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聯重科:世界混凝土泵車領域的藍色引領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0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聯重科
核心提示:中聯重科:世界混凝土泵車領域的藍色引領者
  從學會使用工具開始,人類對于建筑機械優越性能的追求就從未止步。人類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進化積累了無數智慧與經驗,研制出了跨越時代的建筑工具——混凝土泵車。這種設備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施工方式。無數次施工總結,人們逐漸發現,成熟、高效、穩定的泵車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施工效益,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混凝土泵車誕生于歐美,在對其性能不斷革新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今天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要探尋這樣一款好泵車產品,我們不得不從這家中國企業——中聯重科說起。

  十年發展打造世界泵車第一品牌

  時空追溯到2001年,當眾人將國外混凝土機械設備定義為最好泵車的時候,中聯重科第一臺37米泵車下線。作為國家科研院所的中聯重科開始了追逐泵車世界第一品牌之路。首先,中聯重科將研發目標著眼于泵車臂架鋼板焊接強度上。通過研究,中聯重科最終使泵車產品結構件焊縫的疲勞壽命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2003年,中聯重科將國產化泵車臂架實現批量生產。濃厚的科研底蘊,善于將先進的設計理念應用到實際產品上是中聯重科的優勢。2008年,中聯重科向市場推出的全球三橋底盤最長臂架47米泵車,成為當年風靡一時的產品。

  2008年,中聯重科成功并購著名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成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到如今,5年過去了,中聯重科與CIFA公司不斷進行中歐技術平臺的系統對接和融合,同時結合中國實際工況,全面推進了泵車的三大系統動力、液壓和結構件系統的相互配合,使泵車的施工性能達到了最好的效果,并趨于成熟。三橋底盤49米,三橋底盤50米,五橋底盤64米,7橋 80米泵車,全球最長101米泵車的誕生,使得中聯重科在泵車橋長比上創造了一項項令人矚目的紀錄。中聯泵車設計制造水平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先進精細的制造工藝 將泵車做的更加穩定

  有人將中聯重科泵車的生產流程與戰斗機相比較,原因在于中聯重科對泵車穩定性能要求不亞于戰斗機。中聯重科每一個產品的開發,都要都要經過從需求概念到產品方案及配置的轉化,然后經過大量的討論和可行性分析,從而保證最終產品能夠達到“可靠穩定”的標準。而在后續的樣機試制與驗證的環節中,除常規測試”整機穩定性,結構件應力測試”之外;產品定型前,中聯重科的研究人員還將對其臂架,油缸及支腿等關鍵部件進行壽命測試和嚴格的樣機工業性考核;產品定型后為了保證生產的品質穩定,研究人員還會進行小批量試產及生產壓力測試。這樣一道道的流程,一環環的檢測,一次次的堅持,保證了產品的品質。在研發理念日趨系統和完善的同時,中聯重科憑借標準化的制造將各項技術落地,先進的造車工藝和精藝生產理念保證著每一輛泵車質量。在長期生產過程中,中聯重科研究人員通過不斷的摸索、探討和創新,對產品的質量控制建立了深刻的理解和成套的認知。從材料、焊接、裝配、調試等各個環節入手,中聯重科通過精藝制造完美的將設計目標轉化為產品。

  核心技術的研發與利用 鑄造行業旗幟

  “中聯重科不是要在中國掙地位,而是要為中國掙地位。”目前,中聯重科掌握多項泵車制造領域的頂端技術。中聯重科泵車減振技術經歷了液壓系統沖擊抑制技術、臂架柔性控制技術、固定姿態臂架振動主動控制技術、變頻減振技術到全工況臂架振動主動控制技術的五代革新,已經能夠在各種臂架姿態、任意工況下實現顯著的減振效果。這項技術成為中聯重科產品的殺手锏。泵車的泵送效率能夠直接決定客戶的經濟利益。經過三代技術革新,目前采用中聯重科第四代泵送技術的產品能夠實現在全工況范圍內泵送效率高于普通泵車5-8%以上。除此之外,中聯重科泵車的燃油經濟性、操作智能化在中聯-CIFA研發平臺上實現了飛躍性的提升。技術進步正促使中聯重科的產品愈加成熟穩定。

  目前成熟、高效、穩定已經成為中聯重科混凝土泵車的標簽。中聯“好泵車”正如旗幟般引領行業前行。中聯重科通過十年的努力,讓我們感受到了科技進步給人們帶來的無限驚喜。十年的高速發展,令我們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或許有一天中聯重科將再一次刷新泵車的臂架高度……或許有一天人類的施工方式將會再一次因為有中聯重科這樣的企業而發生改變……或許有一天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有我們不可忽視的色彩“中國藍”。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