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預拌混凝土大廠國產實業(2504)2011年第4季在國內混凝土價格環境轉佳下,單季臺灣本業順利由虧轉盈,但全年仍無法順利擺脫頽勢,寫下近10年來(2001年以來)的本業首度虧損;幸有轉投資的大陸福建水泥廠、復興航空(6702),以及蘇州的混凝土事業獲利挹注,致業外收益達9.05億元,全年稅前盈馀仍有8.43億元,稅后淨利7.84億元,EPS0.52元。
國產為國內第二大預拌混凝土廠,在臺灣的市佔率僅次于臺泥(1101),由于混凝土為水泥的下游行業,價格與水泥走勢連動密切,去年在臺灣水泥價格遭大陸進口水泥低價傾銷打擊下,混凝土的售價也難反應成本,致去年國產第2、3季的營業淨利均呈負數,分別虧損1600萬和2500萬元。
不過,隨著去年9月底臺灣對大陸進口水泥課徵反傾銷稅成立,并課徵逾97%的反傾銷稅,國內水泥價格起漲,混凝土也跟著走高。從國產毛利率來看,第4季毛利率回到5%以上的合理水準,為5.62%,較第2、3季的4.5%左右回升1個百分點,第4季的營業淨利也達到3400萬元。惟全年營業淨利仍是-600萬元。
因此,去年國產的業績全數來自轉投資子公司,包括持股48.33%的復興航空(6702),去年貢獻3.18億元的業外收益,而持股100%的國庸營造,也貢獻5502萬元,持股100%的福建龍巖水泥廠去年大賺2.28億元,較前年由虧轉盈;而蘇州8個混凝土廠也有逾2億元的獲利貢獻,較前年也有逾10%的成長;而雖然去年甫投產的湖南廠仍認列虧損8559萬元,但整體去年來自中國大陸的事業對國產仍有3.6~3.7億元的獲利貢獻,較前大增1倍。
展望今年,國產表示,今年臺灣的混凝土價格已緩步回升,今年估價重回獲利表現;而大陸廠今年除福建水泥廠、蘇州的混凝土廠都可持穩獲利外,新加入的湖南廠也可望開始挹注收益,因此今年度的業績將可望優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