萬山區謝橋新區管委會和謝橋街道辦事處帶領公安、特警等上百人,強行拆除了唐家寨村民周化學的房屋,理由是“不準修建混凝土框架結構”。之后,李翔的母親及其他幾名村民的房屋也遭到了拆毀。
記者從李翔出示的一份《萬山區城鄉規劃違法建筑拆除通知書》看到,村民自建的房屋被指修建成“框架結構”,同時“不經主管部門的批準擅自建設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須自行整改,否則政府將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通知書的落款單位為“謝橋辦事處綜合執法大隊”,時間是2014年7月8日。
但記者注意到,該通知書并沒有注明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具體哪條法規。
李翔說,自家房屋被拆后,他從當地相關部門了解到,村民自建房“只能按照磚混結構修建”。而100多戶村民聯名要求修建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申請,被以“防止以后加層改建”、“防止以后商業化”為由遭到拒絕。
公開資料顯示,磚混結構是以實心磚為砌塊構成的砌體結構,而以混凝土框架結構修建的房屋,與前者相比,自重小、建成的開間大以及抗震能力強。目前我國新建的多層、高層建筑已逐步淘汰磚混結構。
謝橋新區管委會以及謝橋街道辦事處的負責人以“正在開會”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萬山區住建局安置區相關負責人1月2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否認對唐家寨村民自建安置房拆除。他說,并非強制不準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但“不按照安置房的規劃來建房,政府肯定會采取措施干預”。
上述負責人稱,根據安置區房屋規劃,不采用混凝土框架的原因,除了造價偏高以外,安置區房屋的整體風貌無法統一。
萬山區住建局另一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補充解釋說,安置區房屋的規劃建設“只有專門的設計圖紙,政府沒有文件”。當被問及“磚混結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該工作人員說:“我不懂,這是專業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