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姜鎮是我們通州區的經濟強鎮,著名的“中國家紡城”是鑲嵌在該鎮的一顆明珠,該鎮是最早的全國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點,是全省發展散裝水泥現場會在該鎮作為重要的參觀學習點,接待過20多個外省市同行領導來參觀學習,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基礎較好。近幾年隨著生態鎮創建步伐加快,“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發展散裝水泥工作也趁著“創建生態鎮”的東風獲得了更大的進步。農戶自建房、小城鎮建設、市政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項目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已成為一種時尚。在省級示范鄉鎮創建過程中,我們通州區散裝水泥辦公室指導川姜鎮認真對照驗收細則、高標準、嚴要求、多措并舉、逐一落實,全力爭創一流。全面高效開展創建工作。
一、加強領導,制度引路
創建工作開展伊始,通州區散裝辦就圍繞《江蘇省散裝水泥示范鄉(鎮)考核驗收細則》,制定了詳細的《通州區散裝水泥辦公室創建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鄉(鎮)工作計劃》,將工作節點具體到每一天。同時經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批示同意,專門撥款十萬元用于創建示范鎮工作,同時召集川姜鎮黨委書記、鎮長、負責城建的黨委副書記和散辦全體人員召開了動員會,進行了具體的人員分工。區發改委與川姜鎮人民政府簽訂了《創建“江蘇省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責任書》,將創建工作列入政府議事日程。通州區散裝辦指導川姜鎮專門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書記親自擔任組長,鎮長、分管城建的副書記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落實、管理、督促創建工作的實施。同時設立了創建辦,分管城建的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制定了創建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創建領導小組做到了創建初期定目標、創建過程逐一落實、關鍵問題千方百計解決;重大疑難問題請區政府主要領導和發改委主要負責人協調解決。同時為強化制度,落實責任,通州區散裝辦指導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制訂了“川姜鎮創建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領導小組工作職責”、“川姜鎮創建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創建工作職責”、“川姜鎮創建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工作例會制度”、“川姜鎮散裝水泥聯絡員制度”、“川姜鎮創建散裝水泥示范鎮工作例會制度”、“川姜鎮創建散裝水泥示范鎮宣傳工作制度”、“ 川姜鎮創建散裝水泥示范鎮統計工作制度”,將創建職責建章立制上墻公示。實現了領導重視到位,制度建設到位,職責落實到位,人員上崗到位,保證了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宣傳教育工作是創建工作的先導。通州區散裝辦指導川姜鎮將發展散裝水泥宣傳工作作為推動創建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
一是召開了創建動員大會。在鎮政府會議室召開了各村、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創建動員大會。
二是在川姜鎮最大的散裝水泥配送中心姜灶海天水泥經營部書寫了“發展散裝水泥利國利民”的大幅標語,宣傳發展散裝水泥工作。
三是在政府門前拉上了“積極創建散裝水泥示范鎮”的橫幅,營造創建氛圍。
四是深入施工現場和水泥制品企業進行宣傳。
五是利用宣傳手冊、報紙、橫幅、宣傳畫報等形式在全鎮范圍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六是利用散裝水泥宣傳周在鎮區作專題宣傳。全鎮共懸掛橫幅20條,發放宣傳紙杯3000多個,宣傳資料1000余份。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提高了全鎮創建意識,為實現創建目標夯實了基礎。
三、對照細則,狠抓落實
發展散裝水泥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生產、使用、運輸、監理等各個單位的通力合作。為此,我們一是充分利用姜灶海天散裝水泥配送中心和南通市通州區威勝混凝土有限公司做好發散工作,這兩家企業的經營能力保證了川姜鎮建設項目中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全面使用。
二是建立部門聯合機制,狠抓源頭管理。首先,通州區散裝辦組織創建領導小組全體人員系統學習了《江蘇省散裝水泥促進條例》和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的相關知識。與各相關單位簽訂了52份《通州區企事業單位建設工程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承諾書》,積極引導各單位建設工程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不斷增強全鎮推散自覺性。提前向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發放要求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的告知單50余份,并全部由建設方或施工方代表在回執上簽名。其次,形成建設、施工、監理、企業、農戶、監管六方共同參與的聯動機制。在工程建設項目中標文件中明確規定了必須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鼓勵使用預拌砂漿;對于水泥制品企業規定必須全部使用散裝水泥;對于農戶自建房由鎮建管所在發放準建證時,要求二層及以上結構建房鼓勵用商混和散裝水泥,并指派專人指導、服務和督查。
三是加強資金征管。規定凡是需住建局批準施工許可證的項目,必須在取得施工許可證前,到區行政審批中心窗口繳納專項資金。從而使報建項目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中達100%。
四是依法行政,強化督查。對于當年新開工和前一年結轉工程項目,通州區散裝辦聯合鎮創建領導小組城建管理執法人員對項目實行亮證執法,拉網式檢查,并建立了分片包干檢查制度,創建過程中現場檢查90多次,執法記錄詳盡。
五是建立工程項目臺賬。按照全省創建驗收細則要求,梳理全鎮工程建設項目,建立檔案,全面、及時、準確地記錄和反映每個項目的用散、用砼等情況。
六是申請利用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應用于散裝水泥網點建設和設備購置。通州區散裝辦根據2011年12月9日的“公示”精神,申請政府并同意補貼環保周轉袋2000個,專門用于全國散裝水泥配送中心點姜灶海天水泥經營部示范先行。
七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通州區散裝辦培訓創建領導小組的工作人員熟悉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相關知識和管理方法,努力推進鄉鎮一級發散工作的長效管理。
四、苦干巧干、注重實效
在創建過程中,通州區散辦的工作人員吃苦在前,團結爭先,巧干實干。川姜鎮離通州城區較遠,川姜鎮黨委鎮政府的主要領導事務繁忙。為了做好與政府的聯系銜接工作,通州區散裝辦主要負責人起早摸黑,經常利用早晨上班之前和晚上下班之后的時間和川姜鎮的主管領導交流探討,核實工作進度。周震同志咽喉手術結束之后第四天就回到創建工作崗位,嗓子不能說話,用手勢比劃輔助交流,協助做一些材料整理工作。陳夕祥同志的父親生病住院,急需親人照顧,他也沒有請一天假,堅守在創建工作崗位。為了節省創建開支,散辦和鎮創建小組的工作人員經常騎著電瓶車和摩托車深入工地檢查督促,炎炎夏日,大家渾身是汗也毫無怨言。到了吃飯時間,大家一起邊吃盒飯邊討論下午的工作安排,盡量地提高工作效率。為了追趕進度,大家放棄四個月的雙休日的休息機會。有些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工作人員對創建工作不了解,我們散辦的工作人員就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其介紹創建工作的意義,讓他們明白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大事。在我們的耐心講解和真情感動下,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幫助。
發展散裝水泥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人類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具有重大的現實和長遠意義。在農村推廣使用散裝水泥,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的城鎮化建設、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和農民生活質量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可獲缺的重要舉措。通州區散裝辦將充分利用創建省級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的契機,進一步推動以點帶面,積極在全區各鄉鎮掀起學習示范鎮高潮活動,創建一個以散裝水泥配送中心、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預拌砂漿攪拌站為一體的示范集群和預拌砂漿產業領域節能生產、運輸、使用方式革新樣板區。爭取創建更多的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鄉鎮,深入推進通州區發散工作。為散裝水泥事業而努力奮斗。
一、加強領導,制度引路
創建工作開展伊始,通州區散裝辦就圍繞《江蘇省散裝水泥示范鄉(鎮)考核驗收細則》,制定了詳細的《通州區散裝水泥辦公室創建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鄉(鎮)工作計劃》,將工作節點具體到每一天。同時經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批示同意,專門撥款十萬元用于創建示范鎮工作,同時召集川姜鎮黨委書記、鎮長、負責城建的黨委副書記和散辦全體人員召開了動員會,進行了具體的人員分工。區發改委與川姜鎮人民政府簽訂了《創建“江蘇省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責任書》,將創建工作列入政府議事日程。通州區散裝辦指導川姜鎮專門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書記親自擔任組長,鎮長、分管城建的副書記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落實、管理、督促創建工作的實施。同時設立了創建辦,分管城建的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制定了創建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創建領導小組做到了創建初期定目標、創建過程逐一落實、關鍵問題千方百計解決;重大疑難問題請區政府主要領導和發改委主要負責人協調解決。同時為強化制度,落實責任,通州區散裝辦指導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制訂了“川姜鎮創建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領導小組工作職責”、“川姜鎮創建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創建工作職責”、“川姜鎮創建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工作例會制度”、“川姜鎮散裝水泥聯絡員制度”、“川姜鎮創建散裝水泥示范鎮工作例會制度”、“川姜鎮創建散裝水泥示范鎮宣傳工作制度”、“ 川姜鎮創建散裝水泥示范鎮統計工作制度”,將創建職責建章立制上墻公示。實現了領導重視到位,制度建設到位,職責落實到位,人員上崗到位,保證了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宣傳教育工作是創建工作的先導。通州區散裝辦指導川姜鎮將發展散裝水泥宣傳工作作為推動創建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
一是召開了創建動員大會。在鎮政府會議室召開了各村、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創建動員大會。
二是在川姜鎮最大的散裝水泥配送中心姜灶海天水泥經營部書寫了“發展散裝水泥利國利民”的大幅標語,宣傳發展散裝水泥工作。
三是在政府門前拉上了“積極創建散裝水泥示范鎮”的橫幅,營造創建氛圍。
四是深入施工現場和水泥制品企業進行宣傳。
五是利用宣傳手冊、報紙、橫幅、宣傳畫報等形式在全鎮范圍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六是利用散裝水泥宣傳周在鎮區作專題宣傳。全鎮共懸掛橫幅20條,發放宣傳紙杯3000多個,宣傳資料1000余份。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提高了全鎮創建意識,為實現創建目標夯實了基礎。
三、對照細則,狠抓落實
發展散裝水泥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生產、使用、運輸、監理等各個單位的通力合作。為此,我們一是充分利用姜灶海天散裝水泥配送中心和南通市通州區威勝混凝土有限公司做好發散工作,這兩家企業的經營能力保證了川姜鎮建設項目中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全面使用。
二是建立部門聯合機制,狠抓源頭管理。首先,通州區散裝辦組織創建領導小組全體人員系統學習了《江蘇省散裝水泥促進條例》和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的相關知識。與各相關單位簽訂了52份《通州區企事業單位建設工程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承諾書》,積極引導各單位建設工程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不斷增強全鎮推散自覺性。提前向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發放要求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的告知單50余份,并全部由建設方或施工方代表在回執上簽名。其次,形成建設、施工、監理、企業、農戶、監管六方共同參與的聯動機制。在工程建設項目中標文件中明確規定了必須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鼓勵使用預拌砂漿;對于水泥制品企業規定必須全部使用散裝水泥;對于農戶自建房由鎮建管所在發放準建證時,要求二層及以上結構建房鼓勵用商混和散裝水泥,并指派專人指導、服務和督查。
三是加強資金征管。規定凡是需住建局批準施工許可證的項目,必須在取得施工許可證前,到區行政審批中心窗口繳納專項資金。從而使報建項目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中達100%。
四是依法行政,強化督查。對于當年新開工和前一年結轉工程項目,通州區散裝辦聯合鎮創建領導小組城建管理執法人員對項目實行亮證執法,拉網式檢查,并建立了分片包干檢查制度,創建過程中現場檢查90多次,執法記錄詳盡。
五是建立工程項目臺賬。按照全省創建驗收細則要求,梳理全鎮工程建設項目,建立檔案,全面、及時、準確地記錄和反映每個項目的用散、用砼等情況。
六是申請利用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應用于散裝水泥網點建設和設備購置。通州區散裝辦根據2011年12月9日的“公示”精神,申請政府并同意補貼環保周轉袋2000個,專門用于全國散裝水泥配送中心點姜灶海天水泥經營部示范先行。
七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通州區散裝辦培訓創建領導小組的工作人員熟悉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相關知識和管理方法,努力推進鄉鎮一級發散工作的長效管理。
四、苦干巧干、注重實效
在創建過程中,通州區散辦的工作人員吃苦在前,團結爭先,巧干實干。川姜鎮離通州城區較遠,川姜鎮黨委鎮政府的主要領導事務繁忙。為了做好與政府的聯系銜接工作,通州區散裝辦主要負責人起早摸黑,經常利用早晨上班之前和晚上下班之后的時間和川姜鎮的主管領導交流探討,核實工作進度。周震同志咽喉手術結束之后第四天就回到創建工作崗位,嗓子不能說話,用手勢比劃輔助交流,協助做一些材料整理工作。陳夕祥同志的父親生病住院,急需親人照顧,他也沒有請一天假,堅守在創建工作崗位。為了節省創建開支,散辦和鎮創建小組的工作人員經常騎著電瓶車和摩托車深入工地檢查督促,炎炎夏日,大家渾身是汗也毫無怨言。到了吃飯時間,大家一起邊吃盒飯邊討論下午的工作安排,盡量地提高工作效率。為了追趕進度,大家放棄四個月的雙休日的休息機會。有些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工作人員對創建工作不了解,我們散辦的工作人員就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其介紹創建工作的意義,讓他們明白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大事。在我們的耐心講解和真情感動下,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幫助。
發展散裝水泥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人類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具有重大的現實和長遠意義。在農村推廣使用散裝水泥,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的城鎮化建設、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和農民生活質量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可獲缺的重要舉措。通州區散裝辦將充分利用創建省級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鎮的契機,進一步推動以點帶面,積極在全區各鄉鎮掀起學習示范鎮高潮活動,創建一個以散裝水泥配送中心、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預拌砂漿攪拌站為一體的示范集群和預拌砂漿產業領域節能生產、運輸、使用方式革新樣板區。爭取創建更多的發展散裝水泥示范鄉鎮,深入推進通州區發散工作。為散裝水泥事業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