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聯重科否認海外收購輸送利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4-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證券時報網
核心提示:中聯重科否認海外收購輸送利益
  11日,記者獲悉,湖南發改委已受理中聯重科擬回購香港中聯重科CIFA公司其他股東的40.68%股權的申請,將報國家發改委批準,該項工作有望在6月份完成。

  對于外界質疑的該項收購存在利益輸送,中聯重科負責人表示“根本不成立”。

  近期,外界質疑中聯重科收購弘毅投資、高盛和曼達林基金等共同投資人所持CIFA的股權涉嫌“利益輸送”。中聯重科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本次共計交易對價2.36億美元,較2008年共同投資人的初始投資增值45.6%,年復合收益率僅為8.7%。

  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算了一筆賬:若同期投資者從A股市場投資中聯,到今天的收益率可達156%。此次共同投資人8.7%的年復合收益率,遠低于中聯重科2008年來的凈資產收益率,更大幅低于混凝土機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率。“利益輸送之說根本不成立。”他說。

  從經營邏輯上來看,目前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已經實現與CIFA的一體化整合。但從法人治理的結構上來說,中聯只擁有約60%的CIFA股權,很多經營決定還需要CIFA的董事會和股東會結構的審批,對決策效率和效果均構成一定的障礙。從目前情況來看,共同投資者在收購時為公司分擔財務壓力和并購風險的使命已經完成。孫昌軍認為共同投資人退出的時間點合情合理。

  對于收購CIFA產生的商譽減值,孫昌軍則介紹,國際權威商譽評值機構“美國評值”已經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和各國別的會計準則要求,對CIFA的商譽進行了減值測試,并出具了減值測試報告,所有減值測試報告的結論都為不減值。

  孫昌軍表示,中聯重科及其投資CIFA的各法人實體的減值測試報告的公允性,除了公司管理層自身會進行判斷外,外部審計機構的評估團隊也進行嚴格的復核和壓力測試,同時公司每年都聘請了具有世界知名的第三方獨立評估機構驗證了減值測試結果,出具了評估報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