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龍頭帶動集群效應 長沙工業第二次騰飛之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9-2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新聞網  作者:中國新聞網
核心提示:龍頭帶動集群效應 長沙工業第二次騰飛之路 

    金秋的長沙工業,喜訊連連:眾泰集團投資30億元,在長沙經開區建立10萬輛轎車生產線,一圓長沙半個世紀的轎車夢。

  與此同時,長沙工業經濟速度、效益繼續同步大幅上揚,上半年全市規模工業完成總產值787億元,實現利稅147.26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4%和59.8%。長沙市政府負責人興奮地告訴記者,長沙工業在“十五”創下凈增千億元的輝煌后,又成功開始了“十一五”的新騰飛!而產業集群,便是長沙工業第二次騰飛的路徑。

資源集中 

    經濟學有一條著名的投入產出非均衡性規律:80%的資源集中于20%的優勢產業,能產出80%的效益。

  長沙工業跨500億元臺階,整整用了10年,而跨1500億元臺階時,僅用了短短4年。從緩慢遞進到快速發展,得益于該市抓工業由“天女散花”到“扶優扶強”的轉變。“十一五”開局之年,新一屆領導敏銳地看到,底子薄、產業集中度不高,是長沙工業缺乏競爭力的關鍵,只有遵循投入產出非均衡性規律,高度集中有限的資源于優勢產業集群,才能贏得競爭優勢,實現工業的第二次騰飛。
  今年以來,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掛帥全市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工作。2007年市委出臺1號、2號文件,分別對加速新型工業化和6大產業集群建設出臺政策,按照“一個產業集群、一名市委常委、一個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的“四個一”格局,迅速推進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家電、電子信息、新材料、中成藥及生物醫藥六大產業集群建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紛紛深入到六大產業集群的50多家企業,短短一個月時間,協調解決企業提出的問題70多個。

  在政策資源集中流向優勢產業集群的同時,長沙市科學配置市場資源,將資金、土地等稀缺資源聚集到產業集群中來。今年上半年,全市通過各種服務平臺,為6大產業集群的219個項目直接融資205億元。全市以“兩區八園”為載體,引導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向其集聚。各園區圍繞6大產業集群積極引進帶動性強的整機、整車項目,今年上半年工業引進內外資項目642個,到位資金近100億元。

龍頭帶動

    數據顯示: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今年上半年產值分別達到72億元和68億元,這兩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今年產值雙雙過百億元大關已成定局,山河智能今年上半年也以128.1%的速度飆升,正朝著產值百億元大關闊步邁進。

  從白手起家到今天的輝煌,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的三大巨頭只用了十幾年時間,他們生動地演繹了龍頭企業舞活產業集群的傳奇。

  在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三大巨頭的帶動下,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先后涌現出27家規模企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利稅37.2億元,同比增長283.9%。

  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崛起,體現了長沙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的新思路,那就是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通過強強聯合、招商引資,使得產業鏈橫向集聚,縱向延伸,擴大規模,從而帶動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力。

  在這種思路下,汽車產業以長豐集團、北汽福田、美的客車公司為龍頭,形成強大的越野汽車、工程自卸汽車、客車整車生產能力,培育出一個擁有92家規模企業的汽車及零部件集群,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電子信息產業以湖南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長城信息、JP曙光電子等企業為龍頭,衍生出95家規模企業,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家用電器產業集群以遠大空調、伊萊克斯、畫佳集團等企業為核心,帶動了10家規模企業發展,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中成藥及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在九芝堂、泰爾制藥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催生了60家規模企業,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53億元;新材料產業集群以力元新材、經閣鋁業等企業為龍頭,帶動了一個擁有136家規模企業的產業鏈。

配套推動

  北汽福田長沙汽車廠的成功只是長沙發展配套產業、壯大產業集群的一個縮影。

  北汽福田長沙汽車廠是一個在長沙創業不到10年的企業。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當初之所以選點在長沙縣,除了市場前景廣闊這一因素外,這里的配套資源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原因。當時僅一個長沙縣,生產汽配的廠家就有20家之多,所需的汽車零件都可在縣內解決。現在,星沙鎮兩邊的許多廠房和民房,都“入伙”北汽福田,或做配套廠或作庫房。近兩年,更有10多家為北汽福田長沙廠配套的企業從山東、浙江、福建遷來。預計到今年年底,北汽福田長沙汽車廠銷售將達到30億元,其中本地配套企業達到102家,屬地配套企業產值達12.4億元,上游企業利稅達到1億元,安排直接從事其配套產業鏈建設的本地員工就業達到1萬人。

  近年來,長沙市在推動產業配套中,重點解決了兩個難題:各龍頭企業在不斷研發新的產品零部件在本地不能配套的難題,本地的零部件廠商則因為技術原因或者資金問題無法獲取訂單的難題。他們采取“借、貼、獎”等多種措施,積極扶持本地配套企業發展,讓他們伴著“龍頭”一起騰飛。2006年,僅獎勵企業配套本地產品一項,市財政就拿出了200多萬元。與此同時,長沙各園區還依托龍頭企業,開展產業鏈招商,積極引進配套企業。長豐集團、北汽福田落戶長沙經開區后,園區通過招商,先后引進了德國博世汽車電器、臺灣長聯模具、吉豐汽配、日立汽車電器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并聚集了120家本地企業為之配套,形成了一條從零部件到整車生產的完整產業鏈。

  作為長沙中成藥及生物醫藥產業“領頭羊”的瀏陽生物醫藥園,在發展配套產業時,走的則是一條別具一格的路子:在上游,園區依托斯奇等頗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建立了四個總面積達10萬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為企業提供豐富的藥材資源;園區引進了10多家中藥提取物生產企業,所產的優質中藥提取物全部被這些龍頭企業吃掉,又為企業節約了成本。同時,該園投資1.2億元,建立“湖南醫藥科技創業中心”和公共實驗室,為各龍頭企業孵化、儲備一批高科技項目,研發最適合的新藥品種。在下游,園區配套成立了醫藥物流中心和醫藥銷售公司,為企業的產品提供從倉儲到銷售,再到運輸的“一條龍”服務,實現了產、供、銷的良性互動。去年,園區實現產值50億元,今年6月,一躍成為中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生物醫藥園。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