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功業與夢想——柳工機械戰略布局突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4-2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材網
核心提示:功業與夢想——柳工機械戰略布局突進
  勿庸置疑,柳工數十年來取得的巨大功業在中國機械工業發展史上留下的輝煌已是濃墨重彩。環顧西南、西北市場,柳工早無敵手,但對柳工人來講,似乎永遠沒有舉杯言歡的時候,大功業背后無疑潛藏著更大的雄心。 

  柳工的心思伴著手中棋子而動,漸行漸遠,隨時悉心謀劃未來戰事。特別是從近年來柳工的戰略舉措觀之,謀局全國,走向世界,這才是其終極夢想!西漸東進,由南而北,輻射全國,天馬行空的柳工一路布點,如今,多重線條勾勒、虛實相生的全國市場戰略棋局已越來越清晰。 

  策馬東進 

  動畫片《蠟筆小新》中曾有這樣一段對話,說來好笑,但類比到市場布局中卻令人深思。小新和伙伴被惡狗追趕,小新使勁往前跑,小伙伴說別費勁了,你跑不過狗的,小新卻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而近十年來,柳工在戰略布局上的反應之快確實讓對手措手不及。早在2000年前,柳工突破原有戰略格局的大構想已在醞釀之中;而后,柳工志在實現全國戰略新格局的棋招頻出,其思路之清晰,速度之迅捷,震驚業界。 

  2000年8月18日,柳工股份以1130萬元控股江蘇江陰交通工程機械廠,成立江陰柳工道路機械有限公司,將壓路機補到產品鏈上。由此,柳工第一次邁出柳州,走向全國。02年,柳工正式收購上海叉車,組建上海柳工叉車有限公司,再把柳工的產品單上添上叉車一欄。時隔半年,柳工突然取道揚州,“先控股、后整體并購”將揚州建機納入麾下。 

  正當人們以為柳工的這次東部戰略運動已經棋至終盤時,新棋又出! 

  2003年夏末,柳工斥資2億元入駐鎮江,組建小型工程機械生產基地。并預計,到2010年,這一新基地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5億元。據當時有關協議稱,鎮江柳工生產基地達500畝,其中一期工程投資1億元,計劃用地200畝;二期工程將與國外知名公司合作建立小型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主要承擔裝載機結構件生產、小型工程機械總裝等任務。 

  至此,柳工集團已擁有控股、參股及合資企業25家,在鞏固西部根據地的同時成功浸淫沿海,柳工的東部戰略布局已顯出清晰輪廓。 

  人們不禁猜測,西部市場占其裝載機銷量半邊天的柳工傾力布局長三角,到底意欲何為?這一連串的介入動作當然不會是一時沖動。 

  在國內,幾乎每一個機械工程企業的發展都存在地理位置造成的區域局限問題,柳工也不例外。區域局限對市場輻射能力的影響不言而喻,柳工地理位置偏于西南一隅,不靠海不沿邊,在交通、資源、人力各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出身于“桂中商埠”的柳工肯定不滿足于將自己定位于一個區域性成功企業,他更鐘情于全國布局、多元經營的強勢集團。然而,已有的棋局顯然不足以支撐他與全國高手過招的雄心。基于這樣的大戰略驅動,環環相扣的柳工東擴才應勢而出。 

  東進,正是柳工打破重西輕東的不平衡格局的一種勇敢嘗試。雖然在西南、西北市場上所向無敵,但東部及周邊戰場上,柳工與占據天時地利的廈工、徐工、龍工等相比常常處于劣勢,柳工必須在這片需求量、購買力在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此外,原材料采購及產品銷售的運輸成本問題,也讓偏居一隅的柳工頭疼不已。而落腳東部后,一臺小型機械大概可以節約7000元到8000元的物流成本;而且就長遠來看,小型機械的主要市場必然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只有就此安插棋子,才能近水樓臺先得月。 

  后來的事實也證明,柳工策馬東進,這一招棋實屬一舉多得。 

  收購江陰交通工程機械廠后,柳工立即著手資源的充分整合,經過幾年的發展,這里已經成為柳工業務鏈中的“中干”力量。壓路機業務,彌補了柳工業務鏈相對單一的缺陷,豐富了柳工的產品系列,為柳工在路面機械的開拓打開了局面。07年,柳工銷售壓路機近千臺,國內市場份額接近10%,行業已經排到第4名,同比增長達45%。對于之前從未接觸到的新產品,柳工憑借雄厚的研發能力、一流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完善的營銷網絡,使一個頻臨破產的企業起死回生、而且成績斐然。 

  江蘇柳工交出的成績單也毫不遜色!2004年7月,成立不到一年時間的江蘇柳工已經批量下線小型工程機械。在這里,滑移裝載機、挖掘裝載機、小型裝載機等小型工程機械產品的研發制造,極大拓展了柳工的產品范圍,填補了柳工甚至民族企業在此領域的空白。如今,江蘇柳工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小型工程機械研發和制造基地。在這里研制的滑移裝載機375憑借多項素以“可見專利技術、優越的性能參數以及較高經濟效益,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2007年度二等獎。這就是見證,短短幾年的時間,柳工迅速地把小型工程機械發展壯大,成為國內此領域的領頭羊,與國外大品牌一起爭奪市場,來勢兇猛。 

  柳工的東進,數年內收獲極豐。它在短時間內便奠定了柳工在壓路機領域和小型工程機械領域的發展基礎。而柳工東部戰略布點的基本完成,對企業將來發展的戰略影響更是不可估量。“東擴是產品結構系列化、多元化發展的需要,也是柳工繼續保持‘排頭兵\’地位的需要。”柳工董事長王曉華并不隱諱柳工的戰略意圖,他表示,“柳工東擴的著眼點在于通過邁進長江三角洲,將圍繞工程機械的相關產品延伸到那里,有效利用沿海地區的生產、管理、人力等各種優勢資源。” 

  柳工東部戰略布點的完成,讓心思復雜的觀望者又多了幾分猜想。柳工的戰略暢想到底有多遠,是就此止步,息心經營自己的現有布局,抑或中場休息,繼而開拓其他局面?柳工而后的戰略舉措很快拋出了答案。

  全國謀局 

  08年,歲末年初,柳工在戰略布局上突然又有了新動作。 

  1月16日下午,“柳工北部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基地”投資協議在天津市正式簽訂。柳工北部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基地,2008年產出目標為CLG855裝載機1000臺;2009年7月開始推土機項目研發和制造,年產目標2000臺。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達產后實現各類工程機械產品銷售1萬臺以上,銷售收入50億元。據了解,該項目已被列入天津市政府2008年20項重點工業建設項目之一。 

  很快又有消息:2008年2月22日上午,蚌埠市政府與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投資建設蚌埠起重機研發制造基地項目框架備忘書。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將通過股權收購方式收購蚌埠市振沖安利工程機械公司全部股份,重組成立“安徽柳工起重機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億元人民幣,并在市高新區投資建設起重機研發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規劃用地500畝,建成后可達到年產各類起重機5000臺,預計市場占有率達15%以上,銷售收入30億元人民幣。 

  一項協議,一本備忘書,讓觀望者終于明白:柳工的戰略目標不止沿海,而是全國。投資天津、牽手蚌埠與柳工東進相比,意義更為深遠。柳工挺進東部,肯定有其戰略構想,但短期初衷在于完善自己的產業鏈,增加產品品種,擴展柳工產品業務。而柳工投資天津,除了打造推土機業務之外,還制造裝載機,這能說明什么呢?縱觀柳工產業布局,已成三點鼎立之勢!西南、華東、華北,根據國內市場布局的特點,結合柳工的這三點布局,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柳工的輻射范圍將遍及國內市場的每個角落!西南本部,輻射西南地區和中南地區,華東分部,輻射華東地區、中部地區,天津基地,輻射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至此,一個完美的布局已經成型! 

  至此,柳工終于上實現了自己在國內市場的基本戰略部署,實現全產品、全市場的生產和銷售。 

  博弈暢想曲 

  在布局國內戰略格局的同時,柳工走向世界的步伐亦從沒有停止。走向世界,與國際品牌一決雌雄,這才是柳工的終極目標。近50年來,柳工的發展還有一道清晰的軌跡———引進、消化、吸收、開發、創新,形成強勁的競爭實力,進而持續擴張,勇闖國際市場。2003年初,柳工董事會提出了“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的發展思路,并把這作為企業的中長期發展目標,當年柳工出口金額增至700多萬美元,裝載機出口量高居全國榜首。 

  面對“入世”后企業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的新環境,柳工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和市場一體化的步伐正在明顯加快,21世紀世界經濟是合作與發展的新世紀。企業之間達爾文模式的“單純競爭”即將結束,新一輪雙贏模式的“合作競爭”正在興起。如果僅憑單一企業的力量,是無法抵御外來競爭的壓力和沖擊的。因此,作為行業領頭羊之一的柳工,必須打開“廠門”,眼睛向外,加快“走出去”的戰略準備,必須在全球范圍內更大和更深層次地開放自己,在開放中經受沖擊,鍛煉體魄,挖掘潛力,培育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拓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因此,基于國際化戰略的需要,柳工在行業內率先采用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用信息技術全面提升傳統企業,取得顯著效果。在生產系統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控制模式,先后將MRPII、ERP軟件在生產領域貫徹實施,使柳工的生產能力、生產潛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2004年4月份,柳工裝載機月產銷量雙雙突破1800臺,是過去月產量的6倍,創造了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奇跡。 

  柳工在保證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同時也在奮力沖擊國際市場的大門。針對國外市場,柳工逐步轉變營銷理念,在非洲、南亞地區選擇可以提供零配件、售后服務、培訓等系統服務的優秀經銷商。同時有目的地參與國際技術合作,參加展會。在2003年5月柳工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土木工程和建筑機械展覽會,是國內惟一參展的工程機械制造商。2004年又相繼以強勢陣容參加了中國———東盟和上海寶馬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分別展示了柳工的“G”系列裝載機、挖掘機,以及壓路機、叉車、攤鋪機、滑移轉向裝載機、混凝土拖泵、混凝土攪拌機等8大類20多種產品。在展會期間,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泰日、越南、也門、新加坡等國家的客商對柳工產品表示了濃厚的興趣,現場簽訂了出口澳大利亞、烏克蘭、毛里求斯等國共12臺各類型號的裝載機和挖掘機合同。今年3月15日至19日,柳工CLG888II輪式裝載機、CLG856II輪式裝載機、CLG906挖掘機和CLG380滑移裝載機等4臺產品,亮相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全部被一個客戶買走。柳工品牌正得到國際用戶的認可,以穩健的步伐走向世界。仍待字閨中的柳工,向來不掩飾自己渴望進行國際合作的心意。至于紛至沓來商談姻緣的有心人,坊間也多有傳聞。 

  “我們在公開場合都宣布,歡迎合作合資。這是為了柳工更好的發展,通過技術合作提高品牌競爭力,達到雙贏。”如同不少專家指出的那樣,柳工管理層一致認為,企業間達爾文模式的“單純競爭”即將結束,新一輪雙贏模式的“合作競爭”正在興起。“有志于走出國門的柳工需要在全球范圍內更大和更深層次地開放自己,在碰撞中鍛煉體魄,培育國際競爭力。但是在國際勢力的激戰中,單憑中國企業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 

  消息一出,不少國際知名企業甚感興趣。但玉成好事之前,柳工對此不愿也不能多談。期待著搭上“國際快車”的柳工顯然有自己的心事。 

  而技術嫁接似是此次招婿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此,業內人士一語道出了眾多國內巨頭的隱憂,“技術落后必將成為今后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最大瓶頸,甚至可以說與國際巨頭相比,中國企業的技術開發應用不止落后了一個時代。” 

  當前,國內市場國際化傾向明顯,國內弱勢產品幾乎全線潰退,而不少高技術含量的國外產品一統天下。近兩年,國外同行更是悉數到場,技術絕對領先的歐洲、日本、韓國勢力在市場上鯨吞蠶食,尋求破局之策已成為國內企業自救的必修課,否則無論歷史上多么輝煌,仍無法避免被消滅或淪為外國品牌加工廠的厄運。 

  雖然合資對象尚未浮出水面,但柳工早已迫不及待地開始改寫命運了,將棋局設到了國外土地上。通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柳工集團已擁有控股、參股及合資企業25家。王曉華說,柳工東擴,其著眼點并不在于單純的擴張,而在于通過邁進長江三角洲,將以工程機械為中心的相關產品延伸到那里生產,從而直接吸納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和國際化的產品開發及營銷人才,實現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圈的夢想,實現“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的戰略目標。“既然他們能進來,我們就能走出去,5年不行就10年,10年不行15年。”柳工董事長王曉華誓言要將柳工提升到一個“開放的國際化的”高度。 

  莫測風云中,隱約聽到這股中國勢力揚起的火紅大旗獵獵作響。 

  相比于國內市場的輕車熟路,試圖博得國際認可必定不易,而有著國際化夢想的柳工卻在繼續舉步維艱地邊緣行走,一年一年,一步一步,在不經意之間崛起。 

  此外,柳工還借機各大國際展會嶄露頭角,持續亮相以提升國際知名度。2003年5月,柳工作為國內惟一參展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亮相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土木工程和建筑機械展覽會。柳工曾攜4臺拳頭產品出現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引發廣泛關注,其產品全部被一個客戶包攬。 

  對國人而言,柳工的國外博弈值得期待。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