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際市場 » 正文

日本遍地“豆腐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9-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寧夏網  作者:寧夏網
核心提示:日本遍地“豆腐渣”

      鳳凰橋倒了,全國罵聲一片。“豆腐渣”工程并不是中國的“專利”,在我們看來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完善的日本,其實也是“豆腐渣”遍地。

      日本的基礎建設遠比美國規劃得好,但是由于“豬肉桶”(aporkbarrel美語俗語,指政府為討好選民而用于地方建設的撥款)的開銷和腐敗,該國也耗費了巨大的財力。

      齊藤純(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政府部門的助教授、日本眾議院前議員)說:“日本的基礎建設給你一種很混雜的印象。”齊藤指出,雖然剛建好的工程總讓人印象深刻且保養良好,但是它們還不夠與納稅人的巨額稅單相比。他說:“盡管道路很平坦,但是質量很差,盡管花費巨資,但是這也暗示了嚴重的腐敗現象,地下水道系統、公園和其他基礎設施都有同樣的問題。”

      當然,沒有人可以指責日本當局在大型公共工程上的節約。盡管這幾年有所削減,日本還是把國內生產總值的4.5%%投資在公共固定資產形成上。這個數據比上世紀70年代的最高點有所下降,但仍明顯比其他發達國家高。例如,在美國和英國同等的費用大約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和2%%。

      許多問題在于戰后日本獨具特色的“豬肉桶”政策。執政黨自民黨使用太多精力來贏取地方選民的選票,這意味著政府為了討好農村選民而開展的公共工程項目導致巨額開支。

      當提到大壩工程或使用公共基金在農村建造一些大型累贅物時,那就有豐富的例子了。其中最為荒謬的是,政府耗資15億美元在宮崎建造的喜凱亞度假村,在10年內毫無盈利,2004年被橡樹投資公司僅以1.2億美元收購。

      齊藤表示,值得擔憂的是建筑公司已經承認使用了沙灘的沙子來建筑沿著部分子彈頭列車線的橋梁,特別是廣島與日本西部的博多之間的橋梁,這已引起了建筑物中金屬較強的腐蝕。

      根據土地部門、基礎建設和運輸部門,日本一年要支付9.4億美元來保養13.8萬座短于15米的公路橋,該項成本仍在增加。政府部門預計這些混凝土橋梁壽命將達75年,而那些鋼鐵橋梁的平均壽命為60年左右。在20年內日本一半的橋梁年齡將高達50歲或更老。

      山梨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的一名教授表示,地方政府將會面臨預算赤字,對地方政府來說是次考驗。他說:“保養需要財力。”沒有財力,日本也可能重演明尼蘇達州塌橋的悲劇,“如果在美國會發生,那么在日本也有可能發生。”如果真是如此,那些耗資數十億建成的工程就太不堪一擊了。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