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積極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堅持國際化發展方向,努力將民族品牌推向世界舞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主營銷售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35.7%。其中,柳工股份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整機銷量達到3.76萬多臺,同比增長25%;整機出口突破4000臺,同比增長81%,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站在科學發展的新起點,帶著“十一五”留下的精神財富,柳工人正全力以赴開創“十二五”新的輝煌。柳工人堅信,一個更為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將持續創造佳績,“世界柳工”必將譽滿全球!
技術創新:樹一流品牌
“卓越的品質”是柳工確立的“十二五”三大核心競爭力之一。柳工始終致力于制造品質卓越的工程機械產品,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獲得了行業和客戶的高度認可。今年2月,總投資2.2億多元的“國家土方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柳工,成為中國土方機械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中心。該工程中心的組建,對提升我國土方機械產品的技術水平,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動產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具有重大意義。
“科技創新產品,技術領先市場”。正是緊盯世界前沿,不懈創新,柳工成就了世界工程機械行業50強的地位。2010年以來,柳工創新步伐不斷加快:
2010年10月17日,柳工全面優化升級并達到同類產品世界領先水平的ZL50CN裝載機、配有柳工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微電腦全功率控制系統D系列“智能新星”挖掘機震撼上市。
2011年3月22日,柳工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臺歐Ⅳ排放裝載機在美國舉行的全球工程機械展會亮相。
2011年5月18日,安徽柳工自主研發的擁有整機自主知識產權的CLGTC250、CLGTC500汽車起重機和CLGCC1000履帶式起重機正式發布上市。
2011年6月20日,具有柳工自主知識產權、適合沙漠等松散工況作業的“沙漠戰車”CLG855N裝載機新產品隆重上市。
新技術的研究應用成為柳工技術創新的一大亮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控系統,不僅在柳工20噸級挖掘機產品上全部應用,而且應用到了銑刨機、平地機等產品上。針對歐美高端市場的法律法規對整機產品噪音的要求,經過與高校合作及自主研究,柳工在噪音控制技術上取得較好突破。
柳工自主創新得到世界認可。柳工877III輪式裝載機榮登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主流媒體美國《建筑設備》雜志評選的2010年度TOP100新產品榜單。
柳工不僅致力技術創新,而且積極創新研發流程,調整組織構架,為技術創新提供保證。柳工股份公司中央研究院建立了11個主機和零部件研究院(所)、7個共性技術研究所,共有600多名研發工程師。
依靠技術創新,柳工進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創新型企業”行列。柳工股份公司大力推行新研發流程LDP,推動試驗平臺和PLM平臺(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建設,加快了產品研發速度和效率。該公司的專利申請量從2008年的36件上升到2010年的9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從零增加到21件,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均位列廣西前三甲。
管理創新:助推產能升級
柳工以“十二五”發展戰略為指引,持續推進管理創新,推動產能優化升級和企業高效運營。多年來,柳工在信息化技術、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等國際先進經營管理方法運用上走在行業前列,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如今,柳工已建立覆蓋柳州總部和國內外所有子公司的SAP系統,集采購、物流、制造、營銷為一體,極大提高市場的應變能力和駕馭能力。近年來,柳工全面推行六西格瑪,共推進了590個綠帶項目、37個黑帶項目,財務收益達4000萬元,既提升了公司運營管理水平,又培養了員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管理創新助推產能升級。今年首季,在市場高速增長情況下,柳工在生產上屢創新高:1月份柳工裝載機月產突破5000臺大關;3月份月產量達5400臺,再次刷新紀錄,同比提升46.5%。上半年,柳工裝載機入庫突破2.4萬臺,同比增長21.84%;挖掘機生產入庫突破5000臺,同比增長90%以上。
營銷創新:與世界級對手競跑
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市場變化多端。一季度工程機械市場持續火熱,從4月下旬開始,受成本上漲、銀行信貸緊縮等因素影響,工程機械市場急劇降溫。面對5、6月份行業市場大幅下滑的困境,柳工人在逆境中奮力拼搏,采取了形式多樣的營銷創新舉措,多渠道推廣柳工產品。如:繼續開展了客戶互動體驗活動、“金梧桐”客戶邀訪活動、開發戰略合作伙伴等等。新舉措擴大了柳工產品在全國各地的影響力,有效地促進了產品的銷售,取得了整機銷量同比增長25%的成績。
2011年,工程機械國際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國內同行紛紛投入重兵搶占市場。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柳工始終堅定不移地實施國際化戰略,在與世界級對手的競跑中不斷取得突破,市場份額穩步上升。柳工在渠道管理、大客戶管理上建立了新的流程;在產品管理上創新了產品線營銷策略;在服務配件上快速提升響應速度;在內部運營上利用IT技術、人力資源手段優化了整體效率。上半年,柳工出口整機超4000臺,同比增長81%,其中6月份單月出口突破了1000臺,雙雙創造了柳工出口的新紀錄。尤其是在厄立特里亞政府采購項目中,柳工從眾多實力強大的國際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130多臺機械設備,總金額達7000多萬人民幣,成為此次招標項目中最大標的得主,彰顯了柳工國際品牌的實力。截至2011年上半年,柳工裝載機全球銷量累計突破25萬臺。
國際柳工:走向世界大舞臺
打開柳工生產和營銷網絡的分布圖,人們會驚喜地發現,柳工已不偏安廣西一隅,而是立足廣西柳州,走向全國,邁向世界。柳工正以堅實的步伐闊步奔向世界級企業的目標。
2000年8月控股江蘇江陰交通工程機械廠,這是柳工走出柳州、布局全國的第一步,產品鏈上也多了壓路機。之后,柳工東擴的步伐不斷加快,產品線也不斷豐富。2009年,在印度印多爾市,柳工僅用一年時間就在300畝的荒地和農田上建起一座現代化的新工廠。柳工第一家海外制造基地不但創造了印度工廠建設的奇跡,也開創了中國制造基地在印度的先河。
“十一五”期間,柳工通過并購、合資合作、自主投資等多種運作模式,穩步推進多元化經營,逐步構建與完善了全球化的戰略布局:在產品家族中,增添了叉車、起重機、推土機、建筑機械、混凝土機械等產品;在業務范圍上,延伸至融資租賃、物流、再制造等服務領域;在制造版圖上,新增了天津、安徽、重慶、江蘇常州和印度等工廠;在國際化營銷網絡上,增加了北美、印度、拉美、歐洲、中東、亞太、南非等子公司。
其實,早在2002年,柳工集團董事長王曉華就提出了國際化戰略,拉開了柳工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的序幕。
2004年,柳工機械澳大利亞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柳工機械北美、印度有限公司成立;2008年,柳工機械拉美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柳工機械歐洲公司成立;2010年,柳工機械亞太、中東、南非有限公司成立。
如今,柳工的國際版圖已擁有8家海外營銷子公司和一家海外制造基地,逐步實現從經銷網絡建設向區域化管理、從海外營銷向海外制造發展并嘗試海外并購的戰略構想,有力推動了國際化市場的開拓。
國際化,增強了抵御風浪能力。在國際工程機械市場飽受金融危機重創、市場需求遭遇歷史低谷時,柳工出口額仍創新高,2010年出口實現2.5億美元。
走向世界舞臺,柳工更為強壯,在世界發出中國宏聲,成為國際巨頭側目的中國力量。
站在科學發展的新起點,帶著“十一五”留下的精神財富,柳工人正全力以赴開創“十二五”新的輝煌。柳工人堅信,一個更為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將持續創造佳績,“世界柳工”必將譽滿全球!
技術創新:樹一流品牌
“卓越的品質”是柳工確立的“十二五”三大核心競爭力之一。柳工始終致力于制造品質卓越的工程機械產品,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獲得了行業和客戶的高度認可。今年2月,總投資2.2億多元的“國家土方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柳工,成為中國土方機械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中心。該工程中心的組建,對提升我國土方機械產品的技術水平,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動產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具有重大意義。
“科技創新產品,技術領先市場”。正是緊盯世界前沿,不懈創新,柳工成就了世界工程機械行業50強的地位。2010年以來,柳工創新步伐不斷加快:
2010年10月17日,柳工全面優化升級并達到同類產品世界領先水平的ZL50CN裝載機、配有柳工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微電腦全功率控制系統D系列“智能新星”挖掘機震撼上市。
2011年3月22日,柳工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臺歐Ⅳ排放裝載機在美國舉行的全球工程機械展會亮相。
2011年5月18日,安徽柳工自主研發的擁有整機自主知識產權的CLGTC250、CLGTC500汽車起重機和CLGCC1000履帶式起重機正式發布上市。
2011年6月20日,具有柳工自主知識產權、適合沙漠等松散工況作業的“沙漠戰車”CLG855N裝載機新產品隆重上市。
新技術的研究應用成為柳工技術創新的一大亮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控系統,不僅在柳工20噸級挖掘機產品上全部應用,而且應用到了銑刨機、平地機等產品上。針對歐美高端市場的法律法規對整機產品噪音的要求,經過與高校合作及自主研究,柳工在噪音控制技術上取得較好突破。
柳工自主創新得到世界認可。柳工877III輪式裝載機榮登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主流媒體美國《建筑設備》雜志評選的2010年度TOP100新產品榜單。
柳工不僅致力技術創新,而且積極創新研發流程,調整組織構架,為技術創新提供保證。柳工股份公司中央研究院建立了11個主機和零部件研究院(所)、7個共性技術研究所,共有600多名研發工程師。
依靠技術創新,柳工進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創新型企業”行列。柳工股份公司大力推行新研發流程LDP,推動試驗平臺和PLM平臺(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建設,加快了產品研發速度和效率。該公司的專利申請量從2008年的36件上升到2010年的9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從零增加到21件,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均位列廣西前三甲。
管理創新:助推產能升級
柳工以“十二五”發展戰略為指引,持續推進管理創新,推動產能優化升級和企業高效運營。多年來,柳工在信息化技術、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等國際先進經營管理方法運用上走在行業前列,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如今,柳工已建立覆蓋柳州總部和國內外所有子公司的SAP系統,集采購、物流、制造、營銷為一體,極大提高市場的應變能力和駕馭能力。近年來,柳工全面推行六西格瑪,共推進了590個綠帶項目、37個黑帶項目,財務收益達4000萬元,既提升了公司運營管理水平,又培養了員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管理創新助推產能升級。今年首季,在市場高速增長情況下,柳工在生產上屢創新高:1月份柳工裝載機月產突破5000臺大關;3月份月產量達5400臺,再次刷新紀錄,同比提升46.5%。上半年,柳工裝載機入庫突破2.4萬臺,同比增長21.84%;挖掘機生產入庫突破5000臺,同比增長90%以上。
營銷創新:與世界級對手競跑
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市場變化多端。一季度工程機械市場持續火熱,從4月下旬開始,受成本上漲、銀行信貸緊縮等因素影響,工程機械市場急劇降溫。面對5、6月份行業市場大幅下滑的困境,柳工人在逆境中奮力拼搏,采取了形式多樣的營銷創新舉措,多渠道推廣柳工產品。如:繼續開展了客戶互動體驗活動、“金梧桐”客戶邀訪活動、開發戰略合作伙伴等等。新舉措擴大了柳工產品在全國各地的影響力,有效地促進了產品的銷售,取得了整機銷量同比增長25%的成績。
2011年,工程機械國際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國內同行紛紛投入重兵搶占市場。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柳工始終堅定不移地實施國際化戰略,在與世界級對手的競跑中不斷取得突破,市場份額穩步上升。柳工在渠道管理、大客戶管理上建立了新的流程;在產品管理上創新了產品線營銷策略;在服務配件上快速提升響應速度;在內部運營上利用IT技術、人力資源手段優化了整體效率。上半年,柳工出口整機超4000臺,同比增長81%,其中6月份單月出口突破了1000臺,雙雙創造了柳工出口的新紀錄。尤其是在厄立特里亞政府采購項目中,柳工從眾多實力強大的國際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130多臺機械設備,總金額達7000多萬人民幣,成為此次招標項目中最大標的得主,彰顯了柳工國際品牌的實力。截至2011年上半年,柳工裝載機全球銷量累計突破25萬臺。
國際柳工:走向世界大舞臺
打開柳工生產和營銷網絡的分布圖,人們會驚喜地發現,柳工已不偏安廣西一隅,而是立足廣西柳州,走向全國,邁向世界。柳工正以堅實的步伐闊步奔向世界級企業的目標。
2000年8月控股江蘇江陰交通工程機械廠,這是柳工走出柳州、布局全國的第一步,產品鏈上也多了壓路機。之后,柳工東擴的步伐不斷加快,產品線也不斷豐富。2009年,在印度印多爾市,柳工僅用一年時間就在300畝的荒地和農田上建起一座現代化的新工廠。柳工第一家海外制造基地不但創造了印度工廠建設的奇跡,也開創了中國制造基地在印度的先河。
“十一五”期間,柳工通過并購、合資合作、自主投資等多種運作模式,穩步推進多元化經營,逐步構建與完善了全球化的戰略布局:在產品家族中,增添了叉車、起重機、推土機、建筑機械、混凝土機械等產品;在業務范圍上,延伸至融資租賃、物流、再制造等服務領域;在制造版圖上,新增了天津、安徽、重慶、江蘇常州和印度等工廠;在國際化營銷網絡上,增加了北美、印度、拉美、歐洲、中東、亞太、南非等子公司。
其實,早在2002年,柳工集團董事長王曉華就提出了國際化戰略,拉開了柳工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的序幕。
2004年,柳工機械澳大利亞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柳工機械北美、印度有限公司成立;2008年,柳工機械拉美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柳工機械歐洲公司成立;2010年,柳工機械亞太、中東、南非有限公司成立。
如今,柳工的國際版圖已擁有8家海外營銷子公司和一家海外制造基地,逐步實現從經銷網絡建設向區域化管理、從海外營銷向海外制造發展并嘗試海外并購的戰略構想,有力推動了國際化市場的開拓。
國際化,增強了抵御風浪能力。在國際工程機械市場飽受金融危機重創、市場需求遭遇歷史低谷時,柳工出口額仍創新高,2010年出口實現2.5億美元。
走向世界舞臺,柳工更為強壯,在世界發出中國宏聲,成為國際巨頭側目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