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徐工當前發展狀況和徐工改制情況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2-0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徐工集團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徐工當前發展狀況和徐工改制情況
      工程機械行業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我們仍可以自豪地講,2005年干得很不錯,行業里有很多亮點。柳工、廈工實現產銷量的新突破;三一重工成功的進行了股權分制改革;天津鼎盛工程機械實現140臺平地機的出口,山推、中聯取得了優秀的業績;徐工出口創匯近一億美元,基本上沒有應收帳款;還有龍工上市等等都成為2005年工程機械行業的亮點。但徐工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徐工科技預虧1.2億,而且有一堆不良資產。徐工雖然出口創匯好,但還是沒有帶動整個企業。現在的徐工重型發展態勢良好,但徐工科技形勢不好,今年裝載機生產和銷售業績不佳,然而柳工、廈工、臨工、山工、龍工市場做的都很優秀。原因是徐工2003年的大好形勢下,團隊產生了“只要有了徐工品牌,什么產品都能賣出去”的輕敵、驕傲、浮躁情緒。得到的體會是,企業不能一天不掙錢,不可以放松一天。應該說徐工整體形勢不錯,喜憂參半。徐州重型在與浦沅的合作、競爭、交流下,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態勢。  

  目前工程機械行業內有2000多家企業,據資料顯示,將近一半約43%是國外品牌占有的市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位居汽車、電器、石化行業之后,排名第四位。前幾年,看到火熱的市場形勢,各企業都加大投入,擴大市場份額。徐工集團實力還不夠,主要以“守住國土,開拓國際”為宗旨。

  從2003年固定資產投資開始到2007年完成期間,在建工程達到20萬億,其中相當多的是制造業。企業利潤一方面向國企轉移,如控制能源的企業,向上游的國企轉移。制造業進入微利時代,每個企業都面臨著挑戰和壓力。國外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實現了大范圍的盈利,這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需要思考的問題,企業必須做大做強,保持有效益的增長。企業在市場火熱時還要保持冷靜,把產品做優秀。  

  除了經營方面以外,徐工改制也受到業內外、社會各階層的關注。2003年1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開會議,一共提出82家改制企業名單,徐工集團是第一。改制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計劃和安排下啟動,受到業內朋友們的關心,現將徐工的改制情況給大家作一通報。  

  徐工的改制是其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徐工是大型傳統國有企業,成立于1989年,有16年的歷史,進入集團的都是一些老企業,最長的擁有62年的歷史。徐工集團所在地江蘇徐州,是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在這樣一個不發達城市成長起來的徐工,承擔了許多不該由企業所承擔的責任。徐工的負擔之大是在座的企業所沒有的,25000的在冊職工,其中3000人下崗、內退,另外還有6000名退休職工,規模龐大的群體壓在企業身上,對徐工既是財富又是包袱,所以徐工必須改制。由于在不發達地區,政府還讓徐工做了很多擔保工作,將經營不下去的企業轉移給徐工。徐工自身體制也有弊病,前幾年,低成本擴張大規模興起,徐工大量收購了江蘇、安徽等地方企業,結果后來又從徐工集團剝離出去,徐工對每個剝離企業都要至少兌現五、六千萬。現在徐工有22個已改制的企業,沒有給職工貨幣化置換身份,還有四個待破產企業,8000多人的安置都壓在徐工的身上。

  記者問我簽完字后有什么感受?我說,有兩點感受,第一,徐工改制再有一步就要到達山頂了;第二,徐工就要走出泥潭了。不改制不行,怎么改呢?我們也研究過很多企業,在考慮改制過程中,我們曾與多家國外公司接觸,徐工要考慮的是品牌問題、管理團隊問題、職工隊伍問題、市場分工問題,另外對整個行業的沖擊、配套件企業的影響,還有國內同行的心理感受都是徐工改制所要考慮的問題。  

  最后采用招投標的方式進行選擇,也曾經考慮選擇國內企業,某國內企業夸口能夠運作300億資金,我們不相信它的運作能力,經過調查后,明智堅定的作出決策,不與他合作。后來有人提出徐工職工、徐州市企業、徐工管理團隊將徐工買下來,我認為職工人人持股不合適,這是新時期的大鍋飯;管理團隊沒有那么多資金;徐州市民營企業又大都是徐工的下級單位分流出來的,文化水平低,很多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徐工改制的初期,行業內談自主創新、打造民族品牌、振興裝備制造業的人還不多,是徐工的管理團隊做出決策,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發展下去。利用金融資本進行自主創新,并且將民族品牌保持下去。然而,選擇金融資本,出讓85%的股份,是行業內沒有想到的,行業同仁的反應是比較平靜的,評價是比較正面和積極的,我在這里要感謝行業同仁。在30多億的股份出讓所得中,20多億主要用于企業改制,減少或有負債,22家已改制的企業,4家待破產的企業,8000名職工破產費用。徐工缺少資金,包括拖欠職工的錢、銀行的貸款、管理上積累下來的不良資產,解決這些問題還有10個億,其中5個億來解決這些問題,剩下的5個億,要視明年的情況再投進來。  

  盡管徐工最近幾年做了很多工作,但機制不如民企、外企靈活,國企文化的糟粕還很頑固,最突出的就是平均主義大鍋飯。所以我們要建立機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把徐工平臺做得大一點,讓人才進來,建立機制和資金、減負同樣重要。現在,國家還擁有徐工機械15%的股權,我們過去認為15%的股權是很弱小的,該講話的時候不講,認為沒有話語權。其實國外公司非常看重15%的股份,凱雷集團曾表示,投資3.75億美元在徐州,政府的臉色不好看,我們都會很難受。15%的股權力量是很大的,關鍵是你愿不愿意講話。并購協議上有嚴格的規定,首先不能改變徐工的品牌,受讓者也不得改變品牌,包括國外和國內的許多企業都列在不能出讓的名單之列。投資方將來的退出通道是上市和出讓,上市后充分的股權細化,出讓時徐工優先購買。政府和徐工集團已經做好準備將來再購買股份,再購買15%,達到30%就可以成為大股東了。我相信,經過這次蛻變過程,徐工受國際化的影響,人的思想、企業的觀念將會有很大的轉變。用美元打造中國品牌、打造徐工品牌,何樂而不為?

  振興裝備制造業、打造民族品牌,要走出新路,國家不會投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改革要開放思想,有堅定的追求,要把國家意志、政府的目標和企業的追求結合起來。另外,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個人在這次改制中沒有得到任何股份。  

  有人問,這次改制有沒有遇到阻力?在改制過程中一共召開了兩次股東代表會,在徐工集團層面的股東會上,共有222人參加無記名投票,2票反對,一票棄權,其余全部通過。在徐工機械股東會上,199人無記名投票,12票反對,11票棄權,3票廢票,其余全部通過。總之,徐工的改制于國、于民、于企業都是有利的。走好這一步,徐工的未來是光明的。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