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央企爭戰冀東水泥定錘內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1-0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華夏時報  作者:華夏時報
核心提示:央企爭戰冀東水泥定錘內幕

  宋志平或許有些落寞——他執掌的中國建材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建材)在三個月前展開的那場對冀東水泥的爭奪戰中,因不敵競爭對手中材集團而敗下陣來,中國建材水泥霸主版圖構想當中重點打造的與其既有南方水泥遙相呼應的“北方水泥”被迫擱淺。

  
而他的老對手,中材集團總經理譚仲明則在2008年伊始收獲了排名國內水泥行業第二的冀東水泥,以130億元的代價最終控股唐山市的這家明星企業。

  
分析人士稱,收歸冀東水泥后,中材集團在水泥板塊的籌碼大增,將盤踞京津冀一帶,與中國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形成南北兩霸主導的競爭格局。  

  后來居上的玄機

  “昨天,我們剛剛與冀東水泥在唐山市簽了合作協議。”1月3日中午,正在唐山市出差的中材集團副總經理李建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難掩喜悅,“我們將出資130億元控股冀東水泥,不過要分3年完成注資。”

  當天,李建倫正在與唐山市的其他相關企業洽談合作事宜,他表示,因為中材集團剛剛在香港上市,不方便透露過多細節,一切以公告內容為主。

  冀東水泥在1月2日晚間發布了這一公告,根據公告內容的表述:中材集團或其所屬的上市公司將采用直接增資的方式對冀東水泥集團實現控股,中材集團在通過直接增資方式或上市公司增資方式控股冀東水泥集團的同時,用3年時間,投入資金不少于130億元(含對冀東水泥集團的增資投入的資金),使其年生產能力達到1.3億噸、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將冀東水泥集團打造成國內最大、世界前五名的水泥企業集團。

  記者試圖采訪冀東水泥時,冀東水泥集團董事長張增光的手機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而冀東水泥董秘辦的一位負責人只拋給記者一句話:“你去找(唐山市)市長吧,他負責管這個事情。”

  此次中材集團控股冀東水泥是與唐山市政府簽訂的相關協議。知情人士介紹,決定冀東水泥的最終歸屬問題,并非冀東水泥本身,真正的話語權握在唐山市政府手中。

  “實際上,中材集團和唐山市的合作不僅僅局限于冀東水泥,這只是一個切入點,未來還有更大的合作。中材集團總共將投資200億。目前此事還只是和政府間的合同意向和協議,以何種方式控股、控股比例還在商榷之中。”唐山市發改委一位官員向本報記者透露。

  相對控股取巧

  “中材集團拿下冀東水泥,在意料之中。”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莊春來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中材集團沒有去香港上市,會覺得有點意外,現在赴港成功上市,這就很正常了。”

  去年12月20日,中材集團旗下中材股份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成功募資35.89億港元。中材集團在資金方面已經具備了與中國建材分庭抗禮的實力。

  中材集團在港上市以后即宣布,將重金投資水泥業務,擬用此次募集資金的22.5%新建一條日產5000噸和一條日產4500噸的熟料新型水泥干法生產線,從而提高水泥產能。

  盡管如此,中國建材與冀東水泥失之交臂,仍然有些許戲劇色彩。去年10月8日,中國建材集團與唐山市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稱,中國建材將主導唐山市的建材市場整合,以此打造北方地區最大的水泥公司——北方水泥。半個月后的10月23日,中材集團突然插足,也與唐山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內容同樣表示中材集團將與唐山市就水泥等領域進行全面合作。

  “唐山市最終決定與中材集團合作,而非與中國建材集團,是因為中材集團在建材行業的裝備制造技術。”上述唐山市發改委官員向記者解釋。

  據悉,中材集團在裝備制造業領域的確具備獨特的優勢,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已經高達30%。中材集團目前擁有水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玻璃纖維、水泥和高新材料等四大業務板塊。

  但是,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披露,中材集團勝出、中國建材落敗的根本原因在于雙方對冀東水泥的控股權比例要求不同,中國建材集團一直希望絕對控股冀東水泥,而中材集團則見機行事只要求相對控股。

  “冀東水泥是唐山市屬最大的企業,國資委不可能將其所持有的所有股份都賣給中材集團,所以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相對控股,中材集團持股比例可能僅比唐山市多一點。”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

  不過,是否只是相對控股冀東水泥,記者并沒有得到中材集團方面的確認。

  建材資本火拼唐山  

  “中材集團和冀東水泥的合作,并不意味中國建材不與唐山市合作了,未來可能在其他的建材領域展開合作。”上述唐山市發改委的官員表示。

  記者注意到,在去年中國建材與唐山市簽署的框架協議中,除了水泥板塊外,中國建材還將充分利用唐山市的港口優勢,在礦山機械、建材機械等方面開展企業間的聯合重組,組建大型裝備企業集團;以唐山市陶瓷企業為基礎,共同完成對唐山及周邊地區陶瓷企業的重組整合,打造營業收入過百億的陶瓷企業集團。

  中國建材對此事并不愿發表過多評論,該公司一位負責人稱:“我們該做的都做了,具體選誰,就由唐山市選擇了。”

  “中材集團勝出,對于中國建材而言并不一定就是壞事。”莊春來認為,“中國建材可以集中力量發展南方水泥,由于水泥市場的區域特征非常強,如果攤子鋪得太大,整合起來非常困難。”

  毋庸置疑的是,目前中國水泥行業的競爭與整合已進入到了資本話語權時代。

  中國建材早于中材集團在香港上市,旗下的上市公司為中國建材。此外,去年11月19日,中國建材與交通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交通銀行給予中國建材150億元人民幣的綜合授信額度。

  去年10月,中國建材在與唐山市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計劃在2010年以前投資100億元,整合唐山及周邊地區建材產業。這一投資額明顯少于中材集團此次承諾不少于130億元的投入。

  “接下來,我們很快就會有進一步融資的動作。”李建倫透露,“投入到唐山市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兩塊,一部分是企業上市以后籌集的資金,另一方面來源于銀行貸款。”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