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建商砼成都公司: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善創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2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建商砼
核心提示: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是國有企業黨建一項須臾不可缺少的極其重要的內容與職能。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有生機、有活力、有實效。

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是國有企業黨建一項須臾不可缺少的極其重要的內容與職能。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有生機、有活力、有實效。中建商砼成都公司黨委在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創新過程中,正確理解創新的內涵,理清創新的思路,激發創新的動力,科學的進行創新。該公司黨委深深體會到,創新是加強前提下的創新,是繼承基礎上的創新,是探索過程中的創新。創新不是另起爐灶,也不是對原來做法的完全排斥和否定,而是一種揚棄,是在改進中發展,在發展中改進。

1、觀念創新,掌握政工主體與客體辯證關系,變被動為主動

進入21世紀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人們明顯感覺到時代變化的速度愈來愈快,各個階層群體、各種職業的人思想觀念都異常活躍,作為世界80強的中建總公司子企業——中建商砼成都公司職工也不例外,其思想和行為也與時代同行。因此,全公司思想政治文化工作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沖破在以往時期或舊時代形成的與21世紀新時代不相適應的舊觀念的束縛,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牢固樹立起與現時代同步的、相適應的新理念、新觀點、新思維。當前,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者最為迫切的就是堅定地樹立起與時俱進的新觀念。即從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高度思考、籌劃、部署工作,把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激發出來,推動企業又好又快地科學發展。另外,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是一門能動科學,要科學確切地看待思想政治文化工作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充分發揮其主體能動性作用,打破“唯書、唯上”的思維定勢和教育模式,向“唯實、唯效”轉變,變被動為主動,并且切實解決好少數基層企業、廠站不同程度存在的政治思想文化工作“想起來重要、說起來主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與不足。

2、方式創新,由單一型向結合型轉變,由單向性朝多向性拓展

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觀念要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創新,這才能做到工作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由于該公司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內容極其多樣性、多變性,其方式與方法也應多向性、多變性。特別要義無反顧地拋棄過去那種“貼影不貼身”、“貼身不貼心”的舊方式,從單純就事論事的說教式、注解式向符合人們心理規律的誘導式、解惑式轉變;從脫離實際講大話、講空話、講套話向貼近職工、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該公司黨委努力抓好兩方面的結合:第一,抓好“虛”實結合。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變“虛”為“實”,“虛”事真抓,“虛”功實做,“虛”事實干。真誠地關心職工疾苦,號準職工的思想脈搏、思想動態和利益訴求,了解職工的情緒,把握職工思想觀念的變化,既講大道理,又辦實事情。在辦實事中始終貫穿思想教育和文化理念灌輸,讓職工真切體會到解決實際問題“雷厲風行”、“熱火朝天”,又充分感受到思想文化教育與熏陶的“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從廣大職工切身利益的實際出發,把“虛”事辦實,把實事辦好,有的放矢,注重實效。第二,抓好“軟”“硬”結合。該公司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堅持“兩手抓”,即一手抓教育,抓道德與文化理念建設,這為“軟”;一手抓制度建設,抓管理,這為硬。即由單純的“教育型”向“綜合型”轉變,做到思想道德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相結合,教育引導與嚴格管理相結合,弘揚正氣與懲治違紀相結合,理論宣傳手段、文化感染手段與制度約束手段相結合。這“軟”“硬”兩手是相輔相成、優勢互補的。因為高度道德的培養,文化理念的認同,良好作風的形成,需要耐心細致的思想文化工作與宣傳教育,又要靠科學規范的制度和嚴格的管理作保證。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傳文化教育工作,十分有利于職工增強倫理道德意識;嚴格的制度管理相當利于職工更好地遵紀守法。總之,只有改變單打一的做法,進行多管齊下的綜合管理,思想政治文化工作這項系統工作才能得以順利實施。

3、載體創新,發揚傳統優點,發揮時代特點,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選準和用好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載體這個關鍵,就像解決好過河的橋和船一樣。該公司政工干部和思想宣傳文化工作者無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優點和長處,根據現代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環境、內容、對象的特點,選擇和確定具有親和性、針對性、時代性、實效性的載體,以保證達到預期的引導教育效果。第一,以崗位為依托,建立育人基地,如“青年文明號”、“崗位標兵”、“文明班組”、“創新能手”、“明星員工”等,把思想政治文化工作與兩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營造職工自覺參與的氣氛,充分發揮崗位立功、崗位奉獻的感化力和輻射力。第二,以企業文化及廠站文化作為宣傳思想和政治工作的新載體,通過明確企業使命宗旨,塑造企業、廠站形象,培養企業精神,熏陶文化理念,創造“五心級”服務,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全員在“鼓勁、順氣、暖心、正能量”和“工作并快樂著”的氛圍中養成習慣、陶冶情操、升華境界、恪盡職守。第三,大力度地積極策劃運用互聯網、電視、廣播、報刊等傳播媒介作為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載體,下大氣力拓展宣傳文化和政治思想工作的空間和渠道,提高時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

4、內容創新,以人為本,注重實在,增強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實效性

該公司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實效。就其內容而言,一要實,不能空;二要新,決不講過時話、“開黃腔”。如果21世紀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種“假、大、空”的水平,其結果必然把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方向指偏了,效果弄丟了,形象搞壞了。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內容創新的含義有二:一是跟得上國家、社會發展的形勢和企業改革、發展的形勢;二是職工身邊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內容實,就是指職工看得見、摸得著、抓得住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職工們最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就是該公司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最實際的內容。因此,緊密結合職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的實際,適應形勢,面對現實,該公司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找準其重點、難點、熱點和焦點,按照“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的要求,把心思與精力放在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上。時刻把職工冷暖放在心上,傾聽職工的呼聲,把握職工的情緒,關心職工的疾苦,解決職工的困難和后顧之憂,多做“融情、暖心、給力”的實事。

5、機制創新,構筑起科學“大政工”機制

這是該公司加強改進政治思想工作和宣傳文化工作的配套措施,也是增強公司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生機活力和效果的需要。所謂的機制創新,指的是建立起適應企業新體制、新戰略的“大政工”機制,即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各級領導干部和職工共同參與,各負其責的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和宣傳文化工作機制。為了確保這個新機制運轉流暢,還必須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一崗雙責的“大政工”網絡。

創新新機制,該公司從四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制度機制。制定一套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政工宣傳規章制度,依靠制度的規范性、穩定性和制約性,提高政治思想、宣傳文化工作管理的可操作性。二是運作機制。建立健全其運作機制應在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教育機制和滲透機制上下功夫。三是評估考核機制。根據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效益的特殊性,堅持精神成果與物質成果、近期效益和長遠效益、個體效益與群體效益、靜態效益與動態效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機統一,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四是保障機制。建立科學規范的保障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和宣傳文化工作的投入機制。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