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湖北水泥廠(現名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907年,被譽為“中國水泥工業的搖籃”。在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不論歷史風云如何變幻,華新始終站在行業的前端,引領著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1994年,華新成為中國建材行業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1999年,與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之一的瑞士Holcim集團結為戰略伙伴關系。
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華新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以水泥生產為軸心,積極推進“縱向一體化”,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骨料和環保產業。特別是環保產業,公司通過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在達成自身環保目標的同時,堅持走可持續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實現了從傳統水泥生產企業向綠色環保企業的成功轉型。
現在的華新,已不再是個單一的水泥公司,而是全產業鏈一體化的公司。既做混凝土、骨料、裝備制造,也做環保。從一個事業部到四個事業部,從2家水泥工廠到現在100多家各類工廠,從僅有水泥產品到涉足混凝土、骨料、環保、裝備制造、裝備工程。這和公司的戰略思路緊密相關,華新不一味追求體量的增長,也不走“先大后美”的道路,而注重發展過程中的風險控制。企業成長變大需要條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固然可以,但會提高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負債率。
近十年來,華新做環保產業的愿景非常清晰,戰略也很腳踏實地,在沿著戰略走的時候,對所遇到的問題和風險也很清楚,減少了很多盲目性和變故。
歷經十年的環保轉型
2007年,華新將經過10余年在環保領域探索成功的經驗正式運用到環境服務領域,以“低能耗、高環保、高技術、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利用和發展國際先進的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和原燃材料替代技術,傾力打造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產業,降低能耗和CO2排放,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
2011年,華新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開展相關環保業務。到目前為止,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已在湖北、上海、北京、廣東、重慶、湖南、河南等省市成功開展了水泥窯協同處置業務。業務范圍涵蓋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漂浮物、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廢棄物、污染土等多個方面,獲得了多類危險廢物的處置經營許可證,并投入2000余萬元成立自己的AFR研究實驗室。其在城市生活垃圾、漂浮物、污泥、污染土等廢棄物預處理方面自主研發的技術和裝備,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60余項專利。
未來的環保布局
接下來,華新將重點支持打造環保技術研發中心,增加研發投入和研發費用,吸納和培養專家級研發人才,針對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中的生物除臭、生活垃圾干化、滲濾液處理等以及相關設備等方面做高端深入研究和研發,打造華新環境綜合性環保產業發展架構。
到2017年,華新將在全國投入建設100個生活垃圾預處理工廠、100個市政污泥預處理工廠和20個危險廢物處置工廠,并且在污染土處置方面根據市場需求穩步增長。預計在2017年,華新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廢棄物(不包括工業固體廢棄物)總量約占全國的1/10。
水泥和環保如何協調
華新原來是在生產水泥的同時做環保,現在是做環保的同時生產水泥。這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變化,整個將這種理念倒過來,也是華新近十年來的探索成果。
1.水泥行業雖是高消耗、高污染行業,但因其具有高溫煅燒等生產工藝特點,可充分利用這些特點消化垃圾和廢棄物,從而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之路。
2.華新水泥大量利用各種工業廢渣、大膽試驗處理社會廢棄物,以及大批增建純低溫余熱發電設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分攤社會環境污染負擔,增強與社會的相融性。
垃圾填埋將逐步減少
填埋作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工藝簡單、操作簡便、處理量大等優點,但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還存在諸如占地面積大、易產生二次污染、選址困難、運輸代價高、管理體制不完整、人們的了解和認識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處理。
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在全社會倡導無害化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今天,采用填埋方式易產生二次污染,在有條件的城市區域,不建議繼續采用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而應該采用更環保、更科學的方式。歐盟從1996年已開始嚴令禁止未經過處理的原生垃圾進入填埋場填埋,近年來,已逐步減少垃圾進行填埋處理,部分城市已明文禁止填埋。
1994年,華新成為中國建材行業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1999年,與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之一的瑞士Holcim集團結為戰略伙伴關系。
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華新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以水泥生產為軸心,積極推進“縱向一體化”,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骨料和環保產業。特別是環保產業,公司通過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在達成自身環保目標的同時,堅持走可持續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實現了從傳統水泥生產企業向綠色環保企業的成功轉型。
現在的華新,已不再是個單一的水泥公司,而是全產業鏈一體化的公司。既做混凝土、骨料、裝備制造,也做環保。從一個事業部到四個事業部,從2家水泥工廠到現在100多家各類工廠,從僅有水泥產品到涉足混凝土、骨料、環保、裝備制造、裝備工程。這和公司的戰略思路緊密相關,華新不一味追求體量的增長,也不走“先大后美”的道路,而注重發展過程中的風險控制。企業成長變大需要條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固然可以,但會提高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負債率。
近十年來,華新做環保產業的愿景非常清晰,戰略也很腳踏實地,在沿著戰略走的時候,對所遇到的問題和風險也很清楚,減少了很多盲目性和變故。
歷經十年的環保轉型
2007年,華新將經過10余年在環保領域探索成功的經驗正式運用到環境服務領域,以“低能耗、高環保、高技術、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利用和發展國際先進的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和原燃材料替代技術,傾力打造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產業,降低能耗和CO2排放,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
2011年,華新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開展相關環保業務。到目前為止,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已在湖北、上海、北京、廣東、重慶、湖南、河南等省市成功開展了水泥窯協同處置業務。業務范圍涵蓋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漂浮物、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廢棄物、污染土等多個方面,獲得了多類危險廢物的處置經營許可證,并投入2000余萬元成立自己的AFR研究實驗室。其在城市生活垃圾、漂浮物、污泥、污染土等廢棄物預處理方面自主研發的技術和裝備,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60余項專利。
未來的環保布局
接下來,華新將重點支持打造環保技術研發中心,增加研發投入和研發費用,吸納和培養專家級研發人才,針對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中的生物除臭、生活垃圾干化、滲濾液處理等以及相關設備等方面做高端深入研究和研發,打造華新環境綜合性環保產業發展架構。
到2017年,華新將在全國投入建設100個生活垃圾預處理工廠、100個市政污泥預處理工廠和20個危險廢物處置工廠,并且在污染土處置方面根據市場需求穩步增長。預計在2017年,華新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廢棄物(不包括工業固體廢棄物)總量約占全國的1/10。
水泥和環保如何協調
華新原來是在生產水泥的同時做環保,現在是做環保的同時生產水泥。這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變化,整個將這種理念倒過來,也是華新近十年來的探索成果。
1.水泥行業雖是高消耗、高污染行業,但因其具有高溫煅燒等生產工藝特點,可充分利用這些特點消化垃圾和廢棄物,從而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之路。
2.華新水泥大量利用各種工業廢渣、大膽試驗處理社會廢棄物,以及大批增建純低溫余熱發電設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分攤社會環境污染負擔,增強與社會的相融性。
垃圾填埋將逐步減少
填埋作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工藝簡單、操作簡便、處理量大等優點,但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還存在諸如占地面積大、易產生二次污染、選址困難、運輸代價高、管理體制不完整、人們的了解和認識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處理。
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在全社會倡導無害化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今天,采用填埋方式易產生二次污染,在有條件的城市區域,不建議繼續采用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而應該采用更環保、更科學的方式。歐盟從1996年已開始嚴令禁止未經過處理的原生垃圾進入填埋場填埋,近年來,已逐步減少垃圾進行填埋處理,部分城市已明文禁止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