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巨頭痛陳裝備業的幾大“短板” 徐工堅持改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央視財經
核心提示:巨頭痛陳裝備業的幾大“短板” 徐工堅持改革
  國家之間的競爭,從來就是實體經濟的競爭,強大的裝備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隨著新技術革命的來臨和生產制造范式的變革,中國制造在面對產業升級空間被發達經濟封殺,而低成本競爭優勢又受到發展中經濟體低廉替代的雙重挑戰之際,裝備制造業必需站出來承擔時代賦予的重任,制定新一輪的發展戰略和增長模式。2013央視財經論壇“重大技術裝備:轉型升級 邁向高端” 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副院長楊拴昌,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沈鼓集團董事長蘇永強,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一起探討挺起國家脊梁的裝備制造業怎樣實現未來制造?在趕超發達國家的道路上又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裝備制造大國向裝備制造強國邁進

  最近財經頻道和綜合頻道連續播出了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工業史詩,裝備制造業是我們大國發展的基石,我們需要喊響中國制造這樣的口號。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談到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一部描述裝備工業振興之路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它以獨特的視角和感人的鏡頭記錄了我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再現了裝備制造業經過艱辛里程后的輝煌成就,展望了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壯麗前景。

  朱宏任說我國裝備制造業要實現新的騰飛必須著力抓好五大戰略任務:一是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二是大力推進技術支撐戰略;三是大力推進高端引領戰略;四是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戰略;五是大力推進走出去戰略。

  裝備制造業,國家脊梁 改造世界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副院長楊拴昌表示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從1765年,世界上誕生了首臺紡紗機到1973年,美國人發明了以計算機控制的工業機器人。裝備制造業就是給我們提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表示裝備制造業可以讓我國和發達國家同臺競爭,他說:“高鐵裝備、能源裝備、通信設備,這三個產業是我們國家裝備制造業可以與發達國家同臺競爭的產業。新興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要搞基礎建設,要修鐵路、建電場、建通信設備,這三個產業市場需求很大。中國裝備不但可以裝備中國的大部分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而且現在有了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能力。”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稱裝備對一個國家來講,就好像脊梁對一個人的重大作用。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假如我們沒有裝備產業,沒有高端裝備,我們整個制造業的基礎和支撐靠什么來保障?特別是高端裝備,現在也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在國際舞臺上進行較量的重要砝碼。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則認為裝備制造業想要走在世界的前端,就必須改革。改革要在體制、機制方面進行裝備制造業的改革,激發巨大的活力,才能使中國的裝備制造企業成為世界最強的裝備制造企業。同時王民還表示早期的中國的工程機械產業,完全可以用衣衫襤褸來形容。可以發展到今天,完全是因為有當時的那一批堅守住這個產業的技術人員。包括老國企等的所有企業,都受惠于當年這批做出巨大貢獻的技術人員的創造和勞動。 

  裝備制造業所面臨的挑戰

  在談到制約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因素時,王民表示目前來看最大的制約因素是創新動力不足。現在講的從根本和長遠利益來看,中國要成為制造強國,需要有自己最關鍵的、最核心的技術,包括關鍵的零部件。一個最高端的國產裝備,如果里面最核心的東西在其他人手里,他有可能賣大價錢。雖然我們企業可以面向全球采購,也可以招標,也可以競爭。但如果人家要串通好了,有時候你很難拿到低價的東西。這里面要有中國人在關鍵零部件上的控制權和主導權。

  曲道奎直言中國企業缺乏一種雄心,很多企業實際是把企業做成一種制造過程、制造產品。但是,我們沒有理念,就是制造產品要干嘛,缺少一種雄心,就是一種真正的價值理念,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現在市場作為調配資源的主要手段,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個人的價值、從理念等方面做一些工作,而不單單為了把一個企業做好,為了掙幾筆錢。這樣的話,中國永遠成不了高端裝備的強國。

  沈鼓集團董事長蘇永強稱國內人才不足制約裝備制造業發展,我們企業集中了大量優秀工程技術人員。但以我們現在面臨的任務和國家的期望,還差很遠。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每年畢業生太少。我們現在的辦法,是本科生入廠以后,再按照專業請大專院校進行二次培訓,辦研究生班,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中國裝備制造產業正在一路穩步前進,而《大國重器》也給了我們大家一個重新審視這個行業的機會。中國裝備制造業可以說任重道遠,承載著一個民族的使命,同樣也是承載著我們每一個人的中國夢。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