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福田重工2006商務年會隆重開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12-2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工程機械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福田重工2006商務年會隆重開幕
      2005年12月15日,以“全球、技術、未來”為主題的福田重工2006商務年會在山東濰坊富華大酒店隆重開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韓學松、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元恩,福田重工各業務2000多名經銷商代表,以及來自北美、歐洲等地區的20余名海外客戶代表齊聚濰坊,共商發展大計。國家及省市20余家媒體到會采訪。

  在福田重工的發展史上,2005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一年。這一年,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回良玉副總理、劉延東副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福田重工視察。這一年,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下,在全體福田重工人的拼搏努力下,各項業務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福田谷神收獲機械、福田歐豹大中拖拉機,繼續引領中國農業裝備產業,“福田歐豹”大中拖榮獲“中國農民最喜愛的拖拉機品牌”稱號;好幫手拖拉機、五星三輪汽車位居行業三甲;五星三輪摩托車連續三年位居行業首位,下半年投放市場的福田京鴿電動車獲得良好市場表現;福田歐力裝載機、挖掘機、旋挖鉆機等工程機械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海外市場實現突破性進展,產品銷往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60億元。

  福田重工強勁的發展背后,是他們堅持自主創新的卓越能力,是他們全球化的發展戰略和強大的執行力。

  堅持技術創新 提升市場競爭力

  福田重工把技術進步和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首要推動力,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品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中心環節。2005年,福田重工在技術創新方面可謂亮點多多、形勢喜人。  

  2005年,福田重工通過整合全球優秀的配套資源,充分發揮企業自主創新優勢,催生了國內馬力最大、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86馬力拖拉機,該型號拖拉機的誕生,一舉打破了國外對該領域的技術壟斷,結束了國內不能生產150馬力以上拖拉機的歷史,開創了中國拖拉機行業的新紀元。在市場上每臺相同或相似類型的進口拖拉機售價高達100萬元以上,而福田重工的同類型產品在產品性能、品質毫不遜色于進口產品的情況下,售價僅為50萬元左右,在打破國外壟斷的同時,給予中國老百姓的無疑是巨大的實惠。胡錦濤總書記視察福田重工時曾興致勃勃地登上了福田歐豹——1866大型拖拉機,并在駕駛室內仔細觀察了拖拉機的內飾、儀表盤、操縱手柄,并手握方向盤,腳踏離合器,親身體驗駕駛福田拖拉機的感覺。總書記要求:福田重工要堅持自主創新,科學發展。

  為適應沙漠地區風沙大和氣溫高的作業條件,福田重工研發出了沙漠空氣濾清器,同時對散熱片以及通風設施也進行了技術改進,不但將濾清效率提高到了99%以上,而且徹底解決了高溫地區拖拉機水箱過熱難以正常作業的難題,此項技術創新不但獲得了大批國內用戶的青睞,而且還贏得了來自巴基斯2500臺的定單。

  類似獨特的創新設計在福田重工還有很多。國內玉米收獲的機械化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相應的技術不過關,機械性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差,加上各地種植習慣不同,玉米播種的行距不一,進一步增加了技術開發難度,在2005年以前市場上還沒有真正成熟的國產機型。福田重工今年研制開發的““三行玉米機”,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并配以行距可自由調節技術,頗受市場歡迎,新品生產300臺,一經進入市場,即被搶購一空。

  拓展產品功能,增加市場賣點,是福田重工各業務品牌銷售持續走高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在一些油田、道路施工現場等特殊地區作業,有時難以就近找到電源,福田重工研制的“拖拉焊”專用拖拉機,解決了無電源工況下焊接不便的難題。他們還在普通歐豹拖拉機平臺上創造性的設計加裝了挖掘作業系統和裝載作業系統,使拖拉機具備了“前裝后挖”的功能。“功能拓展創新”使福田重工的每一個產品都能迅速由一變多,由單一功能到多功能,為用戶提供了廣泛的便利。

  在新進入一年的工程機械業務領域,福田重工則充分發揮了自己獨到的“模塊化功能創新模式”,即在產品研發過程中,根據用戶的差異化需求特性將產品分解為不同的功能模塊,最大限度地發揮產品需求的創造性優勢,在同一產品平臺不斷拓展新功能,為客戶創造價值。在福田歐力裝載機平臺上,針對林場、木材加工企業、造紙廠等作業需求,開發了抓木機、抓草機;針對礦山用戶開發了適合礦井作業的采礦裝載機;針對石料廠用戶開發了巖石裝載機;針對隧道掘進作業開發了具有側卸功能的機型等等,正是憑著功能多、系列全的產品組合,使福田重工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在工程機械領域迅速集聚起了自己的競爭優勢。

  放眼全球市場 實施全球化戰略

  面對機械裝備產業的世界級品牌紛紛進入中國,福田重工意識到:一個企業只有具備全球化視野,放眼全球謀發展,才能真正把企業做大做強。

  福田重工自創建伊始便堅持全球化視野,立足全球市場,著力打造全球化的產業裝備制造基地。福田重工首先在創新意識、目標設計、標桿選擇等方面著眼全球,進而從研發、供應鏈建設、制造、分銷、服務等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全面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在社會生產專業化分工日益突出的今天,整合使用全球資源的能力已經成為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福田重工不斷創新實踐,積聚著自己的競爭優勢。在研發過程中對世界范圍內同類型產品的總體技術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且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了有選擇性的消化、吸收和創新,逐步形成了與世界水平同步、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技術平臺。福田重工自主研發生產的福田歐豹1866大型拖拉機,集中了多項世界先進技術和實用專利,并且部分零部件是全球采購,從零部件上保證了整機的國際化品質,進而通過企業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將各個要素合理匹配,最終形成了品質卓越的整機產品。此過程看似“1+1”的簡單算術題,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正如福田重工朱金光總工程師所說:“給予相同的原料,高級廚師可以烹調出無上的美味,但普通人卻是難以做到的,而這種能力正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現之一”。

  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產品只是福田重工全球化價值鏈運營的一個點。除全球采購、引進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外,還有全球化信息的采集、管理、洲際產品平臺的搭建、全球高級人才的優化配置、全球營銷網絡和服務體系的構建等等方面。福田重工的全球化是整個價值鏈系統運營的全球化。

  2005年,福田重工的全球化戰略運行強勁,產品出口到包括歐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類機械裝備整機出口與去年同比增長近300%。其中福田歐力裝載機第一年切入市場,但僅用半年的時間海外銷量便躋身行業前五位,福田重工正高速駛向全球化的快車道。

  福田重工的戰略方向是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的福田重工制造。他們以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為作業路線,以高質量、低成本、全球化為戰略目標,通過整合全球資源,推進“五項變革”,培育自主創新能力。 2006年,福田重工將打通上市資本運營通道,實現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預計銷售收入將突破100億元;2010年,福田重工將成為全球化的工程機械、農業裝備、大型產業裝備制造基地,經濟規模達到360億元。同時,實現4:3:3的業務格局,即40%產品在本土制造、國內銷售; 30%產品在本土制造、國外銷售; 30%產品在國外制造、全球銷售。逐步實現引領機械裝備產業和現代化、多元化、全球化的發展目標。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