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浪科技頻道登載了一篇名為《車聯網未來展望:2020年90%汽車接入互聯網》,引起了關注,西班牙電信旗下數字業務部門Telefonica Digital全球總監帕文·馬修(Pavan Mathew)上周六在美國科技博客Venturebeat發表題為《2020年互聯汽車發展展望(Here’s what connected cars will be doing by 2020)》的文章稱,互聯網連接將成為未來汽車的標配,到2020年90%的汽車將具備互聯網接入功能。
無人駕駛汽車是很多人的夢想。完全無需手動操作,安全連貫的駕駛體驗,同時解放人們的大腦和雙手,將旅程時間用于工作、交談或者學習,別提有多棒了。我們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發現,內置互聯網連接功能的汽車(下稱互聯汽車)的比例將從今年的10%猛增到2020年的90%。
通過以上的內容,不由聯想到了我們所處的工程機械行業,工程機械產品能否實現全面搭載互聯網呢?
我們知道,目前,有一部分工程機械產品已經實現了遙控操作,比如,混凝土泵車,挖掘機等。
筆者在兩屆上海寶馬展上見到山河智能舉辦的遙控挖掘機操作競技游戲,挖掘機遙控操作應用在實際施工是可行的。另外,在今年6月,作者工作的寫字樓旁邊,曾親眼見識了中聯混凝土泵車在遙控操作下,進行作業的場景。
日前,徐工首臺XE40遙控式液壓挖掘機由徐工挖機公司順利完成試制,XE40遙控式液壓挖掘機的有效遠程遙控范圍可達100米,全天候作業,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同時,在該機型中首次研發設計了諸多新功能,如水平傾斜角度限制、回轉對中、學習和復位功能、工作裝置壓力傳感、自動調節先導流量等,將小型挖掘機的靈活和電子控制系統的智能控制集為一體,具有復合型功能優勢。在某些特殊工況下,采用遙控方式遠程控制挖掘機的挖掘和開采,可以大大提高操作者的安全系數,提高工作效率。
未來,互聯時代的工程機械會發展到什么地步呢?是否具備夜視功能?能否通過互聯網進行遙控作業?會不會提供虛擬駕駛模擬或其它先進功能,物聯網已經滲入工程機械行業,為這個行業的創新和演變提供了一切可能。
“物聯網”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是指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技術,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工程機械物聯網是指借助全球定位系統(GPS)、手機通訊網、互聯網,實現了工程機械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使工程機械、操作手、技術服務工程師、代理店、制造廠之間實現異地、遠程、動態、全天候的“物物相連、人人相連、物人相聯。”
工程機械物聯網概念隨著徐工集團應用物聯網技術,開發工程機械物聯網,成立徐工物聯網研發中心而被業界所知。工程機械物聯網概念正逐步為工程機械行業所接受。
目前,各大品牌工程機械公司將安裝GPS作為標準配置,用戶只需要按規程操作機械,其余所有問題,如保養、維護、修理、更新、再制造等,都可以通過“工程機械物聯網”解決,真正實現了售出的工程機械,終生管理、終生服務。
首家工程機械物聯網應用研發中心落戶徐工,徐工采用物聯網為機械設備護航。2011年5月,徐工與中國移動江蘇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后者在徐工集團的工程機械上安裝專用芯片,這樣通過網絡終端既可實時遠程監控每臺工程機械的運行狀況,方便用戶對每臺機械進行作業管理和保養維護,從而大大了降低維護成本。
2012年3月,物聯網工程機械智能化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落戶三一。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發文批復,湖南省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組建"基于物聯網的工程機械智能化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將按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標準建設,建設期為2年。三一重工早在2005年即開始對工程機械物聯網核心基礎部件及相關技術開展研究。2008年,基于工程機械物聯網平臺的三一全球客戶門戶對全球三一主機客戶開放;2009年,國內首家工程機械物聯網企業控制中心在三一重工建成;2010年,三一智能控制設備有限公司在湖南長沙成立;2011年,工程機械行業最大容量的M2M應用平臺在三一重工上線使用,系統可支持50萬臺設備并行接入并具有動態擴展能力。
近年來,中聯重科、三一、徐工等企業在國內自然災害發生時,通過應用GPS定位技術,及時調配工程機械就近參與搶險救災已經成為了常態。
物聯網技術、GPS技術在工程機械上的使用,加上通過移動互聯網遠程監控的基礎上,如果能實現遠程的檢測和診斷,那工程機械設備的一切運行狀態將在物聯網大廳的大屏幕一目了然。設備遠程監控存在數據采集頻率高、數據傳輸量大的特點,比如在工程機械產品上安裝3G攝像頭,通過網絡監控,遠程指導客戶維修機器,快速排除故障。
工程機械產品搭載高速互聯網,將會極大的改善工程機械的使用狀況,工程機械使用者,隨時可以通過互聯網查找最近的售后維修服務,配件供應、設備求助信息等等。工程機械產品使用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生活便利上的網上購物,娛樂等功能。
在涉及到網絡使用費用及硬件設備安裝上,一方面廠家可以利用工程機械產品中的現有電腦設備,搭載互聯網應用軟件,一方面,可以與移動網絡供應商合作,點對點服務。
互聯工程機械產品已經出現,或將成為未來的主流。雖然今天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但未來的廣闊應用前景將會吸引業界在看到挑戰,并開始付諸實踐。
無人駕駛汽車是很多人的夢想。完全無需手動操作,安全連貫的駕駛體驗,同時解放人們的大腦和雙手,將旅程時間用于工作、交談或者學習,別提有多棒了。我們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發現,內置互聯網連接功能的汽車(下稱互聯汽車)的比例將從今年的10%猛增到2020年的90%。
通過以上的內容,不由聯想到了我們所處的工程機械行業,工程機械產品能否實現全面搭載互聯網呢?
我們知道,目前,有一部分工程機械產品已經實現了遙控操作,比如,混凝土泵車,挖掘機等。
筆者在兩屆上海寶馬展上見到山河智能舉辦的遙控挖掘機操作競技游戲,挖掘機遙控操作應用在實際施工是可行的。另外,在今年6月,作者工作的寫字樓旁邊,曾親眼見識了中聯混凝土泵車在遙控操作下,進行作業的場景。
日前,徐工首臺XE40遙控式液壓挖掘機由徐工挖機公司順利完成試制,XE40遙控式液壓挖掘機的有效遠程遙控范圍可達100米,全天候作業,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同時,在該機型中首次研發設計了諸多新功能,如水平傾斜角度限制、回轉對中、學習和復位功能、工作裝置壓力傳感、自動調節先導流量等,將小型挖掘機的靈活和電子控制系統的智能控制集為一體,具有復合型功能優勢。在某些特殊工況下,采用遙控方式遠程控制挖掘機的挖掘和開采,可以大大提高操作者的安全系數,提高工作效率。
未來,互聯時代的工程機械會發展到什么地步呢?是否具備夜視功能?能否通過互聯網進行遙控作業?會不會提供虛擬駕駛模擬或其它先進功能,物聯網已經滲入工程機械行業,為這個行業的創新和演變提供了一切可能。
“物聯網”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是指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技術,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工程機械物聯網是指借助全球定位系統(GPS)、手機通訊網、互聯網,實現了工程機械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使工程機械、操作手、技術服務工程師、代理店、制造廠之間實現異地、遠程、動態、全天候的“物物相連、人人相連、物人相聯。”
工程機械物聯網概念隨著徐工集團應用物聯網技術,開發工程機械物聯網,成立徐工物聯網研發中心而被業界所知。工程機械物聯網概念正逐步為工程機械行業所接受。
目前,各大品牌工程機械公司將安裝GPS作為標準配置,用戶只需要按規程操作機械,其余所有問題,如保養、維護、修理、更新、再制造等,都可以通過“工程機械物聯網”解決,真正實現了售出的工程機械,終生管理、終生服務。
首家工程機械物聯網應用研發中心落戶徐工,徐工采用物聯網為機械設備護航。2011年5月,徐工與中國移動江蘇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后者在徐工集團的工程機械上安裝專用芯片,這樣通過網絡終端既可實時遠程監控每臺工程機械的運行狀況,方便用戶對每臺機械進行作業管理和保養維護,從而大大了降低維護成本。
2012年3月,物聯網工程機械智能化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落戶三一。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發文批復,湖南省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組建"基于物聯網的工程機械智能化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將按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標準建設,建設期為2年。三一重工早在2005年即開始對工程機械物聯網核心基礎部件及相關技術開展研究。2008年,基于工程機械物聯網平臺的三一全球客戶門戶對全球三一主機客戶開放;2009年,國內首家工程機械物聯網企業控制中心在三一重工建成;2010年,三一智能控制設備有限公司在湖南長沙成立;2011年,工程機械行業最大容量的M2M應用平臺在三一重工上線使用,系統可支持50萬臺設備并行接入并具有動態擴展能力。
近年來,中聯重科、三一、徐工等企業在國內自然災害發生時,通過應用GPS定位技術,及時調配工程機械就近參與搶險救災已經成為了常態。
物聯網技術、GPS技術在工程機械上的使用,加上通過移動互聯網遠程監控的基礎上,如果能實現遠程的檢測和診斷,那工程機械設備的一切運行狀態將在物聯網大廳的大屏幕一目了然。設備遠程監控存在數據采集頻率高、數據傳輸量大的特點,比如在工程機械產品上安裝3G攝像頭,通過網絡監控,遠程指導客戶維修機器,快速排除故障。
工程機械產品搭載高速互聯網,將會極大的改善工程機械的使用狀況,工程機械使用者,隨時可以通過互聯網查找最近的售后維修服務,配件供應、設備求助信息等等。工程機械產品使用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生活便利上的網上購物,娛樂等功能。
在涉及到網絡使用費用及硬件設備安裝上,一方面廠家可以利用工程機械產品中的現有電腦設備,搭載互聯網應用軟件,一方面,可以與移動網絡供應商合作,點對點服務。
互聯工程機械產品已經出現,或將成為未來的主流。雖然今天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但未來的廣闊應用前景將會吸引業界在看到挑戰,并開始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