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是中聯重科的大收購年,收購意大利CIFA公司只是個開始,我們相信緊跟而來的還有一系列大手筆。自昨(4月2)日慧聰工程機械網發布《中聯收購全球行業排名第三的意大利名企》一文后,引起行業內外的強烈關注,一位網友發表“里程碑式的收購”評論文章,讓我們更為震撼。
里程碑式的收購 (網友感言)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長久以來充滿貶義的俚語,被中聯重科賦予了嶄新的褒意。中國的傳統企業,特別是重型工業企業,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在工業文明發祥地的歐洲,贏得了如此之多的驚嘆的話語。
中聯重科上演的這出大戲,與其說是中聯重科的個體行為,不如說中國企業的集體夢想。在與世界同臺競技的斗牛場上,經過三十多年的匍匐,中國制造,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開始了與西方強國的比肩而行。
國際并購,對中國而言,一直是個令人傷感與痛心的詞組。在這個詞組的造句中,中國,歷來就站在賓語的位置上。2006年凱雷并購徐工案,之所以引發了超越這一案例的有關民族工業的沉重的論戰,就因為在此之前,眾多的民族品牌在國際并購的浪潮中被逐一吞噬。想想,有多少耳熟能詳的國產品牌已經成為了遙遠的記憶?
在這樣的追問與焦慮中,成長中的中國企業也邁出了跨國并購的步伐。2004年始,中國企業從國內市場的飽和中抬起頭來,在全球范圍內尋找發展的機會。只是這樣的主動出擊,并不像媒體所歡呼的“中國海外的并購時代到來了”,因為被中國企業并購的海外公司在國際產業格局轉換中大多處于劣勢,中國公司的收購還是一種“撿芝麻”式的收購。
但今次不同,由于中聯重科并購的“標的”額度如此巨大,并購的對象如此搶眼,對中國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一次國際化的實戰演練。這一次,我們不僅擁有了國際化的中聯,還開始嘗試掌控全球化的產業鏈。當然,一切都還剛剛開始,正如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所言:更關鍵的,還在于一次正確的重大決策之后的后續決策。
里程碑式的收購雖然已經結束,一出大戲的結尾遠遠沒有到來。在未來更長的時間里,中聯一直會成為中國甚至是世界的熱點,它的各種消息還將不斷地給中國企業插上更多的夢想的翅膀。
或許,這就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