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不甘被中國建材趕超 海螺水泥擬斥資百億擴張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3-1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第一財經
核心提示:不甘被中國建材趕超 海螺水泥擬斥資百億擴張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海螺水泥董事長、總經理郭文叁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說。 

  在“十一五”之前,海螺水泥一直是國內水泥業龍頭。盡管在過去5年時間里,這家企業穩扎穩打,但央企中國建材集團依靠兼并重組突然發力后,行業龍頭的地位被中國建材“搶”走。這可能是海螺水泥之所以決定斥巨資擴張的內在原因。“截至目前,海螺水泥的擴張依然靠新建,沒有兼并重組。”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告訴本報。

  產能擴張

  “十五”期間,海螺水泥依靠新建模式迅速占領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全國最重要的區域市場,并成為區域龍頭,盈利能力一直居國內行業榜首。但面對中國建材集團在南方展開的擴張態勢,“十一五”期間,海螺水泥一方面加強“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區域的勢力版圖,另一方面開拓第三戰場——西部地區,同樣依靠新建模式。

  2009年9月,國務院曾出臺《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發〔2009〕38號),水泥行業也成為被重點整治的行業之一,業內人士一般稱之為“38號文”。文件指出,對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開工的水泥項目一律暫停建設并進行一次認真清理,對不符合上述原則的項目嚴禁開工建設。不少水泥企業的新增生產線因此被叫停。

  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到海螺水泥產量的繼續增加。郭文叁告訴本報記者,由于去年建設的生產線產量還沒有完全釋放,海螺水泥的產量今年還會增加10%以上,目前的產量已經達到了1.4億噸。“今年、明年在建產能每年還會增加10%左右。”

  據記者了解,目前海螺水泥旗下企業已遍布全國近20個省區市,而在中國建材等幾家央企近年來大肆通過收購兼并擴張水泥版圖后,此前以自建為主的海螺水泥,也在關注一些收購兼并的機會。

  收購兼并

  過去一兩年中,水泥行業的并購明顯加快。其中包括中材國際并購祁連山,中國建材收購建德三獅水泥,冀東水泥收購*ST秦嶺等。不過,目前水泥行業依然屬于比較分散的狀態,集中度還不到30%。

  面對中國建材、中材集團等主要通過收購迅速發展起來的企業,以及政府控制新增產能建設的政策要求,海螺水泥不得不調整之前的擴張戰略。

  “在中國所有的主要水泥生產商中,海螺水泥的杠桿比率最低而經營性現金流水平最高。”瑞銀分析師密葉舟認為,從2011年起,海螺水泥或加大整合力度。

  在密葉舟看來,由于政府控制新增產能建設,海螺水泥很有可能加速整合步伐,自2011年起維持100億元以上的資本支出水平,公司的內生性擴張應會明顯放緩。

  不過,由于國家限制水泥新建產能,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以及去年限電政策延續導致水泥價格高企,讓行業兼并重組的成本迅速提高。

  海螺水泥對收購的態度一直比較謹慎。郭文叁對本報記者表示,海螺水泥在收購兼并方面有自己的標準,包括被收購企業的盈利能力、區位優勢、礦山資源、文化融合等,而在關注的重點區域方面,中西部地區是首選。

  此外,郭文叁認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房建設都有大量的水泥需求,而且經過前幾年行業的落后產能淘汰,目前水泥工業已經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基本完成了結構調整任務,“所以水泥行業在未來3~5年的市場我們都看好。”

  去年,水泥價格同比增幅達到13%,郭文叁認為,今年價格還會繼續上漲。

  今年1月份,海螺水泥曾發布業績預告稱,受益于國家固定資產投資拉動,水泥需求保持一定增長;同時,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作用下,落后產能淘汰加快,水泥市場供求改善,產品銷量、售價均保持增長趨勢,預計2010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上升50%以上,而在2009年,該公司盈利曾達35.44億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