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國資委表彰中央企業黨建帶團建工作先進單位,中建三局黨委榜上有名。
多年來,局黨委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在實踐中堅持“黨建帶團建”,把團的建設納入黨建工作總體格局之中,通過重思想、強組織、抓隊伍、帶工作等方式,推動了黨團建設相互促進,實現了團的建設新發展。局黨委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局團委先后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湖北省“五四”紅旗團委,連續2年榮獲湖北省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重思想、把方向,堅定團員青年理想信念。加強思想引領,始終把團員青年的思想問題放在首位,為團員青年把好政治方向。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三局同發展”等形勢任務教育活動,廣泛開展青年征文、青年演講、主題團日、“五四”青年參觀學習等活動,激發青年“弘揚‘五四’精神,投身企業發展”的激情與豪情。加強文化凝聚,總結提煉“敢為天下先,永遠爭第一”爭先文化,通過推廣宣貫,成為凝聚青年員工的強大精神動力;每年“五四”開展一次青年文化節,構建了以“‘五四’青年文化節”、“三局新青年”、“青年大舞臺”為主要內容的三大青年品牌活動。加強心理輔導,指導團組織定期了解青年的思想動態,通過開展新員工入職培訓、青年座談、青年培訓講堂、成長日志、問卷調查、個別談話、走訪等形式,了解團員青年的思想狀況,把握青年的思想脈搏。
強組織、實基礎,實現共青團組織全覆蓋。科學設置組織機構,局組織部與局團委合署辦公,形成了黨團互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創新組織設置方式,在重點項目廣泛開展聯合黨支部、工會聯合會、聯建團支部三聯建活動,制定了聯系會、協調會、調度會等相關工作制度,從源頭上實現團組織的全覆蓋。健全科學評價機制,每年組織包括團委在內的黨群部門依據責任狀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單位黨政負責人年薪掛鉤,使黨工團等工作目標量化、工作細化、考核強化。
抓隊伍、提素質,暢通團員青年成長渠道。嚴格團組織負責人選配,堅持從優選拔配備團組織負責人,真正把政治過硬、作風扎實、自律嚴格、善于做青年工作的優秀青年黨、團員選拔到團的崗位上來。在黨組織的指導下,組織開展團組織負責人公開競聘。暢通團干部成長渠道,把團的崗位作為培養年輕干部的重要途徑,根據青年干部成長的特點和規律,采取交流輪崗、下派任職、掛職鍛煉、教育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團干部的培養鍛煉。加強團員隊伍建設,緊緊把握“把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青年黨員培養成骨干”的原則,大力開展推優入黨活動;規范“導師帶徒”活動,提出“2+1”、“雙導師”制,對每名青年員工選配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擔任業務導師,安排黨支部書記等項目領導班子成員擔任思想導師(責任導師),對青年員工進行業務和思想的雙重引導。
帶工作、促創爭,合力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大力開展“三號”聯創活動,在重點項目廣泛開展黨員先鋒號、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三號”聯創活動,形成基層黨群工作的集合優勢。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按照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的要求,全局各級基層團組織、6420名青年團員參加了創先爭優活動,積極投身企業科學發展偉大實踐;開展身邊的榜樣、青年崗位能手、十佳新員工、十大杰出青年、優秀團干、優秀團員等評選活動,樹立各種典型,營造了青年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局面。廣泛開展青年崗位建功活動,通過各種方式為團組織和廣大團員發揮作用、貢獻力量搭建平臺,積極開展青年突擊隊活動,圍繞急、難、險、重任務,發揮青年勇挑重擔、能挑重擔的精神,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廣泛開展青年技能比武、CAD比賽、施工知識比賽、青年辯論賽、英語口語比賽等活動,營造青年學習技能的氛圍,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多年來,局黨委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在實踐中堅持“黨建帶團建”,把團的建設納入黨建工作總體格局之中,通過重思想、強組織、抓隊伍、帶工作等方式,推動了黨團建設相互促進,實現了團的建設新發展。局黨委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局團委先后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湖北省“五四”紅旗團委,連續2年榮獲湖北省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重思想、把方向,堅定團員青年理想信念。加強思想引領,始終把團員青年的思想問題放在首位,為團員青年把好政治方向。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三局同發展”等形勢任務教育活動,廣泛開展青年征文、青年演講、主題團日、“五四”青年參觀學習等活動,激發青年“弘揚‘五四’精神,投身企業發展”的激情與豪情。加強文化凝聚,總結提煉“敢為天下先,永遠爭第一”爭先文化,通過推廣宣貫,成為凝聚青年員工的強大精神動力;每年“五四”開展一次青年文化節,構建了以“‘五四’青年文化節”、“三局新青年”、“青年大舞臺”為主要內容的三大青年品牌活動。加強心理輔導,指導團組織定期了解青年的思想動態,通過開展新員工入職培訓、青年座談、青年培訓講堂、成長日志、問卷調查、個別談話、走訪等形式,了解團員青年的思想狀況,把握青年的思想脈搏。
強組織、實基礎,實現共青團組織全覆蓋。科學設置組織機構,局組織部與局團委合署辦公,形成了黨團互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創新組織設置方式,在重點項目廣泛開展聯合黨支部、工會聯合會、聯建團支部三聯建活動,制定了聯系會、協調會、調度會等相關工作制度,從源頭上實現團組織的全覆蓋。健全科學評價機制,每年組織包括團委在內的黨群部門依據責任狀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單位黨政負責人年薪掛鉤,使黨工團等工作目標量化、工作細化、考核強化。
抓隊伍、提素質,暢通團員青年成長渠道。嚴格團組織負責人選配,堅持從優選拔配備團組織負責人,真正把政治過硬、作風扎實、自律嚴格、善于做青年工作的優秀青年黨、團員選拔到團的崗位上來。在黨組織的指導下,組織開展團組織負責人公開競聘。暢通團干部成長渠道,把團的崗位作為培養年輕干部的重要途徑,根據青年干部成長的特點和規律,采取交流輪崗、下派任職、掛職鍛煉、教育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團干部的培養鍛煉。加強團員隊伍建設,緊緊把握“把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青年黨員培養成骨干”的原則,大力開展推優入黨活動;規范“導師帶徒”活動,提出“2+1”、“雙導師”制,對每名青年員工選配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擔任業務導師,安排黨支部書記等項目領導班子成員擔任思想導師(責任導師),對青年員工進行業務和思想的雙重引導。
帶工作、促創爭,合力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大力開展“三號”聯創活動,在重點項目廣泛開展黨員先鋒號、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三號”聯創活動,形成基層黨群工作的集合優勢。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按照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的要求,全局各級基層團組織、6420名青年團員參加了創先爭優活動,積極投身企業科學發展偉大實踐;開展身邊的榜樣、青年崗位能手、十佳新員工、十大杰出青年、優秀團干、優秀團員等評選活動,樹立各種典型,營造了青年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局面。廣泛開展青年崗位建功活動,通過各種方式為團組織和廣大團員發揮作用、貢獻力量搭建平臺,積極開展青年突擊隊活動,圍繞急、難、險、重任務,發揮青年勇挑重擔、能挑重擔的精神,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廣泛開展青年技能比武、CAD比賽、施工知識比賽、青年辯論賽、英語口語比賽等活動,營造青年學習技能的氛圍,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