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5月CPI低于預期,但這似乎又是在向市場傳達經濟增長乏力的信號。另一方面,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見,IPO重啟預期顯著升溫。再加上近期新興市場股市出現幅度較大的回調,資金回流美國特征初現。端午節后的A股市場能否扛住壓力,還有待檢驗。
CPI漲幅回落0.3個百分點 經濟動力疲軟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報告,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3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5月份我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2%,影響CPI同比上漲約1.05個百分點。其中,糧食價格上漲5.1%,鮮果價格上漲6.5%,蛋價格上漲11.5%;豬肉價格下降4.9%,鮮菜價格下降1.9%。
此外,5月份我國煙酒及用品價格同比上漲0.5%,衣著價格上漲2.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上漲1.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1.5%,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1.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3%,居住價格上漲3.0%(住房租金價格上漲4.3%)。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5月份2.1%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3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8個百分點。1至5月份平均,全國CPI同比上漲2.4%。
從更能反映價格最新變動情況的環比數據看,5月份全國CPI環比下降0.6%。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6%(鮮菜價格環比下降13.8%,豬肉價格環比下降1.4%)。
當天發布的另一份報告顯示,5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0%,環比下降0.6%。1至5月份平均,全國PPI同比下降2.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3%。
總體而言,目前的通脹水平尚屬溫和。此前,高盛、中信等業界主要投行發布的預測數據均高于統計局公布的CPI數據(高盛:2.2%,中信:2.5%)。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目前市場對宏觀經濟疲軟的擔憂大于對通脹的警覺,因此整體的宏觀經濟數據,可能更多地是向市場傳達出目前經濟增長乏力的信號。
IPO重啟預期升溫 市場短期承壓
節前,證監會公布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征求意見稿,新政被認為有七大看點。第一:招股書預披露提前至“受理即披露”,自披露起發行人及中介機構即為“真實、準確、完整”。第二:發行人過會并履行會后事項程序后即核準發行,時點自主選擇,IPO批文有效期12個月。第三:允許在審企業申請先行發行公司債等,探索企業以發行普通股之外的其他股權形式或以股債結合的方式融資。第四:發行人控股股東、持股高管須承諾,在鎖定期滿后2年內減持的,減持價不低于發行價。第五:發行人與承銷商自主確定發行價,發行市盈率高于二級市場平均值須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第六:查實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的發行人,3年內不再受理其IPO申請。第七:擬建立以新股發行價為比較基準的上市首日停牌機制,抑制“炒新”。
針對新股發行改革新政,新華社發表多篇評論進行探討,推進市場化以及加強對發行方的約束被認為是最大亮點。
雖然IPO財務核查尚未結束,再加上新政從征求意見到正式實施需要一定時間。但不容否認的是IPO重啟,圈錢重新“開閘”的預期在不斷升溫。在目前各項指標均不容樂觀的情況下,節后首個A股交易日即迎來多方面的政策利空,市場短期承壓恐難避免。
CPI漲幅回落0.3個百分點 經濟動力疲軟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報告,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3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5月份我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2%,影響CPI同比上漲約1.05個百分點。其中,糧食價格上漲5.1%,鮮果價格上漲6.5%,蛋價格上漲11.5%;豬肉價格下降4.9%,鮮菜價格下降1.9%。
此外,5月份我國煙酒及用品價格同比上漲0.5%,衣著價格上漲2.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上漲1.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1.5%,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1.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3%,居住價格上漲3.0%(住房租金價格上漲4.3%)。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5月份2.1%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3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8個百分點。1至5月份平均,全國CPI同比上漲2.4%。
從更能反映價格最新變動情況的環比數據看,5月份全國CPI環比下降0.6%。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6%(鮮菜價格環比下降13.8%,豬肉價格環比下降1.4%)。
當天發布的另一份報告顯示,5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0%,環比下降0.6%。1至5月份平均,全國PPI同比下降2.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3%。
總體而言,目前的通脹水平尚屬溫和。此前,高盛、中信等業界主要投行發布的預測數據均高于統計局公布的CPI數據(高盛:2.2%,中信:2.5%)。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目前市場對宏觀經濟疲軟的擔憂大于對通脹的警覺,因此整體的宏觀經濟數據,可能更多地是向市場傳達出目前經濟增長乏力的信號。
IPO重啟預期升溫 市場短期承壓
節前,證監會公布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征求意見稿,新政被認為有七大看點。第一:招股書預披露提前至“受理即披露”,自披露起發行人及中介機構即為“真實、準確、完整”。第二:發行人過會并履行會后事項程序后即核準發行,時點自主選擇,IPO批文有效期12個月。第三:允許在審企業申請先行發行公司債等,探索企業以發行普通股之外的其他股權形式或以股債結合的方式融資。第四:發行人控股股東、持股高管須承諾,在鎖定期滿后2年內減持的,減持價不低于發行價。第五:發行人與承銷商自主確定發行價,發行市盈率高于二級市場平均值須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第六:查實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的發行人,3年內不再受理其IPO申請。第七:擬建立以新股發行價為比較基準的上市首日停牌機制,抑制“炒新”。
針對新股發行改革新政,新華社發表多篇評論進行探討,推進市場化以及加強對發行方的約束被認為是最大亮點。
雖然IPO財務核查尚未結束,再加上新政從征求意見到正式實施需要一定時間。但不容否認的是IPO重啟,圈錢重新“開閘”的預期在不斷升溫。在目前各項指標均不容樂觀的情況下,節后首個A股交易日即迎來多方面的政策利空,市場短期承壓恐難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