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廠區被蔥郁的樹木掩映,高大的鋼結構廠房吐露著逼人的氣勢。同塵土飛揚的傳統混凝土攪拌站相比,位于天津臨港經濟區內的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全封閉混凝土生產基地更像一家生產高端裝備的現代化工廠。該基地利用自有研發技術,把尾礦、石粉、煤矸石、礦渣粉等廢料變為混凝土的重要原料。目前,其生產的“綠色”混凝土,已應用到一批天津濱海新區大項目好項目的建設中。
從“三高”到“三無”
“高噪音、高排放、高污染”是傳統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標簽”。中建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臨港基地從建設之初,便立志“不走尋常路”。“我們投入近6000萬元,用于廠區綠化和節能減排。”該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攪拌樓到料倉均采用鋼結構全封閉形式。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其攪拌站安裝有12個除塵器,回收粉料粉塵,降低粉塵污染;封閉的料倉能有效降低進料和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和噪音。
從“三高”轉變為無廢水、無廢渣、無粉塵的“三無”,僅僅是該基地探索行業轉型升級的開始。混凝土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會產生一部分的剩余。為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該基地還引進了先進的砂石分離機和污水處理設備。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套先進設備包括,進料槽、攪拌分離機、供水系統、篩分系統、漿水均化、循環使用及廢漿再利用系統共六個部分。“通過清洗、篩分等一系列程序,該設備將把原本廢棄的剩余混凝土,重新變成砂、石及漿水等生產混凝土的原料。”該基地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該設備每年處理廢渣800噸、污水2萬噸,節省了大量資源。
變廢為寶造就綠色產品
砂石是生產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填充料之一。“過去,混凝土企業利用的沙石主要為青石,青石的開采需要炸山,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破壞。”該基地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年,我們充分利用自有研發技術在保證混凝土質量的前提下大量使用石粉、煤矸石、礦渣粉、鋼渣、尾礦、廢棄混凝土作為替代原料,減少對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的使用。
目前,尾礦石已成為該基地主要的沙石來源。“尾礦石是礦山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料,由于沒有用武之地,它的處理一直是讓礦山開采企業頭疼的事情。”該基地技術人員介紹,尾礦石的性能優異,我們把尾礦石和碎石進行混用,既降低了成本,又不會增加多少生產工藝,還幫助礦山企業解決了處理難題。“目前我們的技術可以將粉煤灰和尾礦石在混凝土的體積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據悉,這種變廢為寶的“綠色”混凝土,已應用到響螺灣恒富大廈、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等一批新區重點項目的建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