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備市場 » 正文

城鎮化能否助力中國工程機械前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1-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慧聰工程機械網
核心提示:城鎮化能否助力中國工程機械前行
  經歷了雖不是世界末日的2012,工程機械行業依然很受傷。低迷市場、高額應收賬款、高庫存量成為危害行業發展的三大頑疾。高鐵、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曾經推動工程機械行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發展遭遇瓶頸的行業能夠借助城鎮化再次逆勢雄起嗎?

  中聯重科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洪曉明表示,房地產投資是拉動工程機械銷售的主要驅動力,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可能大幅放松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增速回升有限;工程機械保有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目前主要產品開工率不足,隨著下游行業的好轉,首先帶動的是現有設備使用率的提高。不過洪曉明認為,從長遠來看,工程機械行業仍是“日不落”產業。

  過去的30年,中國走了一條快速城鎮化之路,到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突破50%,達到51.27%,但即使這樣,中國的城鎮化建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水平將力爭達到60%左右。國家提出城鎮化策略,必將推動城市化進程和基建工程的更新發展。而這將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至少還有10年發展期。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斯蒂格利茨曾經說過,“中國的城市化(urbanization)與美國的高科技發展將是影響21世紀人類發展進程的兩件大事。”

  在中國,為了強調城市、農村、大城鎮、小城鎮的協調發展,我們把這種人類聚居模式、就業模式和交往模式的改變稱為“城鎮化”。城鎮化即城市化,涉及從小農經濟過渡到工業經濟、從自給自足經濟轉向開放經濟、從技術含量低轉向新技術革命等方面的重大社會變革。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達到51.27%,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水平將達60%左右。這一數字,意味著中國幾千年來以農村人口為主的城鄉結構將發生根本改變,類似于文革中“祖上三代貧農”的說法,或將真正成為歷史。

  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說,“中國城鎮化將是我國最大的潛在內需與持久動力。”作為典型的投資拉動型行業,城鎮化建設進程的推進速度和增長空間決定了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盡管目前學術界對城鎮化建設模式方面還存在很多爭論,但不可否認的一個現象是,隨著進入城市的人口數量劇增,對住房和綜合設施的需求也水漲船高。據有關數據顯示,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涌入城市的農村人口將增加1300萬(以全國13億人口計算),帶動6.6萬億元城鎮建設投資。按照一般規律,施工建設采購額占到新開工項目建設投資額的4%~8%,這樣計算下來工程機械的市場前景相當廣闊。

  具體來說,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能源設施建設,自來水廠、排水和污水處理等供、排水設施建設,航空、鐵路、高速公路、隧道、橋梁等交通設施建設,移動電話、互聯網等郵電通信設施建設,園林綠化等環保設施建設以及消防、防汛、防震等防災設施建設等領域。城鎮基礎設施項目投建,將直接拉動諸如路面機械、土方機械、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環衛機械等細分領域的高速增長。

  雖然城鎮化進程如強心針般,給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信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城鎮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其中充斥著發展與徘徊、沿襲與變革、機遇與挑戰。從歷史上看,僅城鎮化率從30%提高到60%這一階段,英國用了180年,美國用了90年,日本用了60年,而中國至少需要30年。因此,將城鎮化作為企業制定發展策略的重要依據對工程機械企業而言尤為重要。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