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借力信息化平臺 徐工向全球前三強發起沖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工業報新聞網
核心提示: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兩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現場會上,徐工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鎖云指出,未來,徐工集團將始終堅定不移地圍繞“三個更加注重”經營指導思想和“千億元、世界級、國際化”的戰略目標,充分借力信息化平臺,向全球行業前三強的目標全力發起沖擊。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兩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現場會上,徐工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鎖云指出,未來,徐工集團將始終堅定不移地圍繞“三個更加注重”經營指導思想和“千億元、世界級、國際化”的戰略目標,充分借力信息化平臺,向全球行業前三強的目標全力發起沖擊。


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據介紹,徐工集團兩化融合工作在行業內起步最早,是兩化融合實踐的開拓者。縱觀該集團兩化融合工作發展歷程,歸納起來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行業破冰。在“九五”、“十五”期間,受當時信息化技術水平的限制,很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是一片空白,徐工已經在企業信息化方面破冰前行。1996年其開始推行FourthShift、ORACLE等MRP、 MR鄄PII系統的實施;1999年成為國家863計劃CIMS重點推廣應用企業和國家863機器人主題產業化基地;2001年開始實施國家“十五”、 863一期重點項目“機群智能化工程機械”、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機群智能化路面施工機械”等,開始使用有線/無線數據自動交換技術、工作狀態監控技術、在線檢測、車輛負荷傳感自動變速等先進技術在大噸位汽車起重機、攤鋪機、攪拌站等主機上的應用,開發出了大型施工設備的智能化機群。


第二階段,整體提升?!笆晃濉逼陂g,徐工信息化建設駛入發展快車道,并在各領域顯效發力。2008年成立集團信息化管理部,2009年全面啟動徐工集團信息化整體提升工程,整理物料、BOM、工藝路線數據共計220萬條,提煉管理DNA339個,開發程序1086項,覆蓋17家單位。實施項目整體推進信息技術與管理方式、制造技術、研發模式的結合,建成一流的精益管理平臺,實現研發數字化、制造生產柔性化、管理流程可視化、管理方式網絡化、運營管理精益化,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支持了徐工機械戰略目標的實現,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企業綜合應用集成。


第三階段,深度融合。自實施“十二五”戰略規劃以來,徐工集團開始兩化深度融合實踐。該公司更加重視信息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倍增效應和拉動作用,突出物聯網、云計算、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新理念在企業的推廣和普及,不斷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在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為抓手,實現在研發平臺、制造平臺、采購平臺、市場平臺等方面的資源共享,突破了一批占據行業制高點的高端產品和核心專有技術,打造出現代化、智能化制造體系,系統性推進信息化管理:“160噸至1200噸大型全地面起重機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被列入國家工信部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支持名單,“千噸級超大履帶起重機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課題;2012年,其最新研發的20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12噸裝載機、第四代全智能筑路機械等“三高一大”產品,形成了批量制造和批量銷售,以高端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全球壟斷,形成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具代表性的新技術制高點。


不斷創新營銷模式


近年來,徐工集團通過實施兩化融合,不斷探索創新營銷模式,已初見成效。


一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平臺。2012年通過呼叫中心和電子商務平臺促成銷售額20億元,用信息化手段試水“鼠標+工程機械”創新營銷新藍海,在中國工程機械領域率先創造新的市場增長點。


二是加快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2010年徐工集團設立了國內首家工程機械物聯網應用研發中心,開展基于移動通信技術的相關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在車輛位置監控、車輛工作性能檢測、健康狀態評估、故障診斷與預警、遠程維護、主動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12年推出新一代物聯網智能信息服務平臺,突出精細化作業、智能運營、自助平臺、可視化管理和零距離服務,重點發展高度傳感器、故障模型、專家系統和多技術融合等新技術。徐工集團積極發展和壯大江蘇的物聯網產業,形成了行業的示范應用,對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


三是大力發展移動應用平臺。營銷服務方面,上線移動CRM系統,構筑手機移動平臺,從受理、派工、響應、到位、發件、完工直到回訪的整個服務過程,都通過手機移動平臺來完成,實現了“10分鐘響應、2小時到位、24小時完工、48小時回訪”,有效改善了客戶售前、售中、售后的過程管理,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主動、及時、有效的服務。


信息化水平行業領先


目前,徐工集團處于兩化深度融合階段,單項應用、綜合集成應用和模式創新等水平和能力一直處于行業內領先地位。企業90%的產品在研發設計方面實現了 CAD二維設計向CAD三維設計的轉變,建設全球產品協同研發信息化平臺。目前,徐工和寶鋼、上柴等500家主要協作廠商建立了協作信息化平臺,核心供應商企業直接根據徐工采購計劃形成自己的生產計劃,實現了徐工生產計劃與供應商供應計劃的銜接,形成優勢互補的供應關系,降低了采購費用,實現了按生產節拍供貨和零庫存管理。


此外,徐工集團還依托于SAP平臺,構建了包含產品研發與工藝(PDM)、生產計劃與控制、采購與物流等六大業務領域一體化運作平臺,實現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工作流的四流合一,并以此為核心樞紐,根據各業務領域的需要,向外深化延展至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球協同辦公平臺等,打破了信息壁壘,在核心業務和關鍵環節之間高效集成,為支撐集團從“戰略控股型”向“戰略經營型”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建立了由徐州網絡、國內網絡、海外網絡組成的徐工全球網絡作為兩化融合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徐工集團信息化管理部部長張啟亮在《融合·智造·創新》專題報告中指出,智能制造是徐工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通過管理信息化與設備自動化的深度融合,利用各種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構建設計制造一體化、管理智能化、數據信息化、控制自動化的智能制造體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