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進入加速整合期,轉拓國外市場 
  局限于行業前三強之間的激烈競爭范圍將逐漸擴大到全行業,全行業的競爭將肇始于產品的整合。 
  兩個月時間內,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領軍企業陸續將觸角伸向全球行業大佬們-三一重工收購全球領先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公司“大象”普茨邁斯特、徐工機械則向技術領先于“大象”的施維英伸出橄欖枝,如此密集的收購與2008年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制造商CIFA的單獨案例有所不同。 
  三家公司2011年的財報顯示,徐工機械在混凝土機械市場的銷售業績僅為19.75億元,與三一重工、中聯重科超過200億元的驕人業績相距甚遠。有業內人士指出,徐工機械收購施維英是有意要追趕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 
  與此同時,三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在增長,但行業內其它上市企業的銷售業績雖然繼續上升,凈利潤卻是普遍下降,低利潤現象繼續惡化。有證券分析師對此指出,這個跡象表明行業洗牌進入加速期,產品類型整合會趨于迅猛。 
  轉拓國外市場 
  國內競爭延伸到海外,這在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將成為常態。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陸續向全球領先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發出收購函,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表面上看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做大后向海外走出去必然要經歷的一步,但實際上卻是雙方各自較量的結果。 
  一場關于混凝土機械的殘酷“戰爭”就在此時悄悄上演。4月14日,三一重工副總裁、三一重機董事長梁林河在新浪微博中稱,“混泥土設備競爭到了最后的瘋狂,競爭對手中聯重科開始在四川大范圍鎖機了,看來瘋狂后的死亡開始來襲,我接手泵送事業部的第一要求是維護市場秩序,力挽行業危局”。 
  4月15日,梁林河繼續在其新浪微博換個角度批評中聯重科。第二天,中聯重科副總裁、土方機械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中聯重科樁工業務部總經理陳曉非開通新浪微博,并發出了其第一條微博:“中聯混凝土機械連續半年超越,引得先生關注,實乃我之榮幸。三一在市場上的激進行為歷歷在目,同城兄弟,相煎何急。惜自律公約尚溫,鑿鑿之言已至。盼林河先生勿將挖掘機行業之亂象引入我混凝土行業,先習做人,再思做事。” 
  “戰爭”的范圍在擴大。銷售業績遠不如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徐工機械一位高層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透露,收購施維英的結果在本刊出版日前后就要對外公布。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徐工機械收購施維英若能順利,將對徐工機械的混凝土機械板塊提升帶來質的飛躍。徐工機械2011年財報亦是顯示,其將在2012年瞄準國際先進技術目標,突破一批重大全新產品研發和關鍵技術以及核心零部件批量配套技術。施維英就是徐工機械最先找到的一個目標。 
  國際化戰略,包括走出去收購和走出去建工廠辦公司,這是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目前都有所嘗試的路徑。從2011年的情況來看,多數工程機械上市企業的海外銷售收入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三一重工表示,其將在2012年的國際業務中“以統為主,統分結合”,以精簡、高效、快捷的業務模式推進國際化進程。 
  面臨2012年市場對工程機械形成抑制作用,以及“部分產品產能已出現過剩,競爭將更加激烈,全價值鏈競爭時代來臨,行業競爭格局正在向縱深方向演變”的徐工機械,亦是希望通過“人走出去”和“企業走出去”兩條路來實現其國際化戰略。
  中聯重科:國內享受基建景氣 國外趁低戰略布局 
  上半年收入與盈利增長雙雙超預期。受4 萬億基建投資釋放效應,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74.37%達160.88 億元,而凈利潤同比增長93.88%達22.02 億元,凈利潤增長快于收入增長與毛利率提升3.13 個百分點有關,而毛利率的提升則是上半年需求旺盛和鋼材成本走低的體現。 
  混凝土機械上半年表現優異,預計全年呈“前高后低”的正常走勢。分產品看,混凝土機械上半年增長99.12%達70.36 億元,起重機械增長61.34%達59.09 億元,其他機械增長54.93%達31.45億元,混凝土機械的高增長是東部二、三線城市及西部地區推行商品混凝土使用的結果,起重機械上半年以20-25 噸的小噸位散客需求為主。展望下半年,三季度是傳統淡季,另外國外經濟二次探底風險加大讓市場擔心下半年是否大幅回落,我們認為房地產新開工仍在高位,混凝土機械下半年需求不會大幅回落,而隨著大型項目的技改,大噸位起重機的需求也將起來,因此全年將呈現正常年份“前高后低“的走勢。 
  各地振興規劃頻出,公司未來三年將繼續受益基建景氣。利用4萬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在此期間進行經濟轉型應是4 萬億投資的本意,考慮國外經濟二次探底風險的加大,我們認為不排除有新投資規劃出臺,如各地振興規劃等,按照基建項目通常三年左右的建設周期,公司2012 年前將繼續受益基建景氣。 
  趁低布局海外,為未來平穩增長做準備。統計工程機械全球前20強,國內銷售占總銷售比重一般在30-50%之間,而國內工程機械國內收入占比普遍在80-90%左右,因此布局海外市場是國內工程機械公司成長的必然之路。公司2007-2009H1 海外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11.36%、20.43%、12.59%和4.87%,嚴重依賴國內市場,無法平滑國內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因此公司擬發行H 股融資趁低進行國際化布局,我們認為如順利完成,市場多元化將非常有助于公司未來的平穩增長。 
  估值尚在低位,給予“推薦”評級。我們統計了國際工程機械龍頭公司卡特彼勒1997-2008 年的估值水平,結果是PE 在16 倍附近波動, PS 在1 倍附近波動,我們認為給予類似PE 估值可以經受市場的長期考驗,最新預測公司2010-2011 年EPS 分別為1.79、2.26元,現價PE 分別為13.42、10.59 倍,按16 倍PE 估值為28.64 元。
  柳工(000528):收入盈利大增 目標價28元 
  投資要點: 
  中報概述:公司中期實現營業收入、營業毛利、凈利潤分別為81.6、19.0、9.2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86%、148%;綜合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23.32%、11.25%,同比分別提升2.78、3.85 個百分點。中期EPS 為1.412 元。 
  中期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受國內4 萬億后續拉動,裝載機、挖掘機、起重機、壓路機、叉車銷量同比分別增長43%、105%、75%、88%、125%,土石方機械、其他工程機械及配件的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2%、61%。其中,裝載機受到產能限制,否則增速應該更快。 
  綜合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銷量大增、鋼材成本不高,使得收入占比79%的土石方機械毛利率上升3.74 個百分點。不過,Q2 單季度毛利率較Q1 下降2.04 個百分點,預計下半年在銷量環比下滑、鋼價變動不大的情況下,綜合毛利率難高于上半年,但預計不會有大變動。 
  凈利率增幅超過毛利率、凈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和毛利的原因:期間費用率降低1.76 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降低0.5、0.43、0.83 個百分點,表明公司費用控制得當。 
  出口恢復較快:上半年出口整機2220 臺,接近2008 年2345 臺的水平,同比增長39%;出口收入同比增長65%,收入占比為7.83%,較去年同期提升0.15 個百分點。出口增速明顯高于行業整體水平。 
  投資建議:看好基建投資,尤其是中西部投資。預計10-12 年公司EPS 分別為2.27、2.76、3.20 元,考慮A 股增發計劃,10-12 年EPS頂多被攤薄至1.85、2.25、2.62 元,目標價28 元,增持。
  徐工機械:業績符合預期 目標價41元 
  投資要點: 
  2010 年1-6 月公司銷售9,865 臺汽車起重機,占有49%的市場份額。受益于國內未來高鐵建設等大量基礎設施投資,工程起重機國內需求將有較強的支撐。預計徐工的汽車起重機業務在2010 年有望實現30%的收入增長。 
  公司的裝載機業務恢復情況良好,2010 年1-6 月的裝載機銷量7,330 臺,同比增長64%。 
  我們認為募集資金項目對短期1-2 年內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會有大的影響,但是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公司的競爭力將大大加強,并且公司有望在全球市場占得先機。我們預計2010 年公司收入將保持穩定增長,收入達到266 億元,預計2010 年凈利潤超過24 億元。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宏觀經濟的波動和房地產投資的下滑可能對下游的工程機械產品的需求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估值 
  我們對公司未來的盈利增長前景表示樂觀,參考15倍2010 年預測市盈率,我們維持該股目標價格41.40元人民幣。對該股維持買入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