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泰集團通化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亞泰集團在吉林省東南部地區的水泥生產基地,是吉林省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企業。面對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公司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設備工藝水平,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品結構,建設資源綜合利用型、環境友好型現代化水泥企業,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該公司原為通化特種水泥集團公司,由于資金不足,沒有能力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設備工藝不先進,市場競爭能力不強。2009年在省、市政府的積極支持下,公司與亞泰集團重組,整合資源。亞泰集團重組后,投資7億元對公司設備進行升級,經省發改委批準的兩渣一灰綜合利用日產4000噸特種水泥熟料生產線于2010年建成投產,同時建成配套的帶余熱發電系統,使公司的工藝設備整體達到先進水平。公司列入2013年國家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符合國家水泥產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
在提升企業設備水平的同時,公司積極整合水泥布局,2010年對原有的子公司枊河水泥公司不再進行經營,積極退出,放棄落后產能20萬噸。2012年對下屬子公司梅河口貴成水泥公司實施停產,淘汰落后產能30萬噸。同時提高水泥集中度,以亞泰通化水泥公司為主進行水泥和熟料生產,減少了水泥企業的數量,減少了環境污染,提高了經濟運行效益。
為落實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公司對能耗較高的生產線率先進行淘汰。2011年拆除了兩條帶余熱發電中空窯,淘汰熟料產能36萬噸。2014年計劃淘汰1條干法中空窯,淘汰熟料產能30萬噸。現已編制了設備拆除計劃和招標方案,計劃7月下旬完成招標,8月下旬完成窯體拆除。目前公司僅有一條生產線,為新型干法窯,今后將不進行擴大產能的項目,主要從內部改造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消耗、完善環保等方面挖掘潛力,提高競爭能力。
公司在水泥和熟料生產中按國家政策要求,積極利用廢渣生產水泥,在熟料和水泥生產過程中以轉爐渣、粉煤灰、煤矸石、鐵石尾礦、礦山排渣產生的廢灰石等為原料,年利用廢渣量30-60萬噸,為減少廢渣占地污染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公司積極開發生產特種水泥,如道路水泥、中熱水泥、低熱水泥、低堿水泥和高標號水泥,優化產品結構,利用廢渣生產綠色建材產品,提升建筑質量。
公司在積極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堅持進行技術改造,增強產品競爭力。公司在亞泰集團總體規劃指導下,制定了十年發展規劃,突出以技術改造促進技術升級。一是實施質量提升改造。2014年實施礦山自動配料,投資200萬余元,安裝了礦山灰灰石在線監測儀,對采出的礦石指標含量隨時進行檢驗,隨時調整配料方案,使生產配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二是加強環保改造。公司生產線按國家標準設計,經省環保廳驗收合格投入生產。為了適應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公司2013年建設了脫硝項目,2014年投入運行,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了50%。公司計劃繼續加大改造力度,對公司的部分收塵設備進行更新,進一步提高收塵效果。三是加強節能改造。根據國家對水泥行業整體不斷提高能耗標準的要求,對生產工藝耗能設備進行核查,分年度對設備進行更換,按最先進的標準,配置相關機電設備、工藝設備。在目前公司能耗指標已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前提下,將能耗降到最低。四是繼續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對生產工藝線進行完善,建設粉煤灰儲庫,增加廢渣儲存能力,加強對工業廢渣利用的專題研究,對本地區的廢渣進行生產水泥開發試驗,進一步提高廢渣參量比例,在保證產品質量前提下,盡全力使用更多的廢渣,開發生產多品種特種水泥、高標號水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