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工程機械行業遭遇低谷 徐工集團創新求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11-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廣播網
核心提示:工程機械行業遭遇低谷 徐工集團創新求發展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過去十年,工程機械行業是中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然而,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轉變,2012年三季報顯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正正在集體“開倒車”。

  對此,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在接受中央臺專訪時表示,工程機械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唯一的生存法寶是不斷創新。

  工程機械行業進入寒冬已不再是一個秘密。作為徐工集團的掌門人,王民用冰凍期形容這個行業此時此刻的溫度。

  王民:中國的工程機械已經進入了一個低谷期,經濟速度慢一點,絕對對中國的企業對中國的企業家是一個苦練內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好的機會,就要善于在這種經濟較低速的情況下來生存來發展。

  盡管工程機械行業隨著中國經濟開始緩緩回升,但仍面臨挑戰。在王民看來,過剩的產能意味著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王民:我預感工程機械真的到了一個優勝劣汰,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了,最近有收購兼并發生,企業合作項目發生,產能太大,大多數企業造不出差異化的產品,中國永遠有需求,就看做不做出好產品,價格優勢,優勝劣汰。

  逆境求生的關鍵還在于創新。11月8日,由徐工集團自主研發制造的,全球最大噸位的3600噸履帶起重機正式下線調試,根據需要,它可以拆分組裝成一個1800噸的起重機,這個創新產品已經獲得了訂單。創新制勝,王民很有信心。

  王民: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人說2000家,有人說1000多家,就算1000家也夠多了,我們堅定這樣一條道路走下去,差異化競爭,作出差異化產品來。

  中國工程機械的發展,不能局限于國內。近年來,中國企業家開始了海外并購的步伐。短短幾年時間,徐工就在歐洲收購并控股了3家企業。

  王民:我去年10.8億美元的出口收入,今年至少15億美元,增長40%以上。

  今年,徐工集團海外業務達到集團的15%,他們希望:在十二五期間國際化指數能達到25%。事實證明,決策無誤。今年前三季度,全行業只有徐工一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雙增長。王民認為,在競爭激烈的工程機械行業。具備戰略性眼光,是勝出的關鍵。

  王民:中國的工程機械雖然發展的很快,但是和第一流的比還是有所差距,如果我們認為可以了,就盲目多元化,分散精力和資源,這就做不好。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