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在三門峽市人大政協“兩會”閉幕之際,由中建三局承建的三門峽第一高樓—三門峽傳媒大廈項目傳來喜訊,項目主塔樓率先實現沖出正負零的節點目標,為三門峽市“兩會”的召開獻上了一份厚禮,標志著三門峽傳媒大廈主塔樓正式挺進主體攻堅階段。
三門峽傳媒大廈項目位于城市規劃核心地帶,比鄰市文體中心和商會大廈,工程建成后將是集現場綜合傳媒、新聞采集發布、文化創意產業、商務營業辦公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體,也是豫晉陜金三角核心區域的地標性建筑。整個建筑分為辦公和演播兩大功能區,工程占地面積47103平米,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米,建筑總高度220米,計劃工期788天,工程主要由A區(塔樓)和B區(裙樓)組成,主樓地上38層,地下室2層,局部設計夾層達到3層,基坑深度14米,局部達到16米,主樓結構采用鋼管砼柱鋼梁框架—砼筒體組成的混合結構,是三門峽歷史上首次采用此結構形式。
主樓地下室整體鋼筋用量突破2000噸,混凝土澆筑用量近2萬立方米,主樓底板厚度3米,底板鋼筋用量更是達1200噸,混凝土澆筑體量8000多方,底板厚度和鋼筋直徑均創三門峽建筑施工之最。整個地下室施工結構復雜、工期緊、難度大、風險高。
為確保順利實現沖出正負零的節點目標,項目部上下齊心協力,科學組織,精心管理,合理調配資源,克服種種困難,春節期間連續施工,先后組織一百余人勞務力的投入,積極協調節假期間的商品砼、鋼筋等物資供應,做好管理人員排班,保證各崗位人員堅守,全力實現了沖出正負零的節點目標。
三門峽傳媒大廈項目位于城市規劃核心地帶,比鄰市文體中心和商會大廈,工程建成后將是集現場綜合傳媒、新聞采集發布、文化創意產業、商務營業辦公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體,也是豫晉陜金三角核心區域的地標性建筑。整個建筑分為辦公和演播兩大功能區,工程占地面積47103平米,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米,建筑總高度220米,計劃工期788天,工程主要由A區(塔樓)和B區(裙樓)組成,主樓地上38層,地下室2層,局部設計夾層達到3層,基坑深度14米,局部達到16米,主樓結構采用鋼管砼柱鋼梁框架—砼筒體組成的混合結構,是三門峽歷史上首次采用此結構形式。
主樓地下室整體鋼筋用量突破2000噸,混凝土澆筑用量近2萬立方米,主樓底板厚度3米,底板鋼筋用量更是達1200噸,混凝土澆筑體量8000多方,底板厚度和鋼筋直徑均創三門峽建筑施工之最。整個地下室施工結構復雜、工期緊、難度大、風險高。
為確保順利實現沖出正負零的節點目標,項目部上下齊心協力,科學組織,精心管理,合理調配資源,克服種種困難,春節期間連續施工,先后組織一百余人勞務力的投入,積極協調節假期間的商品砼、鋼筋等物資供應,做好管理人員排班,保證各崗位人員堅守,全力實現了沖出正負零的節點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