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奮斗與崛起,徐工集團一路走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與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艱難歷程交相輝映。
	
作為國內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徐工用累累碩果在“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彭城書寫了一曲“春天的故事”。
	
在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看來,“堅守工程機械主業,堅守改革和創新的大方向,而不被其他利益所誘惑,使徐工能夠在歷經風雨艱辛的不容易當中,始終毫不動搖,不屈不撓,不斷向前,走到今天。”
	
兩化融合可謂是徐工集團的又一大膽嘗試。在行業內,徐工集團兩化融合工作起步最早,是兩化深度融合實踐的開拓者,是兩化深度融合模式的創新者,是行業兩化融合評估指標體系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徐工集團2010年被國家、江蘇省和行業分別評為兩化融合示范標桿企業,2012年被工信部授予“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榮譽稱號。
	
在2014年兩化融合管理體系企業宣貫大會上,徐工集團CIO張啟亮表示,徐工目前處于兩化深度融合階段,單項應用、綜合集成應用和模式創新等水平和能力一直處于行業內領先地位。
	
采取兩級管控體系是徐工集團兩化融合工作的基礎。集團信息化管理部負責公司中長期信息化戰略規劃,各分子公司均設有獨立的信息化管理部門,具體負責兩化融合工作的實施和執行。信息化管理部采用垂直管理的模式,指導和監督各分子公司做好兩化融合工作。
	
在信息設備設施方面,徐工集團建立了覆蓋生產、研發、辦公等工作場所的集團網絡。在工業設備設施方面,徐工廣泛使用數控機床、數控加工中心、焊接機器人、噴涂機器人、切割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自動化設備。
	
徐工集團高效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工作,基本實現了信息化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采購物流、營銷服務、備品備件、電子商務、決策支持等各環節的全面覆蓋、滲透融合和綜合集成,使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效益得到了充分體現,顯著提升了企業綜合競爭力。
	
目前,徐工集團兩化融合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已逐漸顯露:產品數字化水平得到提升,新產品的研發速度加快,市場反應速度提高,客戶服務能力提升,合同按期完成率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高。同時,有利于實現知識的積累和轉移。
	
據張啟亮介紹,下一步,徐工集團將全方位、多層次去探索兩化融合新的實踐,將開展產品智能化工程、數字化工廠工程、物聯網智能信息服務工程、商業智能工程、電子商務工程、企業私有云工程等6方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