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際市場 » 正文

2014第15屆俄羅斯國際建筑及工程機械展開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1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2014年6月3日,第15屆俄羅斯國際建筑及工程機械展在莫斯科克洛庫斯(CROCUS)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

2014年6月3日,第15屆俄羅斯國際建筑及工程機械展在莫斯科克洛庫斯(CROCUS)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


在本屆CTT展開幕式上,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和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作為俄羅斯CTT展的中國獨家代理,主辦方專門邀請了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上臺致辭,蘇子孟秘書長代表協會對主辦方的熱情邀請表示感謝,并對2014年CTT展隆重開幕表示衷心祝賀。


開幕式上他講到:“莫斯科CTT展是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工程機械專業展,近年來伴隨著主辦方的辛勤努力,其規模和質量大幅度提高,越來越受到中國展商和用戶的普遍重視。本屆展會,共有153家中國企業參展,吸引了一批中國客戶前來參觀?!?


同時,他表達了對未來兩國加強在工程機械行業的進一步合作,前景十分廣闊的信心。他指出:“目前,中俄關系已提升至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新階段。兩國推動雙邊貿易額在2015年前達到1000億美元、在2020年前達到2000億美元,并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等各領域深入合作,必將為兩國工程機械行業提供難得的合作機遇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CTT展,作為俄羅斯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工程機械企業和用戶之間共同交流,加強合作,增進友誼,互惠共贏的重要平臺,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地成果”。最后,預祝本次展會取得圓滿成功。


開幕式后,蘇子孟秘書長與俄羅斯莫斯科州投資與對外合作部部長丹尼斯、辦公主任安東舉行了小型會談,就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俄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展會期間,還會見了俄羅斯相關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友好的會談。


俄羅斯國際建筑及工程機械展于1999年在莫斯科首次舉辦,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14屆。長期以來該展在主辦方和俄羅斯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為參展商和參觀商帶來成功和驚喜,已成為俄羅斯、中亞及東歐地區規模最大的建筑及工程機械展會。該展每年一屆,從最初的4750平米、43家參展企業(國外展商15家)、4100名觀眾,發展到2013年的131,242萬平米、1037多家參展企業(國外展商占近2/3)來自30多個國家的展商,分別來自中國、芬蘭、德國、意大利和韓國。進一步的參展商來自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白俄羅斯、加拿大、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法國、日本、哈薩克斯坦、立陶宛、荷蘭、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士、臺灣、土耳其、烏克蘭、英國、美國等,觀眾達到36450多名。


本次展會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徐工、三一、中聯重科、柳工、山推、國機重工、西安筑路、恒天九五、英軒重工、京城重工、撫順永茂、力士德等行業知名企業參展。參展的其他國際企業主要來自德國、意大利、法國、澳大利亞、芬蘭、日本、韓國等。


展會第一天,蘇子孟秘書長與北京天施華工國際會展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尤西等一同走訪了參加本屆展覽中方主要企業,并重點與三一重工高級副總經理俄羅斯大區經理張重科、中聯海外公司副總經理陶思陽、柳工副總裁、國際營銷事業部總經理羅國賓、英軒重工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衣曉明、西安筑路副總經理劉士杰分別就本企業在俄市場開拓現狀和本屆參展情況進行了交流。


應柳工邀請,蘇子孟秘書長還參加了柳工當晚舉辦的海外經銷商大會,并致辭鼓勵企業繼續努力開拓俄羅斯市場,為實現中俄既定的擴大雙邊貿易做出貢獻。


展會第二天,蘇子孟秘書長繼續參加中俄雙邊交流活動并繼續走訪中國展商,現場了解企業海外市場狀況。


蘇子孟秘書長在展臺應約同俄羅斯區域經濟發展中心副總裁斯維特蘭娜等5人進行了洽談,并就在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新形勢式下,為促進兩國基礎設施、能源、礦業等領域的發展,就雙方共同在上海寶馬展、北京BICES展期間,舉辦中俄經貿論壇活動交換意見并達成初步合作協議。


秘書長蘇子孟還在中方展臺約見了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展覽中心總監扎魯賓.瓦切斯拉夫,就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及經濟促進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聽取了對方關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展覽中心的介紹,就共同發展相關領域展覽合作交換了意見。


蘇子孟和楊明共同走訪了在俄發展較快,市場潛力較好的撫順永茂建機的室外展區和力士德展臺,并同其俄羅斯代理商就市場銷售情況和相關政策進行了討論,力士德代理商利用其在俄西北、西南、北部、東北、東南的銷售網絡,迅速拓展當地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業績。


當天下午,蘇子孟秘書長走訪了京城重工展位,與京城重工副總經理梁延俊就公司如何開拓俄羅斯市場進行了詳細交談。


之后,蘇子孟應邀參加了山東臨工進軍俄羅斯市場10周年新品發布暨現場交車慶典活動,并致辭表示祝賀。山東臨工自進入俄羅斯市場以來,積極執行代理制發展戰略,近幾年在俄羅斯市場發展迅速,其裝載機產品的市場份額位列當地市場第一。在活動現場,蘇子孟秘書長與山東臨工的于孟生執行總裁、進出口公司王總、客戶代表依次發言,交流感想,同經銷商進行了熱烈溝通。蘇副會長祝賀并勉勵山東臨工的當地員工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展會第三天,蘇子孟秘書長應約會見了巴什基爾展覽公司總經理阿里賓娜-維麗耶夫娜,就俄羅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基礎設施建設及道路設備市場行情交換了意見。最后,雙方就下一步推動在烏法市舉行的道路機械展合作達成一致意見。


俄羅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位于俄羅斯西南部,面積143萬平方公里,擁有400萬人口,是俄最大的工業區和農業區之一。該共和國機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輕工等行業全國領先,并擁有包括鐵路、公路、航空、內河和管道運輸在內的完善的物流運輸體系;2012年該地區GDP總值超過1萬億盧布,增長效率穩步超過俄羅斯聯邦全國增長效率,它還是一個風景秀麗、工業發達、多民族聚居的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共和國。


烏法市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首府,是烏拉爾地區行政、工業、文化、科技中心,擁有先進的石油加工工業,在技術裝備及工作效能方面位列俄羅斯前列。烏法市也是一個重要樞紐,是除莫斯科外唯一一個有兩條國道(M7伏爾加和M5烏拉爾公路)匯集的城市。


秘書長蘇子孟應中聯重科高級總裁張建國及格林伍德國際商貿園區總經理楊海義邀請,參觀考察了莫斯科格林伍德國際商貿園區,參加了中聯重科俄羅斯辦公中心開業儀式暨產品推介會并致賀詞。在產品推介會上,俄羅斯建筑起重機械代理商和土方機械代理商分別參加了授權儀式。在隨后舉辦的開業儀式上,蘇子孟秘書長同中聯重科俄羅斯最大用戶單位總經理共同為該中心揭牌,以示慶賀,作為貴賓他還接受了黑面包沾鹽這一象征幸運的俄羅斯當地民族的最高禮遇。會后, 蘇秘還同中聯重科俄羅斯代理及用戶代表在該中心的會議室就中聯產品在俄銷售和使用情況進行了洽談。


格林伍德國際商貿園區位于莫斯科州紅城區,坐落在莫斯科大環69-73公里處,緊鄰俄聯邦最大的國際展覽中心和歐尚大型購物中心,從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到格林伍德國際商貿園區僅需13分鐘車程,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中聯重科俄羅斯辦公中心新址就位于該園區的17號樓。


CTT展覽會進入第四天,作為中國展區組展單位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展位上,各界來訪人士絡繹不絕。在繼續展商走訪后,迎來了俄羅斯西伯利亞展覽中心股份公司總經理沙波瓦羅夫-安德列及中國經濟日報駐莫斯科首席記者廖偉徑的到訪。


上午11時,西伯利亞展覽中心股份公司總經理沙波瓦羅夫-安德列按約來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北京天施華工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子孟、北京天施華工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國際部項目經理尤西進行了接待。


作為西伯利亞地區最大的展覽中心負責人,沙波夫-安德列對該中心進行了詳細介紹,對西伯利亞地區的工程建設項目和已經舉辦的展覽項目進行了匯總,表示對作為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中國的工程機械設備非??春?,希望能整合雙方優勢資源進行合作,共同搭建西伯利亞地區的工程機械行業合作的有效平臺。


秘書長蘇子孟認真聽取了沙波瓦羅夫-安德列的介紹后,表示贊同并指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和發展不斷擴大,隨著俄羅斯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推進,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面對俄羅斯市場而言,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和合作契機。因此,中方也希望能借此機會達成共識,并共同探討未來合作。沙波夫-安德列先生表示將于近期前往北京,就進一步合作進行具體商討。隨后, 中國經濟日報社駐莫斯科首席記者廖偉徑就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入俄羅斯市場情況對蘇子孟秘書長進行了深度專訪。


蘇子孟秘書長根據中俄雙方以新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共同努力合作為實現在2020年雙邊貿易達到2000億美元的經濟目標為背景,講述和分析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優秀產品適銷對路,滿足俄羅斯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目前和未來的需求,并結合現場參展的中國企業作為案例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品走向俄羅斯市場充滿信心。


2014年全球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增長點主要來自俄羅斯、巴西、印度、越南、泰國等新興經濟國家及非洲市場基礎設施的投資增長。而俄羅斯進口外國機械設備的規模占到俄進口總額的30%,這給日益發展的中國機械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根據官方調查,俄羅斯建筑工程企業的設備折舊程度為47%,平均工作時間接近17年。俄羅斯建筑市場的基本特點是:經濟快速發展要求加快和擴大工業、交通等基礎設施和住宅的建設;大多數建材企業和建筑企業資金短缺,難以承受歐洲產品的價格,生產設備狀況不佳。俄羅斯本土的生產廠家技術水平不高、缺乏開發資金、管理手段落后,無法滿足建筑和工程企業對設備技術水平的要求。因此,在整個建筑行業中,工程機械和建筑機械的進口業務及租賃業務的發展更為迅猛,這就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而擁有海外基地、網絡布局完善、技術創新能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行業企業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