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多措并舉 推進建筑節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12-0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建設報  作者:中國建設報
核心提示:多措并舉 推進建筑節能
  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談到,建設部將從規劃、標準、政策、科技等方面全面推進,完成建筑節能“十一五”期間節約1.1億噸標準煤的目標任務。建設部部署將從以下五個方面落實:一是新建建筑節能,可實現節能7000萬噸標準煤;二是北方地區供熱體制改革和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可實現節能1600萬噸標準煤;三是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與改造,可實現節能1100萬噸標準煤;四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可實現替代常規能源1100萬噸標準煤;五是在建筑中推廣綠色照明,可實現節能200萬噸標準煤。

  節能1.1億噸標準煤的目標任務中,新建建筑節能就有7000萬噸的任務,占63.6%。對于推進新建建筑節能,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城鄉每年新建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現行節能50%標準或者有條件地區執行建筑節能65%標準具有實施難度小,可與建筑物主體同時設計、同步施工、同期竣工等優點。因此,一定要堅決把住新建建筑的節能關口。對新建建筑的節能監管稍有松懈,就會導致應該達到建筑節能標準要求的新建建筑淪落為非節能建筑,進而增大既有建筑的能耗并給以后的節能改造增加過重的負擔。

  建設部提出,各級建設主管部門、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建筑節能管理機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對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建筑工程項目不予頒發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不予頒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不予進行竣工驗收;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要嚴格按照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進行設計、圖紙審查、施工、監理。積極推廣使用民用建筑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不得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錄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應當實行熱計量和系統調控,其中居住建筑應實行分戶或分棟熱計量;對具備可再生能源利用條件的建筑,應當選擇合適的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熱水供應。

  新建建筑節能目前除了在行政監管方面存在漏洞外,在技術層面主要是一些新建建筑的節能技術體系不夠完善,有些新建建筑外圍護結構如外墻外保溫層出現開裂、起鼓、甚至部分脫落;節能門窗有些中空玻璃密封材料不過關,致使空氣進入,冬季出現起霧或結露現象;有些新建建筑供熱采暖系統缺乏調試,不能按建筑節能標準要求運行;建筑節能技術、產品、材料的可選擇性不大。

  對于新建建筑存在的問題,建設部要求,各級建設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建設部已經頒布的《建筑節能施工驗收規范》,加強對圍護結構、供熱采暖系統施工安裝質量的全面檢查驗收,做到不合格的新建建筑物堅決予以返工,質量不合格的新建建筑工程項目堅決不能進行竣工驗收,不能交付使用。同時積極組織開發當地建筑節能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實行認證推廣制度,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能進入建筑工地使用,從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產品的流通。

  除了推進新建建筑節能,建設部今年重點加強了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工作;開展了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政策研究工作;繼續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工作;加強建筑節能法規建設,《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已報送審批,將于年內出臺;完善建筑能耗統計及測評標識制度;逐步建立建筑節能服務體系。同時,關于建筑節能技術、工藝、材料、設備推廣應用和限用禁用技術管理體制也正逐步建立。

  其中,對于北方地區供熱體制改革和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建設部已將今明兩年北方采暖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1.5億平方米的任務分解到各省區市。

  據介紹,目前我國北方采暖地區集中供熱面積為20多億平方米,采暖能耗占當地全社會能耗的20%%以上。由于北方采暖地區建筑結構形式復雜、采暖系統形式各異、能耗水平參差不齊、節能改造任務量大、所需的投入資金多等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完成全部改造。建設部正在會同財政部起草關于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實施方案》和《資金管理辦法》,通過獎勵加考核機制對開展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的地區給予經濟上的激勵,落實好這項任務。

  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1.5億平方米節能改造的示范性工作,建立適應不同地區實際的供熱新體制和節能改造模式,形成相關技術支撐體系、政策保證制度、激勵機制、考核評價體系,下一步在全國范圍推廣。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