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備市場 » 正文

工程機械的資本盛宴已經結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今日工程機械
核心提示:工程機械的資本盛宴已經結束?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曾經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中國股市、PE 資本及時提供的大量資金支持。行業高速發展時,IPO和再融資都備受追捧,PE 投資趨之若鶩,而隨著4 萬億投資的高潮退去,股票市場融資和PE 資本兩個融資渠道都遇到了困難,但這卻可能預示著行業并購與重組時代的到來。

  資本市場讓工程機械行業如虎添翼

  資本市場是工程機械行業十多年高速發展的助推器,對于像三一重工這樣的創業期融資相對困難的民營企業,資本市場是真正市場化和公平競爭的融資平臺。自有中國股市以來,工程機械板塊上市公司累計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包括首發、增發和公司債)738.56億元。圖1是工程機械板塊各上市公司上市以來累計募資總額的情況。融資金額前五家公司平均融資金額超過100億元。

  次債危機后,乘著4萬億的東風,主要的龍頭企業都制定了A股和H股的融資計劃,柳工、廈工和徐工分別在次債危機通過A股市場募集資金總額30億元、12億元和103億元,而中聯重科斬獲最大,先是在A股增發,接著在香港上市,共計募集資金總額近200億元。同時,一批工程機械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相繼上市,雖然這些小企業無論從規模還是競爭力上來看都跟三一、中聯、徐工、柳工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但是由于當時正處于4萬億投資的高潮,他們都成功募到了數億元的資金。在行業歷史的低潮期來臨前募集到巨額資金對這些企業應對行業困境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正是借助資本市場,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將行業的高速發展和良好前景轉化成融資能力,吸引資本市場大量的資金加入到支持行業發展中來,使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迅速抓住了中國高速城市化的機遇,產生了三一、中聯這樣的世界級的工程機械企業,迅速縮小了與國際一流企業的差距。

  工程機械行業借助資本市場造富

  資本市場的財富放大作用讓許多行業內的創業者成為了億萬富翁,在工程機械行業的巔峰期2011年7月1日,三一重工以總市值1413億元被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世界50 0強,而在同年9月,梁穩根被胡潤百富榜和福布斯雜志雙雙評選為中國首富。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以及后來上市的眾多中小民營工程機械企業的創業團隊在該時期大都身價過億。

  在受益于資本市場的同時,工程機械板塊也給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工程機械10多年的高速增長在行業內制造了一批億萬富翁的同時也在資本市場制造了無數財富神話。以三一重工為例,自其2003年7月3日上市以來,10年中復權最高價與上市首日開盤價相比增長了35倍,如果以首發價計算,復權股價增長了53倍。中聯、徐工、柳工的漲幅也都在10倍以上,如果近10年來你買了工程機械前四大上市公司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并且一直持有,你的收益率都會在10倍以上。

  工程機械板塊的巨大漲幅也曾讓二級市場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銀華基金、國泰基金等大基金公司都曾在工程機械板塊上大賺過多次。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和柳工在過去10年里的很多時間都是基金公司的重倉股。僅2010年三季度一個單季,基金公司在三一重工一只股票上的賬面盈利就超過39億元。即使在工程機械板塊股票市值蒸發過半的今天,你依然可以在三一、中聯、徐工、柳工的前十大股東中找到基金公司的身影,各種原因中除了基金本身要求必須的配置之外,就是一些曾經在工程機械板塊嘗到過甜頭的基金依然戀戀不舍。

  私募股權投資(PE)是企業上市前的一種直接融資方式,工程機械行業的高增長也使得參與其中的PE投資者獲利豐厚。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屬聯想弘毅投資中聯重科的案例,20 06年弘毅以4.06元/股的價格、2.22億元的出資額參與中聯重科的股改,到2012年定點復權時股價達到了149 ~191元,平均獲利倍數超40倍。另一個案例是基石資本投資山河智能。

  2004年4月,基石資本以4倍PE的估值向山河智能注資3000萬元,到2006年底,山河智能成功上市,按照解禁日收盤價回報倍數超過50倍。

  國際并購提前到來

  就在歐美同行在次債危機沖擊下陷入低谷時,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卻在4萬億投資的拉動下進入高潮。這讓國人期待的國際并購比預期來得更早一些。20 08年6月,中聯重科首先聯合投資機構弘毅投資、高盛、曼達林基金,以2 .71億歐元的現金收購方式,完成對CIFA的全額收購。接著是柳工收購波蘭HSW,徐工收購德國施維英,山推股份收購了馬尼托瓦克東岳重工,影響最大的當屬2012年12月濰柴動力收購德國凱傲集團部分股權并控股其旗下的林德液壓以及三一重工收購世界最大的混凝土設備制造商普茨邁斯特。

  行業低谷醞釀并購與重組高潮的到來

  本來中國工程機械可以乘勝追擊,利用次債危機的大好機遇,通過國際并購繼續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然而遺憾的是隨著4萬億投資潮水的退去,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此時開始逐漸露出了疲態。10余年的持續高速發展、資本市場的風光、PE資本的追捧讓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逐漸開始習慣了高增長,逐漸奉激進策略為真理。4萬億投資的興奮劑又讓工程機械企業陷入了最后的瘋狂。在行業歷史的低谷來臨前的激進銷售策略導致企業應收款暴增,在終端客戶和代理商面臨破產危機的情況下,制造商也面臨嚴重的現金流危機。就在卡特彼勒、小松等國際巨頭從低谷中慢慢走出的時候,中國同行卻開始走入高庫存和高應收的泥潭。國際并購的腳步可能因此而受阻。

  隨著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陷入困境,工程機械行業的IPO盛宴也開始進入尾聲。近三年上市的幾家工程機械公司發行市盈率都超過40倍,而現在它們的市盈率都跌到了20多倍,三一、中聯、徐工等幾家龍頭公司的市盈率更是跌到了10倍以下。次債危機后,幾家龍頭企業都制定了H股上市的計劃,而唯有中聯重科搶得先機,以超過15倍的市盈率在香港成功募集到150億港元的資金,但現在中聯重科的靜態市盈率已經降到了7倍。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等公司已經錯過了最佳的H股上市機會,這樣的機會可能5年內都很難再碰到了。隨著行業迎來低增長時期,工程機械公司通過上市大把圈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IPO受阻,PE資本的逃離加上危機后強者更強的行業態勢預示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并購重組階段的到來。隨著工程機械板塊在股票市場的衰落,之前趨之若鶩的PE資本和信心滿滿等著上市實現財富倍增的創業者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急于將手中的股權賣掉,這可能預示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進入并購與重組高峰期。如果不是因為龍頭企業大都陷入現金流緊張的困境,行業整合可能早就開始了。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