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CIFA被中聯重科收購三年后開始盈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2-0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證券報
核心提示:CIFA被中聯重科收購三年后開始盈利
  2008年9月,中聯重科(000157)聯合弘毅投資、高盛和曼達林三家私募基金,以2.71億歐元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企業CIFA100%的股權。如今收購滿三載,2011年CIFA開始盈利。盡管CIFA并沒有帶來預期中的盈利,但還是成功地提升了中聯重科在混凝土機械上的技術優勢。

  2.71億歐元摘得世界第三

  2008年9月底,以中聯重科為首的共同投資方與意大利CIFA公司股東簽署收購交割協議,正式完成了對CIFA公司的全資收購。CIFA在混凝土機械領域當時世界排名第三。

  根據《買賣協議》和《共同投資協議》的約定,賣方股權作價為3.7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9.88億元),其中,中聯重科和共同投資方就該股權作價合計出資2.5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6.71億元),其余的1.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17億元)由CIFA自身長期負債解決。收購CIFA100%股權的交易完成后,中聯重科最終將持有CIFA60%的股權。

  根據交易安排,中聯重科在香港設立一家全資控股子公司——Zoomlion H.K. Holding Co. Ltd(中聯香港控股公司),由中聯香港控股在香港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該公司與共同投資方在香港合作設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隨后,該合資公司再于盧森堡和意大利設立項目公司,最后意大利項目公司收購CIFA100%股權。

  在股權安排上,上述香港合資公司由中聯重科旗下公司持股60%,共同投資方弘毅持股18.04%,高盛持股12.92%,曼達林持股9.04%。

  對價安排上,為取得CIFA100%股權,中聯重科和共同投資方合計出資2.7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8.78億元),其中2.5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6.71億元)為支付給賣方的股權轉讓價款,0.19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7億元)為應支付的交易費用。

  中聯重科將間接持有CIFA60%的股權,并為此支付1.6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27億元)。該筆資金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湖南分行提供的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億元)融資安排的承諾函以及公司自有資金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45億元)。

  并購效果遭考驗

  2007年,CIFA實現銷售收入約30多億元人民幣,同年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銷售收入約35億元人民幣,兩者相加,2007年合并的混凝土機械銷售收入就達到近70億元人民幣,中聯重科若“拿下”CIFA,可一舉超過三一重工,成為湖南工程機械行業老大。

  2007年11月,CIFA正式啟動公開競標的出售程序時,中聯重科隨即開始相關的投標工作。2008年1月底,中聯重科提交了第一輪標書。2月至3月期間,對CIFA進行了盡職調查。3月底,正式提交了具有約束力的標書。6月,與CIFA簽署收購協議,并將在股東大會后正式上報中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審核。隨后,在三個月內收到包括中國證監會、發改委、商務部、外管局和湖南省國資委等監管部門的批準和備案。9月底,完成股權交割。

  但受金融危機影響,對CIFA的并購并沒有為中聯重科帶來預期中的盈利貢獻。據收購報告書顯示,2006年至2008年,CIFA的凈利潤呈逐年下降趨勢,三年的凈利潤分別為3.95億元、1.79億元和1.29億元。而中聯重科預測,CIFA公司2008年至2012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51億元、2.97億元、3.78億元、4.42億元和5.17億元。實際上,中聯重科對CIFA的盈利預測顯得過于樂觀,CIFA曾一度陷入虧損境地。

  對此,中聯重科負責人士稱,并購的效果并不只體現在一張財務報表里。通過收購,中聯獲得了先進的管理方式、技術、產品線等,對企業實力有整體提升。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