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備市場 » 正文

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無序現象亟待消除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6-14  來源:慧聰網  作者:慧聰網
核心提示: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無序現象亟待消除

    盡管我國工程機械海外市場呈現出較好的前景,但出口本身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關專家提醒要注意解決好四個問題。

    首先,產品的可靠性缺乏競爭力。根據2006年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產品在1000小時可靠性試驗和“三包”期內的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MTBF)為150小時至300小時,而國際水平是500小時至800小時。我國不采用進口發動機的產品大修期壽命是4000小時至5000小時,而國際水平是8000小時至1萬小時,超過200千瓦的大型產品則達到兩萬小時。因此,產品的可靠性和大修期壽命是影響我國工程機械產品競爭力的主要問題。


    其次,某些企業在出口過程中存在一些做法不規范的問題。出口渠道層次多,競爭無序,售后服務不能保證,這些現象都對出口秩序造成一定影響。2004年的出口情況比較有代表性。2004年共出口18.5億美元產品,到達全球179個國家和地區,除在美國和日本相對比較集中以外,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只有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這樣在客觀條件上售后服務無法到位,給某些地區的用戶造成一定的影響。

    再次,知識產權面臨風險。由于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并不太多,而所謂的“克隆”產品比較多,很容易遭到侵權指控,致使出口受到制約。例如美國的相關條款對中國工程機械產品來說,殺傷力就很大。該條款規定,如果某一個產品確實存在著侵犯美國訴方的知識產權,造成美國國際委員會(ITC)發布普遍排除令,其他不單獨被訴的企業也喪失在美國市場的準入資格。因此出口企業一方面要努力開發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同時隨時進行專利檢索和市場調查,弄清競爭對方或潛在競爭者的知識產權和專利情況,是否有侵權行為,否則就會出現受處罰的可能。

    最后,國際通行標準認證任務很艱巨。中國工程機械產品是否獲得有關國際標準認證的通行證是出口的一大障礙。其中CE認證標志是被允許進入歐共體市場銷售的通行證。對于已經獲得加貼CE認證標志進入歐共體的產品,如發現不符合要求的,也要責令從市場收回,持續違反者將被禁止或限制進入歐共體市場。這些都是影響我國工程機械進入歐共體市場的關鍵條款。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