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相繼匯聚了沃爾沃—臨工、山重建機、華夏重工、廣西柳工等國內工程機械巨頭,臨沂緣何如此受工程機械產業的青睞?
集群的效應工程機械產業鏈條已成熟
去年柳工入駐臨沂耐人尋味,為什么選擇臨沂?臨沂柳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馮道雷的話意味深長:“未來的臨沂,在全國工程機械產業的布局上,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馮道雷不僅非常了解臨沂工程機械產業的現在,他更清楚臨沂的未來。
“臨沂現有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這種優勢,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工程機械產業需要的是配套體系,而目前,臨沂的配套體系已非常成熟。”馮道雷說。
“另一方面,山東是中國工業機械產品的第一制造大省和第一消費大省,因此,能否在山東把控市場,對于整個集團的總體布局來說特別重要。臨沂的地理位置恰到好處,與山東濟寧、江蘇徐州等工程機械生產基地距離較近且均等,成三角穩固之勢,是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南北相連的重要接點。”馮道雷說。
山東臨工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國內知名的工程機械生產企業之所以選擇臨沂,除了看中當地政府扶持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另外重要的一點是,看中了這里完整、成熟、高效的配套體系。山東臨工對于產業集群尤其是配套企業的形成和壯大,起到了帶動和引領作用。臨工2004年進駐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7年的時間,專為臨工配套的企業就達十五六家,形成了以臨工為龍頭企業的產業鏈條。
目前,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了以山東臨工、山重建機、華夏重工、廣西柳工等整機生產企業為龍頭,以臨工金利、三友重工、勝代機械等零部件生產企業為支撐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2010年,工程機械產業完成產值162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50%。
圈子的力量“沃爾沃”路串起兩大集群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發招商局局長范守光的辦公室里,張貼著一張開發區的產業集群版圖。“205國道途經經濟開發區的這段被命名為沃爾沃路,在路的上游東側已經形成了以山東臨工、華夏重工為核心的產業集群,而在沃爾沃路的下游西側,即將形成以山重建機和廣西柳工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最初的萌動需要政府的支持,然而隨著整個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與之相匹配的產業會形成集群效應,聚集和輻射作用不可小覷。用張宗曉的話來形容產業集群的作用就是“滾雪球”,越滾越大。
工程機械產業發展,臨沂志在全國、全世界。范守光眼里盯著開發區的產業集群版圖,心里卻惦記著整個中國產業集群的未來布局,“目前,廣西柳州、福建廈門、湖南長沙、江蘇徐州在全國的產業集群版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臨沂起步較晚,但占據集群版圖最北端的地理優勢,發展速度很快,”十二五“期間,臨沂要在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躋身三甲。”
目前,臨沂市規模以上的工程機械及零部件生產企業近200家,年銷售收入突破了300億元,預計三年內,全市工程機械產業的銷售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工程機械生產制造和研發基地。按照臨沂市委、市政府的規劃部署,“十二五”期間,臨沂市將繼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強市”戰略,壯大產業集群,響亮地提出“建成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的戰略目標。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2015年工程機械產業的銷售目標是1000億元,占據全國的1/9。1000億元的目標顯然有些保守,范守光向記者透露,僅山東臨工2015年的目標就是500億元。
據范守光說,預計到2013年,開發區工程機械產業將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以上,利稅5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46%。產業集群企業數量突破100家。屆時開發區將形成年產裝載機5萬臺、挖掘機5萬臺、路面機械1萬臺的生產能力,其中裝載機產銷量將居全國第二,力爭第一;挖掘機產銷量國內同行業第一位。屆時,開發區將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工程機械產業園區。
臨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徐福田說“開發區將全力打造中國工程機械制造業的‘航母’。”
集群的效應工程機械產業鏈條已成熟
去年柳工入駐臨沂耐人尋味,為什么選擇臨沂?臨沂柳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馮道雷的話意味深長:“未來的臨沂,在全國工程機械產業的布局上,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馮道雷不僅非常了解臨沂工程機械產業的現在,他更清楚臨沂的未來。
“臨沂現有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這種優勢,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工程機械產業需要的是配套體系,而目前,臨沂的配套體系已非常成熟。”馮道雷說。
“另一方面,山東是中國工業機械產品的第一制造大省和第一消費大省,因此,能否在山東把控市場,對于整個集團的總體布局來說特別重要。臨沂的地理位置恰到好處,與山東濟寧、江蘇徐州等工程機械生產基地距離較近且均等,成三角穩固之勢,是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南北相連的重要接點。”馮道雷說。
山東臨工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國內知名的工程機械生產企業之所以選擇臨沂,除了看中當地政府扶持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另外重要的一點是,看中了這里完整、成熟、高效的配套體系。山東臨工對于產業集群尤其是配套企業的形成和壯大,起到了帶動和引領作用。臨工2004年進駐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7年的時間,專為臨工配套的企業就達十五六家,形成了以臨工為龍頭企業的產業鏈條。
目前,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了以山東臨工、山重建機、華夏重工、廣西柳工等整機生產企業為龍頭,以臨工金利、三友重工、勝代機械等零部件生產企業為支撐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2010年,工程機械產業完成產值162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50%。
圈子的力量“沃爾沃”路串起兩大集群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發招商局局長范守光的辦公室里,張貼著一張開發區的產業集群版圖。“205國道途經經濟開發區的這段被命名為沃爾沃路,在路的上游東側已經形成了以山東臨工、華夏重工為核心的產業集群,而在沃爾沃路的下游西側,即將形成以山重建機和廣西柳工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最初的萌動需要政府的支持,然而隨著整個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與之相匹配的產業會形成集群效應,聚集和輻射作用不可小覷。用張宗曉的話來形容產業集群的作用就是“滾雪球”,越滾越大。
工程機械產業發展,臨沂志在全國、全世界。范守光眼里盯著開發區的產業集群版圖,心里卻惦記著整個中國產業集群的未來布局,“目前,廣西柳州、福建廈門、湖南長沙、江蘇徐州在全國的產業集群版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臨沂起步較晚,但占據集群版圖最北端的地理優勢,發展速度很快,”十二五“期間,臨沂要在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躋身三甲。”
目前,臨沂市規模以上的工程機械及零部件生產企業近200家,年銷售收入突破了300億元,預計三年內,全市工程機械產業的銷售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工程機械生產制造和研發基地。按照臨沂市委、市政府的規劃部署,“十二五”期間,臨沂市將繼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強市”戰略,壯大產業集群,響亮地提出“建成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的戰略目標。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2015年工程機械產業的銷售目標是1000億元,占據全國的1/9。1000億元的目標顯然有些保守,范守光向記者透露,僅山東臨工2015年的目標就是500億元。
據范守光說,預計到2013年,開發區工程機械產業將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以上,利稅5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46%。產業集群企業數量突破100家。屆時開發區將形成年產裝載機5萬臺、挖掘機5萬臺、路面機械1萬臺的生產能力,其中裝載機產銷量將居全國第二,力爭第一;挖掘機產銷量國內同行業第一位。屆時,開發區將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工程機械產業園區。
臨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徐福田說“開發區將全力打造中國工程機械制造業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