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備市場 » 正文

十八大之后 工程機械行業何去何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9-2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慧聰工程機械網
核心提示:十八大之后 工程機械行業何去何從
  2012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低迷,市場現狀撲朔迷離。工程機械行業何時才能走出陰霾,引人矚目。面對目前的市場狀況工程機械企業應該做些什么?如何才能挺過這道市場難關?記者帶著以上疑問對廣西柳工集團董事長王曉華先生進行了采訪,希望能夠通過企業高層視角了解以上問題的答案。 

  重視調整企業結構的企業將生存的更好 

  近些年來,國務院頻繁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政策落實到工程機械行業意味著哪些具體轉變?對于工程機械行業而言轉型升級又有哪些阻力?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央提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戰略?對于企業而言應做好哪些? 

  王曉華先生:我完全理解國家提倡的“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做法,但是怎樣能夠落實到具體的企業中去,我認為還需要一個過程。現在國內很多企業還是靠量、低成本、低價格去參與競爭。我個人認為哪些企業對調整結構能有較早的認識,進行調整,那么這些企業可能就能夠生存的更久。調整的方向則是高技術水平、高質量水平、產品有一定的競爭力(這不僅是低成本,低成本不一定能夠做出高質量產品)。 

  記者:您認為會有哪些因素影響企業的轉型速度? 

  王曉華先生:我認為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對企業的轉型升級會有影響。對于全國欠發達地區而言,為了實現GDP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而努力。而對于發達地區而言,老百姓的需求越來越多,不強調經濟增長也不穩妥。但是結構的調整刻不容緩,我認為對于國家而言,困難在于對科學發展的判斷。 

 
 市場前景不明朗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 

  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息息相關。上半年不僅工程機械行業營銷業績慘淡,整個中國經濟增長也顯現增長乏力跡象。下半年國家是否將有經濟政策出臺救市,而工程機械企業應該做哪些準備? 

  記者:目前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低迷,您如何看待下半年的經濟政策? 

  王曉華先生:溫家寶總理要求今年的經濟增長要達到7%,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情況中央并不滿意。所以說“穩增長”將是今年下半年國家財政政策圍繞的主題,前一段時間銀行的降息政策也正證實了這一點。但是到目前為止經濟政策的作用還不是很明顯,所以我認為下半年還將有更加寬松的經濟政策出臺,以確保國家對經濟增長的要求。 

  記者:目前工程機械行業有一些聲音,一種聲音認為十八大之后行業會好轉,另一種聲音是明年行業也不會變好,您如何看待行業的發展趨勢? 

  王曉華先生:至于延續你說是延續到明年還是更久,我覺得作為生產企業,我們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要只是期盼著這么一天的到來,每個企業都要靜下心來,進行調整,對市場要有一個理性的判斷。目前企業的生產產能都是過剩的,要改變這些情況并不是特別困難。但是產品做不做的好,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卻是短期內難實現的事情。目前行業內競爭比較激烈,我認為企業間應該減少內耗,避免價格戰,要將注意力放到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性能上來。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